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蛇灸对寒湿型腰痛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

2023-10-10 09:44高晓燕唐丽梅李少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艾绒腰痛生姜

高 洁 高晓燕 唐丽梅 李少峰

(1.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科/南昌市长蛇灸效应机制和督脉特异性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38;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腰痛病因较为复杂,腰肌劳损、泌尿系感染等均可能是腰痛的重要原因。腰痛患者常伴下肢疼痛,导致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1]。目前,药物、局部封闭等非手术方法是治疗腰痛的重要措施。抗炎药物虽然可有效减少充血及水肿,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但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多,且可能会出现耐药情况,疗效受限[2]。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由内伤、外感等引起,腰部气血运动不畅,或失于濡养,寒气侵袭人体,导致腰部阳气痹阻。该病多见寒湿型,治疗应以温经止痛、驱寒除湿等为主[3,4]。长蛇灸也称为铺灸,是面积较大、作用时间较长的一种艾灸方法,驱寒散湿作用较强,具有提升阳气的作用,近年多被用于腰痛治疗中[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长蛇灸治疗寒湿型腰痛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4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门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及观察组(双号),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性2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50.63±2.43)岁;病程1~7 年,平均(3.21±0.89)年;体质量指数(BMI)18.42~26.49 kg/m2,平均BMI(22.36±1.15)kg/m2。观察组男22 例,女25 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51.12±2.51)岁;病程1~8 年,平均(3.34±0.92)年;BMI 18.01~26.11 kg/m2,平均BMI(22.19±1.07)kg/m2。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1)西医标准:腰痛符合《中国急/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诊疗专家共识》[6]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出现腰部一侧或者双侧疼痛症状,可放射到腿部;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痛区或上方可有压痛;经X 线片、CT等检查确诊。(2)中医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寒湿型腰痛标准: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便,每遇阴雨天疼痛加剧,痛处喜温,肢末欠温,食少腹胀;舌苔白腻,脉沉迟。

1.3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病程≥3 个月;②入组近1 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方式的治疗;③依从性好,能够配合研究;④精神正常。(2)排除标准:①合并皮肤疾病或皮肤破损,不适宜针刺者;②研究期间因各种原因退出者;③因腰椎间盘突出、妇科疾病、椎管内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者;④合并心、肝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⑤血压或血糖控制不稳定者;⑥凝血功能异常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普通针刺治疗。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取穴:阿是、委中(双)、肾俞(双)、大肠俞(双)、脊中、腰阳关(双),对上述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00588,规格:0.3 mm×40 mm)快速进针,采用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1 次,连治8 d休息2 d,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即1个月。

1.4.2 观察组长蛇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大椎至腰俞段脊柱穴区;药材准备:将生姜搅碎、拧干,姜汁与姜渣分装,备用,并准备纱布、艾绒等;操作步骤:暴露患者腰背部,对脊柱穴区进行常规消毒,涂抹姜汁,沿着棘突撒上灸粉,宽2~3 cm,在大椎至腰俞段放置宽约4 cm 的长蛇灸架,根据患者身高调节长度,灸架外包裹纱布,内铺厚约1 cm、宽4 cm 的生姜渣,并在生姜渣上铺形似长蛇的艾绒,厚度约1.5 cm,宽度为3.5 cm,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待燃尽后,再铺上艾绒灸1 壮,共灸2~3 壮。结束后,若皮肤出现水泡,可用消毒针引出水泡液,用药棉揩干,覆盖消毒纱布,隔日换药,至结痂脱落。每周1 次,共治疗4 次,即1个月。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疗1 个月,参照文献[7]中的标准,根据寒湿证候积分(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便等6 项症状,根据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2、4、6 分,总分36 分)治疗前后减分率评估,显效:证候积分减分率≥90%,腰痛症状消失,可进行轻体力活动;有效:减分率在50%~89%,疼痛症状减轻;无效:减分率低于50%,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指导患者根据自我疼痛感受在长10 cm 的横线上画记号,总分0~10 分,0 分为无疼痛,10 分表示剧烈疼痛,分数越高,疼痛越重。(3)功能障碍:于治疗前、治疗后1 个月,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9]评估功能障碍情况,该问卷由10 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0~5 分,ODI 评分=总得分/50×100%,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重。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2.98%(3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寒湿型腰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疼痛程度治疗前,2 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寒湿型腰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表2 2组寒湿型腰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7治疗前6.25±1.02 6.18±1.14 0.314 0.754治疗1个月2.33±0.74 4.16±0.89 10.839<0.001 t值21.326 9.575 P值<0.001<0.001

2.3 功能障碍治疗前2 组O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个月后,2 组ODI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寒湿型腰痛患者ODI评分比较(± s,分)

表3 2组寒湿型腰痛患者ODI评分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47 47治疗前51.36±3.16 50.88±3.24 0.727 0.469治疗1个月30.02±3.48 38.98±3.55 12.357<0.001 t值31.123 16.974 P值<0.001<0.001

3 讨论

中医认为,腰痛与风、寒、湿等有关,且与寒湿关系最为密切。寒湿型腰痛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受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10]。研究[11]显示,寒湿侵袭机体,聚集于腰中,会导致阳气痹阻,气血不行,腰部筋络失于温养,进而出现疼痛。因此,治疗应以提升阳气、驱寒除湿等为主。

针刺、艾灸、中药等均是目前治疗腰痛的常用中医方法,其中针刺通过刺激相应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神经递质分泌、增强免疫力,进而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但针刺效果有限,且患者接纳度不高。艾灸因具有无创、疼痛轻等优势更被患者接纳,艾灸是集药物刺激、经络调理等为一体的疗法,具有温通气血的作用[12]。长蛇灸是施灸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的一种灸法,长度从大椎至尾骨,宽度包括督脉至两侧膀胱经,可有效提升阳气,且操作过程中可根据情况添加艾绒,充分发挥艾绒的热效应[13]。

长蛇灸中生姜作为重要的材料,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生姜汁的辛辣及艾绒的热感作用于督脉可达到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VAS 评分、O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长蛇灸应用于寒湿型腰痛,可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腰椎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长蛇灸将生姜作为重要材料,在灸的过程中,生姜可产生生姜酮,且生姜内含有姜醇、姜辣素等,在艾灸的热力作用下,可增强驱寒功效,进而改善局部血流,缓解患者疼痛症状[14]。艾炷燃烧生成的抗氧化物能够附着在腧穴上,通过艾灸进入机体内起到治疗作用;且艾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近红外线有一定穿透能力,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而达到通络止痛的作用,利于提高患者腰椎功能。研究[15]显示,与其他疗法比较,长蛇灸扩大治疗部位,延长治疗时间,刺激量较大,能够有效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快机体局部血液循环,进而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功能障碍。但本研究也有局限,如未探究长蛇灸对腰痛患者长期疗效,今后还需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长蛇灸治疗寒湿型腰痛可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价值。

猜你喜欢
艾绒腰痛生姜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旋转的钢铁厂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夏吃生姜益健康
艾灸疗法原材料艾绒的燃烧热值测定研究
职业腰痛早防治
地龙生姜平喘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千锤百炼艾成绒,一闻二搓三看识“上品”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