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研究

2023-09-29 12:37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污染物部门

王 娜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莒南县分局,山东 临沂 27660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各项工作的重心,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促进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粗放式的产业发展结构以及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的现象,导致在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现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气污染环境治理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

1 大气污染的类型和成因

大气污染的成因显示,一旦某地区的大气环境中存在某种污染物过多,或是在某一段时间内该污染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会诱发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的存在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同地区大气污染的成因不同,有自然因素导致的大气污染、工农业生产导致的大气污染以及交通和城市建设导致的大气污染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大气污染,多与当地的自然现象有关。例如,在经常出现火山喷发的地区,很容易出现大气污染,火山喷发出大量的尘土类颗粒物及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到大气环境中,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不仅污染了空气环境,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再如夏季天气过于干燥,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亦或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森林火灾,植被燃烧带来的污染物会在大气环境中聚集,而植被的大量减少会减弱植被在净化空气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人为因素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废气、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等。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包含6项污染物,分别为PM2.5、PM10、CO、SO2、NOx、臭氧。PM2.5、PM10均为颗粒物,其中PM2.5(细颗粒物)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PM10(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是在环境空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很大。PM2.5直接排放源主要来自燃烧过程,如煤炭、生物质、秸秆垃圾焚烧等;在空气中二次转化生成的气体污染物也会产生PM2.5、PM10,如机动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等。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工业扬尘,还有餐饮业容易产生油烟、室内装修容易产生工业粉尘等。其中,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等是导致PM10污染的主要因素。影响此项指标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业企业、机动车、工地及道路扬尘等。扬尘为PM10的主要污染源,道路扬尘、建筑工地、物流货场和学校等人员活动密集区易产生扬尘污染。冬季雨雪冰冻天气不利于进行洒水降尘作业,致使PM2.5、PM10指数相对偏高。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污染,小部分来自有色金属冶炼、钢铁、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以及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等。这些物质一旦进入大气环境,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很容易大面积聚集,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其中,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而一氧化碳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臭氧污染的源解析现阶段仍不够充分,目前来看主要来自工业企业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等,在空气中经光化学反应后生成,随气温变化较大。经调查,现有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艺尚不成熟(现有处理工艺主要是光氧催化和等离子催化分解,去除率仅为20%~30%),治理过程中还产生次生品臭氧,造成臭氧指标偏高。

2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

污染物的类型不同,造成的大气污染类型也不同。空气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大气污染范围,都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不同地区的大气环境可能会受到当地实际情况的影响,出现不同的污染物。另外,气象因素也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部分天气的出现会加重大气污染。

3 大气污染物的危害

3.1 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造成了严重危害,雾霾等恶劣天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雾霾天气会使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数量急剧增加。有关数据调查显示,人们长期处于大气污染环境中,很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对于本身有基础病的人群而言,更是增强其易感风险;长期的雾霾天气,还会使人类的抵抗力下降;雾霾天气还会对人的心理状态构成严重危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诱发个体的烦躁情绪和其他的不良情绪状态。另外,紫外线可以自主杀菌,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而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过多,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强度就会降低,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2 造成臭氧空洞

一旦出现大气污染问题,很容易造成大气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急剧增加,这些有害物质会对大气环境中的臭氧层结构造成破坏,使臭氧层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有效作用。臭氧层的存在还能起到控制紫外线的作用,紫外线过弱或过强照射都不好,都会影响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问题。

3.3 影响工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化工类企业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或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大气环境中,会直接导致大气环境中含有的污染物增多,诱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动植物的生长会受此影响,从而造成植物枯死,农作物的抗病能力也会减弱,不利于农业生产,影响粮食安全。

