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膀胱癌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2023-10-08 03:21兰桂华张冬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7期
关键词:膀胱癌天数住院

兰桂华 张冬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肿瘤泌尿外科,福建 宁化 365400)

膀胱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呈逐年增长趋势发展,且男性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高出3~4倍,损害人体健康,危及生命。于雷[1]等人指出,自1990—2019年我国膀胱癌发病率、死亡风险呈上升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长。楚楚[2]等人针对江苏省1990—2019年膀胱癌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吸烟所致归因疾病负担进行调查,发现男性膀胱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较女性高。以上资料说明,膀胱癌的发生给我国男性人群的危害较重,对其积极防控、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是治疗膀胱癌的理想方法,然而手术创伤较大,致使患者住院天数多、医疗费用高。因此,强调了护理的重要性。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护理内容为纵轴,积极采取有预见性、计划性、程序化等特点护理的过程。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领域中受到广泛运用,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入组患者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患者35例。中年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0~80岁,平均(67.49±5.23)岁;临床分期:21例T1期、14例T2期;病理分型:鳞癌20例、腺癌10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者35例。中年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2~80岁,平均(68.21±6.11)岁;临床分期:22例T1期、13例T2期;病理分型:鳞癌18例、腺癌11例、其他6例。对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平均年龄、性别结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纳入标准 ①按医嘱完成外科手术治疗。②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检查等确诊为膀胱癌。③认知正常,积极配合。④入组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并主动参与。

1.1.2 排除标准 ①认知、理解等障碍。②合并心理疾患。③既往有脑部手术史。④合并占位性病变、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士为其评价病情程度,安排病房,简单介绍周围环境、规章制度及疾病病因及表现、可能出现的临床转归及手术流程、配合事项等,再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按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减少感染风险;妥善固定引流管,监测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针对异常问题积极干预处理。另外,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高纤维素、低脂食物,以及指导患者进行排尿功能锻炼,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护理路径。

1.2.2.1 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成员为护士长、护士、责任护士、主治医师等,均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工作时间超过5年,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包括膀胱癌临床特点、膀胱癌护理现状,以及临床路径护理的起源、概念、具体内容、应用现状、护理人员的职责等,以指导制订、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方案。

1.2.2.2 护理内容 ①入院当天护理内容:在基础护理上全面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准确书写护理记录,结合评估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如面对面、床头码移动宣教、播放视频等方式介绍疾病知识、手术流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重点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促进护理路径的顺利进行;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②第2~3天护理内容:详细介绍术前准备要点,如戒烟、控糖、调脂;多进食营养食物,以及进行膀胱功能康复锻炼(盆底肌训练、肛门提举训练等)的演练;做好术前准备(备皮、药物过敏试验、换病号服、禁食水),以及与患者交谈,指导进行深呼吸,促进身心放松。③第4天(术日晨)护理内容: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术毕回病房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吸氧、心电监护24 h,妥善固定各管路,术后6 h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告知禁食水的目的、帮助患者活动双下肢、做好口腔及尿道口护理等。④第5~6天护理内容:监测体温变化,予以止血、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重视患者主诉,评估疼痛的持续时间及部位,指导患者深呼吸、听轻音乐,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勤按摩肢体,并强调早期活动的重要性。⑤第7天护理内容:确定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予以流食,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如尿路感染,保护患者隐私,如为患者膀胱灌注时为其拉上隔床帘。⑥第8~10天护理内容:将患者的饮食逐渐过渡半流质至普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结合自身耐受程度、病情恢复程度,进行膀胱功能康复锻炼,视情况控制锻炼的强度、时间。⑦出院时护理:叮嘱患者出院后日常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加入微信群,定时在线发布疾病相关预防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提醒患者按时复查,做好回访。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评价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①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问卷是由本院自行设计的《膀胱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其内容包括功能锻炼、日常注意事项、饮食安排等内容,总分100分。完全掌握评分为100~80分、部分掌握为79~60分、未掌握为<60分,掌握率=(完全掌握率例数+部分掌握率例数)/组内总例数×100%。②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尿路感染、出血等。③护理满意度:于术后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状况。以本科室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3]为工具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率100%。该问卷总分100分。评分满意为100~80分、部分满意为79~60分、不满意为<60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部分满意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系统分析,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行t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平均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的比较()

表1 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医疗费用的比较()

2.2 两组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膀胱癌在我国全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13位,调查显示2020年膀胱癌新增病例8.5万、死亡病例3.9万,且发病率、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危及生命安全[4-5]。手术在膀胱癌治疗中受到广泛运用,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然而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以及术后并发症风险高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减短生存期限,更是需要患者面临生活方式、个人形象的改变及躯体功能的丧失,以上情况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精神及心理压力[6]。所以,做好患者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针对特定患者,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内容为纵轴,制成日程计划表,使护理人员记录何时该做哪项治疗和护理、病情恢复到何种程度等内容的过程。与常规护理比较,临床护理路径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等特点,在临床中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护理效果。

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平均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优。其原因为常规护理方式单一、内容片面、服务被动,未能达到良好的护理目标。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有预见性、针对性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时间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指导,积极解决患者心理障碍问题,以及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病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缩短住院天数。另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较好地控制可变费用,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减少医疗费用。

研究中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发现观察组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更有利于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效果较常规护理优。其原因为常规护理的健康教育方式单一,未能满足不同个体患者对疾病方面知识的需求,所以效果并不理想。而临床护理路径下的健康教育更具有多元化、针对性特点,既能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深入沟通,又能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中,又确保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制度化,从而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使之在术后主动采取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如饮食安排、膀胱功能康复锻炼、术后注意事项、出院后日常事项等,从而改善机体健康状态[7-8]。

膀胱癌手术难度大、创伤大,使术后并发症风险增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安全性更高,利于保障患者术后安全性。其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促使护士有计划性、有预见性的采取护理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加速机体康复进程[9]。

研究中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状况,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其原因为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被动的执行医嘱,而是有序化、程序化、针对性的进行,同时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创造和谐护患氛围,以及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调动患者参与护理的主动性,加强医护、医患的交流及沟通,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10]。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利于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以及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配合采取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宣传、推广。

猜你喜欢
膀胱癌天数住院
妈妈住院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生日谜题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