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和空间特征

2023-10-10 03:17洪绮彤何诗敏聂赛雅
科技和产业 2023年17期
关键词:珠三角高质量维度

洪绮彤, 何诗敏, 聂赛雅, 唐 波

(广州新华学院 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广州 510520)

国内外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和学科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Martin和Max[1]将经济发展的品质视为繁荣的标志,并从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和生活品质3个方面进行分析;Mlachila等[2]提出了衡量当地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强调关注社会健康等因素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Mohamed和Sami[3]运用最小二乘法与系统广义矩阵法探究了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在发展内涵方面,金碚[4]认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使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并将高质量发展定义为“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状态”;任保平和李禹墨[5]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指出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的结果。高质量发展是成为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6]。在评价体系方面,魏敏和李书昊[7]提出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协调共享等10个方面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李金昌等[8]则认为经济生机、科技水平、绿色层次、生活质量和社会协调5个方面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准则。在测度方法方面,学者大多根据中国省际或者市域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来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9-12]。

珠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显著,是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的关键地区,对国家南部对外窗口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4—2019年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各项具体指标进行测算,通过ArcGIS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特征。以期为珠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的相应建议与对策。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评价体系构建

考虑科学性、综合性及可比性、实用性等原则,并参考了相关文献[13-15],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从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选取了25个具体指标,构建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1.2 评价体系解析

1)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现有的科技创新优势、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是引领珠三角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新方向的必然要求。创新发展这一指标代表着创新维度,反映的是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创新能力。其中,二级指标R&D经费投入强度和教育支出强度代表了创新投入的程度;专利授权量代表的是创新的产出能力;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例、R&D人员规模反映了创新的潜力。

2)协调是解决多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珠三角地区区域协调统一发展。城乡发展这一指标代表着协调维度,反映的是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协调发展能力[16]。其中,二级指标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城乡收入比体现了城乡发展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差距等社会矛盾的现实情况;产业高级化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率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好坏与资本投入的多少对城乡发展的影响。

3)绿色是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有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前提。推崇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统一,有助于实现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目标。绿色环保这一指标代表的是绿色维度,反映的是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的绿色生态和污染治理的能力。其中,单位GDP电能消耗率代表了能源消耗;单位GDP工业烟(粉)尘排放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反映的是环境污染的程度;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的是污染治理的能力。

4)开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完善内外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内外互动,提高整体经济体系运行效率。开放程度这一指标指的是开放维度,反映了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对外的开放程度和市场的活跃情况。其中,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旅游外汇收入占GDP的比值和公路客运量占总人口的比值代表了地区经济在外贸、利用外资和旅游收入等方面对GDP的贡献程度。

5)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人民的基本理念,完善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提升医疗、教育水平,强化公共服务全民共享,真正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人民生活这一指标代表了共享维度,反映了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其中,公共服务投入强度、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每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每万人病床数、城镇失业率这5个具体指标分别代表了公共服务在财政上的支出情况,还有文化、医疗、就业等社会福利保障水平[17]。

1.1.3 熵权法

由于评价体系中同时包含多个指标,其量纲和数量级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避免因量纲不同而导致的影响。在数据分析之前,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通过熵值法对其进行客观赋权,以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最后,再通过加权求和法将各指标的权重与初始值相乘再累加所求得的和,即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18-19],具体公式和计算过程参考文献[20]。

1.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珠三角各地级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已公布资料。由于有些年份统计标准不一致,所采用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等数据全部按照当年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值。

2 结果分析

2.1 时间变化

通过熵值法测度2014—2019年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014—2019年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平均值为1.806 0,2019年是0.337 9为最高值,而2016年是0.284 3为最低值,标准差为0.626 2。总体而言,2014—2019年平均综合得分变化幅度小,呈小幅上涨趋势,且保持在0.28以上。2014—2019年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均呈现相对平缓的增长趋势,其中深圳、珠海、广州与其他城市的综合得分相较存在明显分层,尤其是深圳的综合得分在2017—2019年取得突破式增长,由2017年的0.387 7上升至2019年的0.651 3,涨幅达67.99%,并在2019年成为珠三角地区9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得分的第1名。

表2 2014—2019年珠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结果

从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发,2014—2017年广州市的综合得分在前期时均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其后期下跌幅度明显,最终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从2017年的0.460 0下跌至2019年的0.418 1,降幅达9.11%。相对于前3位次的城市,后6位次城市一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区间内。其中江门市的排名相对其他后位次的城市有着更平稳的上升趋势,而中山市和肇庆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排名在2014—2019年一直处于珠三角地区排名的末位。

2.2 维度分析

如图1所示,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5个维度指标中,除了开放维度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和绿色维度指标的走势有所波动之外,其他3个指标均有着不同态势的增长。其中,开放维度指标由2014年的0.645 1下跌至2019年的0.365 0,跌幅达43.42%。在增长的指标中,创新维度指标的走势呈现阶段式增长。2017—2019年平均综合得分相较于前期,整体涨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2017年的0.293 7上升至2019年的0.337 9,增幅达15.05%。主要是因为2017—2019年珠三角地区创新维度指标的综合得分相较于前期增长显著,从2017年的0.625 6增长至2019年的0.944 8,涨幅达51.02%。而创新维度综合指标得分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例”指标较2017年增长显著,珠三角地区平均水平由2017年的19.52万人上升至2019年的32.96万人,增幅达68.85%。随着各地积极响应人才政策,地方不仅积极引进高校和优质师生资源,也一同带动了“每万人专利授权量”“R&D人员规模”等创新发展其他方面的增长,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珠三角整体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取决于多方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总体而言,创新经济增长是珠三角地区的重点内容,开放维度有所下降,协同和共享成为珠三角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图1 2014—2019年各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