4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健全大气污染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制定岗位责任制度、考核评估制度和法律监督制度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强化不同部门的协作配合。相关部门应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构,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核问责,并鼓励社会各界监督生态环保工作,构建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方面,相关部门可以结合各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实际情况,对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大气污染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各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相关的部门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在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过程中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遵守部门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在考核和评估制度方面,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当地各企业经营产品类型和生产设备的调查,定期检查气体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并作出详细的数据记录,确保企业做出的各项排污措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违规生产或违规进行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及时要求企业按照有关的规章制度,采取合理的整体整改措施,确保企业符合相关标准后再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在健全法律监督机制方面,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树立当地居民的权利意识,大力宣传大气污染的危害,引导居民重视自己的权益,从而引导居民监督自己生活周围存在的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并收集好相关证据,报监督部门进行及时处理。监督部门应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收到的居民举报或其他单位的举报,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实地考察和监督,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惩罚措施。另外,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居民监督举报的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风尚,引导各主体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4.2 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环境保护部门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理念,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大气污染的针对性处理方案。有关部门应重视提升全社会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结合当地城市建设规划的实际需求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大数据技术,开展实地性和技术性的数据调查分析。科学的数据调查可以为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相关部门要严肃查处国家严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推进装备清理及更新,依法依规处置“僵尸企业”资产,严控新增过剩产能。相关部门还应依据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调查相关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新建的“两高”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遵守绿色生产的原则,对于相关项目中出现的大面积污染物排放要坚决治理,对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

4.3 构建生态环保的新型产业布局

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应制定碳达峰目标,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相关部门应强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管理,实施重点行业清洁化生产。清洁化生产的目标应该严格落实到各个方面,对一些传统的重工业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和宣传,帮助其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动力能源,引进更多的新能源和环保企业。各行业的管理人与行业内部人员都应该提升环保意识和环境治理意识,开展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减少重工业生产过程带来的大面积大气污染。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环保企业的发展和培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区在引进相关企业时,应该重视引进环保类的制造业和环境类的服务业,从而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环保效益。环保类型企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盘活当地的有效资源,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的融合,推动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环保市场,积极探索环保管家等新型环境治理模式,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城镇污水处理、资源再生利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工作的关键环节,促进当地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4.4 调整能源结构

相关部门应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在满足全社会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对重点行业工业炉窑的监管,减少劣质煤的使用。受制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暂时还不具备清洁采暖条件,针对这部分地区,国家有关部门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当地清洁型煤和优质无烟煤的供应,减少传统污染煤的使用。

另外,当地政府还应积极鼓励火电行业采用高热值煤炭,减少低热值煤炭的使用,并开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无照经营煤炭、禁燃区内销售高污染煤等行为。

当地政府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集中供暖等措施,优化热源布局,提升居民用热满意度;对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开展“回头看”,防止散煤复烧,巩固清洁取暖改造成果,确保清洁取暖成效。

大气污染治理还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生物质发电,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推动生物质能市场化开发。

4.5 积极运用各类现代治理技术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尤其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科学技术类型[2]。这些新型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在各地区创建智能的大气环境实时监测体系,对大气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及多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特别是需要安装废气在线监测设备的排污单位,要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建设技术要求》,尽快安装相关设备。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工业企业已建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在线检测设备的参数设置、校准校验记录、标气等影响数据有效性的事项。

4.6 加强污染管理与尾气排放管理

当前,我国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多措并举,防治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措施值得借鉴[3]。比如针对重污染企业,对其各种生产机械设备的能源引进和能源排出,以及产生的大量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及定期排查和跟踪管理,督促其及时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治理等。

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完善铁路网络及货运网络,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货物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4];优化运输组织方式,鼓励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使用“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持续大力推广新能源、天然气(CNG/LNG)等节能环保运输工具,积极倡导私家车等社会用车使用清洁化能源。

相关部门应对加油站、油库及油品质量开展定期专项检查,实现市、县两级对加油站的每年全覆盖监督检测,对制售不合格油品等行为依法从严查处[5],并强化规范监督管理,降低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成本,减少污染排放。

政府有关部门还应重视盘活当地的各项资源,尤其是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比如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和环卫车辆,在采购过程中采用新能源车辆,提升单位内部人员的环保意识,减少大气污染。

5 结语

总而言之,导致大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而一旦出现大气污染,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治理,还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地区实际,深入分析当地的大气污染类型,从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治理措施,提升治理效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相关部门还应重视技术方面的创新,引进更多的新型科学技术,借助现代化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有效改善大气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污染物部门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30问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应对挑战需多部门联手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