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使用倒训法训练军犬前进

2023-10-07 12:18丁能望冯会涛
中国工作犬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军犬训导口令

丁能望 冯会涛

令犬前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也是探雷、搜爆、搜捕等应用科目的基础,在实战中经常能见到这一科目的使用。令犬前进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如真藏假藏、真抛假抛等训练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训练周期长、动作不稳定等缺点。使用倒训法训练前进,不仅可以提高成型速度,而且能够提高军犬前进的稳定性。

一、倒训法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倒训法就是倒着训练,也就是将传统的训练顺序颠倒过来进行训练,但倒训法的真正含义在于“以退为进”这4 个字。例如军犬越障训练,传统的训练方法是先单独训练每个障碍,然后再将每个障碍连接起来训练。假设只有6 个障碍,传统的训练方式是先将1、2连接起来,然后是1、2、3,再然后是1、2、3、4,以此顺序类推将每个障碍连接起来。而倒训法则是“以退为进”,连接的方式先是5、6,然后是4、5、6,在保持终点不变的情况下以此类推,“从后往前推”的方式将障碍连接完。

倒训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军犬在中途为了得到奖励而停止动作。在传统训练障碍的方式中,因为每次奖励的终点不一样,军犬会自主地去感知训导员的动作,训导员一旦在军犬跑障碍的中途做出想要奖励的动作(即使全部障碍连接完毕),就会导致军犬停下或放慢速度,等待奖励,从而破坏训练效果。但倒训法因为每次奖励的终点都是一样的,所以军犬会很清楚它要跑完哪个障碍才会得到奖励。

由此可知,倒训法就是将传统训练方法的“终点”作为第一步奖励的“起点”进行训练,然后以“以退为进”的方式增强军犬的能力。

二、倒训法训练“前进”的步骤

军犬“前进”倒训法就是将传统“前进”训练法的“终点”作为第一步奖励的“起点”进行训练,而传统“前进”训练法的“终点”则是军犬卧下的动作,所以我们要先将军犬卧下的地点固定,然后使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增加军犬前进的距离。

(一)定标训练

定标训练主要是利用军犬的记忆对某一物体(标识物)产生动力定型。

首先找到一个标识物(任何与周围环境独立且具有明显标志的物体,可自主在训练场地设置,如:在平坦的地面上插入一面小旗或放置一个木箱等),而后训导员带犬来到在标识物旁,下达口令让犬卧在标识物旁,最后进行奖励。重复多次训练后再带犬来到标识物旁时,犬看到标识物就会触发它的形象记忆,在犬的形象记忆里它卧在这个东西旁边,主人就会奖励它,这时就带动了犬的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奖励会影响犬的情绪,使犬感到兴奋。而这个奖励是通过犬自身卧下这个动作形式产生的,而且结合形象记忆,犬知道它只要走到标识物旁卧下就会得到奖励,所以犬就会自主地走到标识物旁卧下,此时训导员及时进行奖励。反复训练直至犬对标识物产生动力定型,即看见标识物就会条件反射地走到标识物旁卧下。

需要注意:不要使用犬特别喜爱的物品诱导犬卧下,犬会因为一直注视着物品而忽略标识物。同时奖励一定要及时、充分,让犬对在标识物旁卧下这一行为有充足的兴奋性,以提高犬自主行为的欲望。

(二)前进训练

1.建立基本条件反射

当犬完成定标训练,即看见标识物就会走到标识物旁卧下时,即可开始建立犬对前进的口令和手势的条件反射。

此时训导员将犬带至距离标识物2~3 米处,令犬左侧坐,而后下达前进的口令及手势,同时带犬快速向标识物前进,这时犬并不知道前进的口令和手势是什么意思,但是因为训导员带着它到标识物旁边了,通过之前的训练犬就会自主地去标识物旁卧下,此时训导员要及时奖励犬。反复训练后犬就会将前进的口令和手势联系成去标识物旁卧下。

而后训导员再将犬带至距离标识物2~3 米处,令犬左侧坐,此时下达口令和手势让犬前进,训导员在原地不动。通过之前的训练,犬已经将前进的口令和手势联系成去标识物旁卧下,所以犬会自主地跑到标识物旁卧下。反复训练后,犬对前进的口令和手势的基本条件反射就已形成,可开始下一步训练。

