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

2023-10-08 03:21黄梅玉林丽勤林瑞琼陈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
关键词:延续性康复训练依从性

黄梅玉 林丽勤 林瑞琼 陈玲玲

(泉州市正骨医院康复科,福建 泉州 362000)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很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状态与生命安全[1]。当前临床常采取手术治疗法,实现骨折处的复位,研究表明科学的膳食结构、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而术后康复效果与患者锻炼的积极性有关[2-3]。传统护理干预措施强调院内护理,患者在院期间给予患者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但患者住院后,院外护理的关注度不高,无法保障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而且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延续性护理能够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让患者即使处于不同场所中,也能感受到更为健康的服务指导,鼓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此摆脱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4]。故本次研究将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恢复效果展开对比分析,以期为院外护理方案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最终积极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60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其中对照组男17例(56.67%),女13例(43.33%);年龄64~83岁,均值(71.78±4.24)岁;体质量45~84 kg,均值(62.18±5.42)kg。试验组男16例(53.33%),女14例(46.67%);年龄65~84岁,均值(71.82±4.31)岁;体质量45~85 kg,均值(62.43±5.36)kg。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②>60岁。③临床资料信息齐全完整。④患者对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③伴有恶性肿瘤。④神经根功能障碍者。⑤合并严重脏器器官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展开康复训练活动,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支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落实疾病健康宣教,鼓励患者在出院后也要始终坚持康复训练;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是否存在并发症。

1.2.2 延续性护理 试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指导。①优化护理方案:院内积极组建延续护理小组,组内成员包括护士长、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等,主要工作任务需要通过收集全新的护理方案与护理进展,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优化护理计划,探究如何在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指导。同时,也要针对临床护理干预的实际进展,保障延续性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结合患者的个性化差异,实时调整护理方案,保障护理的针对性。②延续性护理指导: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满足实际出院要求,并确定延续性护理方案,并逐步加以实施。了解患者的家庭信息主动与患者家属交流,获取患者的同意以后,根据评估结果,主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指导。在护理开展前,先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确定患者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以及住院诊断信息,并在延续性物质计划表中记录相关信息,与患者约定访视时间。访视形式可包括微信、电话与登门上访,并详细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护理内容,登门上访护理后需要患者签字。③护理跟进:患者住院一周后得进行上门随访,主动了解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慢跑、康复训练,告知患者出院后练习的重要性。综合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确定其生活环境是否安全,指导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安全防护,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助行器,防止发生跌倒、摔伤等问题。后续的延续护理服务中,可定为每间隔2周,完成1次上门护理服务,服务期间包括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患者鼓励与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出院3个月后,可通过电话随访跟进患者的康复情况;期间可通过微信群聊,为患者推送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与依从性。

1.3 指标观察

1.3.1 康复锻炼依从性 自制康复锻炼依从性评估量表,对患者的锻炼时间、锻炼动作、锻炼部位与锻炼积极性进行综合评估,各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更为良好。

1.3.2 护理满意度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问卷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计算总护理满意度并对比,总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1.3.3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综合评估患者的生存状态,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5]。

1.3.4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的发生情况,计算总发生率并对比。

1.3.5 自主生活能力评分 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情况加以评估,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越强[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以()表示,定性数据用χ2核实,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比 试验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比(分,)

表1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更高,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试验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5 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5 两组自主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属于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症,发病原因与骨密度降低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本病的发病概率也在逐年递增,直接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状态[7]。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复位骨折位置,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但是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直接影响康复效果。但许多患者在康复阶段,自主性与依从性较差,康复训练效果难以保障,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务必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8]。过去所采取的护理模式更强调医院内护理,所采取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健康宣教、用药指导。但由于患者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护理指导难以形成系统化的模式,如果不关注患者的院外康复训练,也会延长骨折的愈合时间,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也会对患者的生活状态造成负面干扰。

延续性护理可通过对患者病情状况的全面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护理措施,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保障护理指导的完善性与科学性[9]。患者出院以后,需要制订完善的护理计划,通过出院后随访,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对康复训练计划加以完善,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在随访过程中,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家庭环境安全情况,并叮嘱患者家属落实安全防护,防止在康复锻炼中出现意外事件。在上门护理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电话随访,做好沟通指导,通过建立微信群聊,推送康复训练技巧,给予患者意见或建议,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10]。延续护理作为精细化的护理服务模式,能够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试验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并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为参照,结果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更为良好,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试验组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增强院外护理的系统性,以更全面的护理内容,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服务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加速患者的康复。这主要是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功能较差,在面对病情时会出现严重的焦虑感与孤独感,而且情绪状态不稳定,如果不加强护理,患者在出院以后依从性会不断降低,并且不愿主动进行康复锻炼,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1]。延续性护理能够给予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支持,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让患者在院外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之中,消除危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取更为显著的康复效果[12]。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可实现对院外护理方案的完善,给予患者更全面化的护理支持,使得患者在院外康复训练中,依从性能够得到全面强化,并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主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性康复训练依从性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