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理念引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3-10-02 21:43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三好师德师全域

○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 涛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邯郸市峰峰矿区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三好”理念为引领,推动义务教育走向更加优质均衡。

坚持优先发展:把办好每一所学校落到实处

峰峰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坚持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相协调,加强统筹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使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条件大致相当、办学各有特色。

强化政府主导。峰峰矿区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主动将教育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督导委员会,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例如,先后印发了《峰峰矿区教育体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峰峰矿区建设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峰峰矿区教育布局规划调整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和具体任务,做到在财政支出上优先保障、在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在项目建设上优先安排;区人大、政协积极围绕教育发展加强调研,向政府提出建议,各乡镇(街道)、区直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全力支持教育工作。

改善办学条件。一是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将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政策资金列入预算,倾力保障教育发展所需。同时,强化教育经费监管,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公用经费、基本装备配置“四统一”。确保各学段各项经费划拨到位、支出合理。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坚决杜绝将其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明确要求不足100 名学生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三是围绕学位短缺、大班额等短板问题,大力实施中小学、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2018 年以来,峰峰矿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46 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32 所、幼儿园18 所,新建楼房54 栋,新增校舍面积25.77 万平方米;投入1.39 亿元对所有学校进行信息化提升,实现了班班多媒体,网络全覆盖。

推进素质教育:把教好每个学生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峰峰矿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实施意见》《峰峰矿区推进全域研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打好素质教育“组合拳”,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倡导德育为先。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德育为先,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进学校上思政课,区域内各中小学通过清明网上祭英烈、五四纪念、童心向党、向国旗献礼等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全面开展“三项传统文化进校园”暨“两个基地建设”活动,即全面推进磁州窑文化、成语文化、响堂文化进校园,搭建青少年国防教育实践平台和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劳动意识。

推进“三个课堂”建设。一是打造“专递课堂”,依托邯郸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利用现有设备及条件,在区域内打造峰峰专递课堂,以“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二是打造“名师课堂”,依托24 个区级名师工作室,以在线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区教师开展业务讲座、优质课展播、听课、评课等活动,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打造“名校网络课堂”,教师研修中心依托区义务教育阶段7 个校本教研基地及邯郸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推动研学实践教育。峰峰矿区在抓好“三项传统文化进校园”暨“两个基地建设”活动基础上,率先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研学活动。一是印发了《峰峰矿区推进全域研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区中小学研学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同时,积极搭建峰峰矿区全域研学管理平台,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提高研学质量。二是以响堂山石窟的石畏兽为原型,设计了峰峰全域研学吉祥物“兽兽”,并以“峰华正茂”为峰峰全域研学主题,设计了兽兽带你看峰峰之峥嵘岁月(红色教育主题)、雏鹰之歌(国防教育主题)、瓷韵峰峰(磁州窑文化主题)、千年响堂(响堂石窟文化主题)、“两个基地”(国防和劳动教育)5 条研学经典线路,参与学生达1500 余人。

提升专业素养:把发展好每一位教师落到实处

峰峰矿区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通过补充教师数量、强化师德师风、提升教师素养三项举措,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壮大教育人才队伍。一是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每年的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乡村教师,确保为乡村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秀高等院校毕业生,使乡村师资建设呈现出结构逐步优化、队伍不断壮大、素质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二是不断完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安排城市中小学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乡村学校交流支教,为乡村和城区教师间相互学习交流提供机会,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配置。

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通过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逐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教师达4 万余人次。组织符合条件的256 名教师参加区级骨干教师评选,45 名优秀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9 名校长参加邯郸市骨干校长、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评选,2022 年度校级科研骨干团队成员达到250 名。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制订《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塑魂树人、行为世范”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峰峰矿区教育系统师德专题教育“回头看”活动方案》等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管理。组织173 名新教师参加入职宣誓活动,116 名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征文比赛,学校与教师签订承诺书4000 余份,区教育与体育局与各校签订责任状30 余份,发放“致家长一封信”7 万余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猜你喜欢
三好师德师全域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养成“三好”习惯,远离萎缩性胃炎
打造“三好”企业必须严以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