需要注意:在训练时要多变换场地,以便犬更好地建立条件反射。

2.延长距离训练

前进的距离是前进训练必不可少的一项,而这一步训导员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选择有利于犬直线前进的场地放置标识物,如:小路、河堤、林荫道、稻田埂或长廊等有利地形,使犬能直线前进。而后训导员带犬来到距离标识物2~3米处,下达口令和手势让犬前进到标识物旁卧下,训导员跑到标识物旁奖励。奖励完犬后,带犬向后退至4~5米处再下口令和手势让犬前进到标识物处卧下。而后反复训练,同时根据犬的状态逐渐延长犬前进的距离。

由于犬前进的距离是每次从标识物处后退的距离来定的,即训导员带犬后退的距离等于犬前进的距离。那么只要我们反复训练,同时逐渐延长后退的距离即可。最后直至训练到犬可前进50 米以上。

需要注意:此训练是利用了犬会回到标识物处等待奖励的心理,所以每次奖励时训导员一定要跑到标识物处奖励。同时,在延长犬前进的距离时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可采取“波浪式提高”,时远时近让犬找不到规律。

(三)去除标识物训练

在实战环境中敌人并不会为我们准备好标识物,如果不去除标识物的引导,那么该训练将毫无意义。去除标记物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由大变小”法

该方法的含义是将标识物逐渐变小直至消失,主要是通过将标识物变小的方式,逐渐减小标识物对犬的引导作用。以使用轮胎作为标识物为例,开始训练时使用大号的轮胎作为犬前进的标识物,而后逐渐改为使用小号的轮胎作为犬前进的标识物。在训练时,训导员要有意地在犬快要接近轮胎准备卧下时呼喊犬名,并下达卧的口令,以此建立犬在前进中卧下的条件反射。随着训练的重复,轮胎逐渐变小最后直至消失。当轮胎消失后犬会前进一段距离,然后开始减慢速度寻找标识物,训导员要提前在犬减速之前呼喊犬名并下达卧的口令,让犬在前进中卧下,而后跑到犬的身边进行奖励。

2.“时有时无”法

该方法的含义是时而放置标识物,时而不使用标识物,让犬找不到规律,主要是利用犬的记忆进行训练。首先选择经常训练犬前进的场地,而后标识物时有时无进行训练,在进行无标识物引导的训练时,训导员要正常下达前进的口令、手势。犬会条件反射地向前跑去,且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向之前放有标识物的地点跑去,当犬跑至原标识物附近时,犬会开始减慢速度,而后四处张望寻找标记物。训导员要在犬开始减速之前呼喊犬名,并下达卧的口令,犬若转身卧下,训导员即可跑至犬身边进行奖励,若犬没有卧下,训导员需要及时补充口令让犬卧下而后奖励。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要逐渐减少“有”的次数,直至彻底去除标识物。

3.注意事项

(1)在训练去除标识物时可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2)标识物变小的过程要逐渐地由大变小,不可操之过急。

(3)在进行“时有时无”法训练时,不可让犬找到标识物“有无”的规律。

(4)训导员一定要跑至犬的身边进行奖励,防止犬为了快速得到奖励,而在前进后又自行跑回训导员身边。

(5)去除标识物后,可使用假抛、真抛、送物衔取和提前放置物品等方式单独训练并延长犬前进的距离。

(6)犬若不听口令卧下,则需要训导员单独去训练犬距离指挥卧的服从性。

三、环境复杂化训练

环境复杂化训练是要让军犬适应在各类环境、各种场地中听从训导员的指令前进,主要是在训练中设置人员走动、声光烟雾等情景,要求军犬在复杂环境下能够服从命令。前进科目的实战性强,要以模拟现场使用为总的出发点,让军犬适应复杂的地形、不良天气,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干扰,并能达到实际使用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复杂环境的训练一定要遵循由弱到强、因犬制宜的原则,刚开始一定不要以为军犬在正常情况下已经会了,现在在复杂的环境中也没问题,我们要将训练回到最开始,逐步让军犬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前进的训练。

猜你喜欢
军犬训导口令
黑子,对不起
高矮胖瘦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口 令
警犬守护春运路 每天工作12小时
军犬部队,你了解多少?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SNMP服务弱口令安全漏洞防范
军犬黑子的泪
鲜为人知的中国军犬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