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还能不能吃?

2023-10-01 16:49于荷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3年9期
关键词:徐静代糖致癌性

于荷

七月中旬,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根据人类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最常见原发性肝癌)方面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2B级致癌物。人们慌了,之前吃过的咋整?它的致癌性高不高?还能不能吃了?

合理范围甜味剂可以应用

很多人既想吃糖,又怕承受多糖带来的风险,所以选择了代糖食品,而阿斯巴甜就是最典型代表之一,相对于普通添加糖饮料来说,使用代糖来调节甜味的饮料具有甜度高、能量低的特点。

中国营养联盟理事、高级讲师徐静说:1965年,一个叫施莱特的化学家在合成药物的时候无意中舔了一下手指,大名鼎鼎的甜味剂“阿斯巴甜”就此问世。阿斯巴甜是一种非碳水化合物类的人造甜味剂,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其热量为蔗糖的1/200,其在饮料、食品中应用较多,比如常见的无糖可乐、口香糖等。其他的非营养性甜味剂还包括三氯蔗糖、糖精、甜蜜素等,和阿斯巴甜一样,照目前的法规要求,在合理范围内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致癌性等级标准不如红肉

对于它的争议,这些年就从未断过,而这次更是直接列为2B类致癌物。那么,它的致癌性到底如何呢?徐静表示,可以先来看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致癌物的分级标准:

1类.对人有致癌性: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性。包括烟草、日照、酒精、电离辐射。

2A.对人很可能致癌: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充分。包括高温油炸释放物、红肉、DDT(一种杀虫剂)、夜班工作。

2B.对人可能致癌: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包括汽车尾气、铅等。

3类.对人的致癌性无法分类:人类及动物实验的致癌性证据均不足。包括咖啡、原油、汞、扑热息痛。

徐静说:从分级可以清楚地看出,包括红肉、酒精甚至日照在内,很多每天必须的东西分级都要比阿斯巴甜高,所以之前食用过的人无需太过担心。正如很多人每天都抽烟、喝酒、吃红肉,也不等于肯定会患上癌症。

每天喝10罐以上无糖饮料才超标

联合专家委员会之前就发布过关于阿斯巴甜安全剂量的建议,即每公斤体重0-40mg。这次报告中,联合专家委员会给出的结论是,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证明需要改变阿斯巴甜的每日允许摄入剂量,并重申人们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

徐静说:还是那句话,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阿斯巴甜是蔗糖甜度200倍,所以平时用量也是很低的。只要不是大量消费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风险可能并不大。人们摄入阿斯巴甜的途徑主要是无糖碳酸饮料,以无糖饮料换算的话,假设没有其他方面的食物摄入,一天要摄入2000毫克阿斯巴甜才到上限,一罐代糖饮料含阿斯巴甜200-300mg,一位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喝10罐以上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

还是少喝为妙

既然一般都不会超标,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在允许量下,毫无负担地喝起来呢?当然不是。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项有关非糖类甜味剂的最新指南,在这份指南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要使用非糖类甜味剂来控制体重,或以此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为长远来看,非糖类甜味剂对控制体重并没有帮助,甚至还可能有一些潜在不良影响。

徐静说:经常食用含有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的食品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一天中吃好几种含有某种甜味剂的食品,摄入量就会累加。从健康角度出发,与其纠结过量不过量,不如直接少吃甜食、少喝甜饮料,含糖不含糖都少喝,尽量选择白开水、茶等更健康的饮品。甜品或甜饮料可以作为调剂食品偶尔食用,甚至甜品可以让身心更愉悦,但决不能当成每天必备品去食用。当然,再次强调,对于阿斯巴甜也无须过度恐慌,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合理搭配,不要过分依赖甜味剂饮料就可以了。

专家支持/徐静

猜你喜欢
徐静代糖致癌性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天然代糖或成饮料行业未来趋势
控糖战争
控糖,没那么简单
了解致癌物分类
最好吃最营养的“春食”
转向架结构形式发展与展望
梅花先趁小寒开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研究
关于“无糖”的谣言
读者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