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掌支付能成下个风口吗

2023-10-11 02:21于梅君
意林 2023年15期
关键词:闸机掌纹乘车

于梅君

你方刷罢我登场,继指纹支付、静脉支付、刷脸支付之后,“刷掌支付”也来了。自2023年5月21日起,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全线开通“刷掌”乘车服务,实现刷掌快捷进站。

为何要不断新增网络支付功能?“刷掌支付”及未来的其他生物信息支付,是否真有市场?

方便!伸伸手就能坐地铁

乘客不用刷卡、不用刷码,只需伸出手掌,依靠国内自主研发的掌纹生物识别技术,就能刷开地铁闸机。这样“刷掌”乘车的便利新模式,如今在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实现了。这里也成为世界首条生物识别掌纹支付技术应用的示范线。

在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进站闸机外多了几部新的自动售票机。和其他售票机有所不同,这种售票机除了可以实现购票、充值、网上取票等常规操作,页面上多了一个“开通刷掌乘车”的选项。在屏幕下方,还多出一个圆形的手掌识别区域。

开通刷掌乘车,需要先录入掌纹。当把手掌放到圆环识别区上方时,识别区开始闪烁起红色光线,录入掌纹时,需要不断调整手掌高度。完成录入后,设备会发出“嘟”的一声提示,圆环也会变为绿色。

随后,屏幕上出现二维码,乘客需在微信小程序上完成协议授权、实名信息授权,并开通微信刷掌支付。在完成所有流程后,即可开通刷掌乘车业务。

随着“刷掌乘车”业务的开通,部分闸机通道也增加了刷掌乘车区域。乘坐地铁时,乘客只需找到带有圆环标志的刷掌闸机,将掌心面对圆环内的识别区,就可以刷掌。完成识别后,圆环变为绿色,闸机便会自动打开。出站之后,手机便会收到扣款的提示。

北京地鐵上线的新功能,实现了“刷掌支付”在公共交通场景应用的重大突破。此前,刷掌技术并未大范围落地,还处在测试阶段。不过,目前北京地铁的“刷掌乘车”业务,仅支持大兴机场线使用。在小范围试点成功后,下一步可能需要更大范围推广与更多场景的拓展。

刷掌支付对用户的隐私性如何保证?北京地铁解释,在完成提取掌部信息要素后,服务提供方将删除原始掌部信息样本、图像或进行匿名化处理。

刷掌乘车业务仅允许一人绑定一个掌纹信息,且仅支持14岁以上中国大陆居民开通。

巨头为啥热衷于推进刷掌支付

从扫码到刷脸,再到刷掌,如今,支付方式正朝着脱离手机介质的方向演进升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介绍,“刷掌支付”涉及的掌纹识别技术,是一种较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掌纹是指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图像,其中很多特征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如主线、皱纹、细小的纹理、脊末梢、分叉点等。

刷掌识别,就是通过手掌纹路、静脉分布等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生物信息,来完成用户身份的精准识别。不同于刷脸易被偷拍和盗用,手掌信息的采集,更需要得到用户本人的知情和配合,能够在安全、便捷和隐私保护等层面实现更好平衡,受到不少支付巨头的青睐。

自2021年传出内测消息,到如今开始落地应用,微信的刷掌支付可谓赚足了眼球。2022年10月14日,微信上线刷掌支付小程序。同时,腾讯已申请多个“微信刷掌”图形商标。在深圳多地,腾讯已在线下试点刷掌支付功能。

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在刷掌支付上的布局更早。2020年9月,亚马逊便发布了掌纹识别技术,最初应用于实体零售店的缴费环节,实现刷“手”结账。

如今,支付宝方面也在研发“掌纹支付”功能,并已获得“掌纹识别设备”“掌纹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设备”等技术专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刷掌支付之所以成为支付公司的“香饽饽”,在于它作为刷脸支付和扫码支付的“中间态”,是一个综合体验更优的选项。

相比二维码标识固化、易被伪造、触达烦琐的缺陷,以及刷脸支付在公共场合扫描人脸的“尴尬”,刷掌支付拥有更强的便捷性和高识别率,作为非接触式、非侵入性的生物识别方式,似乎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牛杰介绍,目前除了脸和手掌,生物识别技术还有很多,比如步态识别、静脉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从介质层面看,有不易遗忘、随身携带、不易伪造等特征,在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乱用的前提下,更加安全和方便”。

隐私问题仍是最大隐忧

“全身都能支付,出去逛一圈,攒的那点钱都要逛没了……”“要是大范围推广,是不是先考虑给手买份保险?”这是不少用户对刷掌支付的戏谑,可以看出,不少人对刷掌支付还心存疑虑。

牛杰认为,生物特征具有个体的唯一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但不可否认,生物信息在采集、传输、保存、使用以及第三方调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泄露和滥用问题。

密码泄露的话,可以修改密码,但个人生物信息数据无法修改,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将给用户及社会带来额外风险,还需未雨绸缪。

“以支付宝的刷脸举例,其技术团队开发了图像脱敏技术,所有上传的人脸图像都将进行脱敏与加密处理。此外,支付宝的‘刷脸支付技术背后,还包含对用户日常轨迹数据的对比,在用户常光顾的小店消费可直接‘刷脸,在首次消费的小店,还需结合手机号进行验证等,相对提高了安全性。”牛杰说。

刷掌支付这一新兴方式面临的最大难关,可能并不在于技术上的推广,而在用户的接受程度。许多人对刷掌支付又一次采集人体生物信息表示担忧,似乎“人在运营商面前,越来越无隐私可言”。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除了支付机构端,科技企业也要重视用户隐私问题,防止信息滥用,遵循“最小、够用”原则,自查自纠,从源头杜绝信息滥用。

猜你喜欢
闸机掌纹乘车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地铁站闸机配置分析
基于CAN总线的闸机结构及部件优化设计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成都地铁站闸机配置研究
基于混合滤波LBP和PCA的掌纹识别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敲窗的鸟
乘车
掌纹在临床望诊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