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依从度的影响

2023-10-08 03:21张锦绣蔡养勤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
关键词:条目峰值依从性

张锦绣 蔡养勤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压升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7亿,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受患者用药依从性、饮食及运动等因素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善其健康行为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2]。正常人的血压呈昼夜节律特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项报道[3-4]指出,血压的节律紊乱或异常是诱发心血管事件、引起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维持血压稳定的生理节律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患者血压节律变异情况,导致血压控制效果欠佳[5-6]。中医学中将高血压归为“中风”“眩晕”等范畴,肝肾阴虚型是常见证型。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最早记录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特点,对患者“因时施护”。本研究将中医时间学理论应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并探讨其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中高血压及肝肾阴虚证型的诊断标准。②生活可以自理。③无智力、认知、表达障碍。④无严重并发症。⑤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⑥能接受电话、网络随访或家庭访视。排除标准:①脏器移植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③精神病史。④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高血压的危险性;教患者学会使用血压计自我监测血压,告知患者监测血压的必要性;告知患者用药剂量,遵医嘱按时服药,告诉患者漏服、错服的危害性,向患者讲明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高血压饮食禁忌,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为患者发放健康管理手册。

1.2.2 试验组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对患者实施干预,具体如下。①动态监测血压:护理人员于每日7:00~8:00、12:00~13:00、16:00~18:00,入睡前指导患者静息坐位,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将测得数据记录在医院发放的记录表中。②择时服药:人的血压在24 h中6:00~8:00、16:00~18:00达到峰值,在0:00~2:00为谷值,告知患者在峰值前1 h服药。③按时进食:规律进食,按时三餐,根据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帮助患者优化饮食方案,如建议患者多进食莴笋、猪瘦肉、香菇、山楂、枸杞子等食物。④择时畅情志:以19:00~21:00为最佳心理护理时间,护理人员每日此时间段内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乐曲,适合肝肾阴虚高血压患者聆听的乐曲有《高山流水》《阳关三叠》《渔歌唱晚》《秋湖月夜》等,每次聆听30 min。患者居家时,护士每日定时实施护理提醒,通过微信叮嘱家属督促患者聆听乐曲。⑤日常生活指导:建议患者规律作息,尽量在5:00~6:59时间段内起床,21:00~22:59期间入睡。保证病房环境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出现噪声或强光刺激。⑥高血压意外预防(因时施护):a.血压谷值期护理。嘱患者及家属重视高血压谷值时间段的患者的情况,避免发生心绞痛、中风等意外,夜间起床速度放缓,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发生脑供血不足。b.血压高峰期护理。第1个高峰期(上午10:00左右)嘱患者在高峰期前口服降压药,监测血压变化;第2个高峰期(下午16:00左右)提前嘱患者午间少食,午后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休息。避免在峰值期间活动锻炼。⑦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以电话、微信及门诊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自护情况,护理人员组建微信群,提醒或监督患者实施自我护理措施,另外,建议家属做好监督工作。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控制情况:护理前、护理4周后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测量并记录患者的24 h舒张压(DBP)峰值、24 h收缩压(SBP)峰值、夜间平均舒张压(nM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白昼血压负荷(dLBP)、夜间血压负荷(nLBP)水平。②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干预4周后应用中文版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量表(CHPS)[9]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总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包含责任(2个条目)、药物治疗(1个条目)、生活方式(3个条目)、意向(4个条目)、吸烟(1个条目)、态度(3个条目)6个方面、14个条目,1~4级计分法,总得分范围14~56分,评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比 干预4周后,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24 hDBP峰值、24 hSBP峰值、nMDBP、nMSBP、dLBP、nLBP均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血压变化对比(mm Hg,)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

2.2 两组行为依从性对比 干预前两组CHP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试验组CHP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行为依从性对比(分,)

表3 两组行为依从性对比(分,)

3 讨论

高血压在中医学上无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为“眩晕”范畴,认为肝阳上扰,气血阴阳失衡为其主要病机[10]。阴气平顺,阳气固守,精神乃至,机体表现为正常的血压节律;阴阳失衡,则血压节律出现变异。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是在“天人相应”的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认为人体与自然是相通的,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均受昼夜、季节、气候、环境等自然现象影响,应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疾病预防及治疗[11-12]。

本研究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借助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指导,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24 h DBP峰值、24 h SBP峰值、nMDBP、nMSBP、dLBP、nLBP经更低,CHPS评分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能提升行为依从性。基于中医时间学理论的整体观念,对患者血压监测、用药时间、饮食规律、日常作息、情志调护以及并发症预防等给予全面指导,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患者择时用药,在峰值前1 h用药,可保证组织、血浆内的药物浓度在血压峰值时达到最高,充分发挥血压控制作用[13];在最佳心理护理时间应用五行音乐疗法对患者进行情志调护,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躁、烦闷等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行为依从性;向患者强调在血压峰值期、谷值期重视自我保护,同时交待注意事项,预防心血管意外发生;指导患者规律进食、规律作息有利于维持身体正常节律[14-15]。陈咏敏和沈丽芬[16]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时间学护理,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其认为该理论协助血压控制的作用机制与现代时间生物学中的“时间药物动力学”“时间药理学”等理论有关,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高瞻和冯凤[17]认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行为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环节,而借助中医时间医学理论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而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更好。

综上,基于中医时间学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行为依从性,促使患者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

猜你喜欢
条目峰值依从性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宽占空比峰值电流型准PWM/PFM混合控制
基于峰值反馈的电流型PFM控制方法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