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进体育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3-09-29 09:16谢子梁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文 / 谢子梁

作者单位:广西旅发南国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体育产业是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旅游产业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化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带动行业经济不断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西作为创建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如何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全面建成“两区两地一中心”体育强区,多维度推进体育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打造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

赛事活动是体育产业的重头戏,积极打造打造知名赛事IP强劲引擎,通过品牌赛事和著名景点相互赋能,提升品牌影响力、美誉度,实现赛事活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借鉴贵州黔东南州台盘乡“村BA”“村超”的成功经验,通过引入和打造顶级品牌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三方融合发展,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文创、农特产品等行业的发展,释放消费潜力。广西可充分利用东盟桥头堡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将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融入旅游,催生一批精品赛事活动,火热一批特色旅游景点,激发体育赛事在旅游产业链条中的影响力。同时以打造桂林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通过举办国际户外运动节,建成国际户外运动集聚区,持续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越野跑、攀岩、漂流、潜水、帆船、帆板、动力冲浪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漓江生态运动产业带,打造阳朔国际户外运动胜地,形成东盟、民族、山水、赛事四大特色品牌,打响“绿色生态运动就在广西”品牌。

搭建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平台

广西《建设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初步把广西打造成为“两区两地一中心”,基本建成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体育强区。实现此目标,需要大力实施体育旅游设施强基础行动,从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服务设施供给两方面助力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因地制宜打造户外运动与乡村、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等智慧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二是围绕景区提质增效发展,引导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点等,建设完善山地户外、水上、航空、冰雪等体育项目的基础设施。同时加快完善体育旅游目的地、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景区、度假区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应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搭建“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的体育旅游新模式。三是加快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引导地方政府、文旅企业和景区打造体育赛事活动、演艺项目、精品线路、元宇宙场景。以创建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县(市、区)为引领,持续实施精品示范工程,持续打造“国字号”的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示范项目。

强化体育和旅游融合发展保障

强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提供财政金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保障,培育体育旅游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加大税收财政金融方面支撑。制订出台对中小体育企业及高层管理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按规定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鼓励通过谈判协商、参与市场化交易等方式,确定体育场馆及健身休闲设施使用水、电、气、热的价格。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发体育旅游相关保险产品,持续加码“桂惠贷”“体育贷”等金融信贷服务,支持体育产业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健全体育旅游人才支撑体系。组织开展体育旅游人才培训,围绕体育旅游政策解读、户外知识技能、体育旅游项目包装等重点领域进行培训。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置体育旅游相关专业或课程,定期组织体育旅游专题讲座。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鼓励各地市、各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等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组建体育旅游专家库,开展体育旅游相关课题研究,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升级中国—东盟体育旅游博览会、体育用品博览会,创建国家体育高端智库,多渠道扩大中国—东盟体育人文交流。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体育赛事体育产业
冬季户外运动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