2.3 空间格局

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层级划分为:发展质量优异、发展质量良好和发展质量一般(图2)。

1)创新维度层面,深圳、珠海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等级优异,广州发展质量良好。主要原因是“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例”“每万人专利授权量”“R&D人员规模”这3项指标相对于其他城市更为突出。例如,2014—2019年创新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名前3位的城市(深圳、珠海、广州)累计得分为2.373,而排名后3位城市(佛山、江门、肇庆)的累计得分为0.785,两者相差1.588。这也反映了在教育科研方面,深圳、珠海、广州存在领先优势。

2)协调维度层面,虽然东莞市和中山市临海,且处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地带,尤其是东莞市紧邻省会城市广州和经济特区深圳,但两者协调维度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东莞市在协调维度下的 “产业高级化指数”指标连年下跌,由2014年的0.942跌至2019年的0.783,跌幅达16.88%。可见,东莞市在产业结构的布局中,更为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中山市的“城镇化率”指标对其城乡发展存在逆向性影响,该指标数值由2014年的87.44%降至2019年的87.06%,降幅达0.43%。城镇化率的高低是体现城乡融合发展紧密与否的关键。

3)绿色维度层面,其空间布局比较分散。由于肇庆市在水资源保护上有着更为严格的政策要求,所以其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级相对于其他维度比较突出。广州的绿色发展质量优异,主要是因为在经济发展方面更侧重于低碳发展。

4)开放维度层面,广州和珠海发展质量优异,其中指数最高的是珠海(0.619),最低的是佛山(0.128),相差近5倍。而且珠三角地区开放维度指数的标准差为0.175,多数沿海城市的开放维度指数在0.28以上,说明从空间上珠三角地区的开放程度与城市是否临海存在关联。最终,其整体空间格局除了广州比较突出外,大致呈 “V”形。

5)共享维度层面,整体空间格局体现为“中间高,四周低”,其中广州、深圳的发展质量等级最优,其次是东莞和珠海,反映了在人民生活的发展质量方面,深圳和广州对周边城市在空间上存在吸引力。

审图号:GS(2019)4342号图2 2014—2019年珠三角地区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维度空间差异

由图3可知,从发展等级上相较于2014年,在2019年除了深圳、佛山、中山和东莞保持原先发展质量等级外,其余城市的发展质量等级均下降一个层级。其中综合得分增长较为明显的有深圳、江门、东莞,涨幅分别为76.9%、40.2%、39.4%,而综合得分存在明显下降的是肇庆、中山、广州,跌幅分别为7.3%、5.4%、3.4%。总体而言,2014—2019年,深圳、珠海、广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表现优异,江门、东莞、惠州发展质量良好,佛山、肇庆、中山发展质量一般。同时,沿海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较高,随时间演变周边城市更向深圳、广州、珠海靠拢,在总体空间格局上最终呈现为以肇庆、佛山、中山这3个城市为轴,大致呈“M”形。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2014—2019年珠三角地区综合水平得分的均值变化幅度小,呈小幅上涨趋势。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乐观,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在各地级市的综合得分测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分别是深圳、广州、珠海,而排名在后3位的分别是惠州、肇庆、中山。其中,排名前3位的综合得分与后6位的存在明显断层,尤其是深圳,2017年后其发展态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说明各地级市间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审图号:GS(2019)4342号图3 2014年与2019年珠三角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级空间变化

2)从各维度层面,除了开放维度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和绿色维度指标的走势有所波动之外,其他3个指标均有着不同态势的增长。其中,创新维度指标的增长幅度最为显著,对该维度存在明显影响的具体指标是“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比例”。在开放维度指标的综合得分中,深圳的得分最低,珠海的得分最高。整体而言,珠三角地区各地级市在这5大维度中的发展不平衡,但除了创新维度层面表现得较为突出外,其他维度下的发展差异有所减小。

3)2014—2019年深圳、珠海、广州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质量等级优异,江门、东莞、惠州的发展质量良好,佛山、肇庆、中山发展质量一般。总体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肇庆、佛山、中山这3个城市为轴,大致呈“M”形格局,并且沿海城市的综合得分普遍较高。在分维度上,珠三角各城市的分维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其中,在创新维度层面,深圳、珠海、广州的发展质量等级较为突出,也反映了其在教育科研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在协调维度层面空间分异明显,存在一定集聚性;在绿色维度层面,肇庆市的发展质量等级相较于其他维度表现突出;开放维度层面的空间特征大致呈“V”形;在共享维度层面,整体空间格局体现为“中间高,四周低”,其中,深圳和广州的高质量发展等级最为优异。

3.2 建议

1)把握政策动向,完善符合地区发展的相关制度,引领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珠三角地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考虑从整体层面提升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可根据相应政策对相关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更为贴合政策的大方向,也更有利于后期发展的动态管理,以及协调珠三角地区在重大战略层面的利弊关系,明确地表达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

2)鼓励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化发展。珠三角地区的9个地级市在5大维度下,清晰地展现了自身的优势与短板。据此,应鼓励因地制宜,通过政府引领和市场主导的作用,确定自身发展方向,有目的性地去补齐短板,突出地方优势,实现区域发展特色化。

3)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在珠三角地区中,深圳、广州、珠海的高质量发展最为强势。为了更好地缩小各地级市间的区域发展差异,提高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发展较为突出的城市应积极带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其在空间格局和生产要素上的优势,加强区域间的互动;还应优化自身经济结构,主动协调区域高质量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猜你喜欢
珠三角高质量维度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