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从哪里来

2023-10-12 21:37沈海华
中学政史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张强真善美师生

沈海华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教学理念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每位教师都应该有、可以有自己的教学理念。

一、我的教学理念从哪里来

教完第一届毕业生的暑假,我就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后来,我边工作边读教育硕士,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我不断地问自己: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我当时想的是真善美,于是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追求真善美。再后来,我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爱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获得孩子满满的、暖心的对妈妈的爱,于是再一次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追求爱和真善美。现在,我边工作边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育博士,我的教学理念又转变了: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追求爱和真善美,师生都做不断攀登的长期主义者。我的两位现在读大二的学生,她们的专业成绩非常优秀,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她们在朋友圈发了几次“做不断攀登的长期主义者”。

那么,我最初的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从哪里来的呢?这一理念是从一位学生身上得到的。他在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个暑假给我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读高中时,每天都很期待上您的课。”之前有所私立学校办不下去了,市里安排我们学校去接手,张强就是那所私立学校留下的学生之一。在合并后的学校,张强他们班的成绩是全年级最后。我当时是年级三位思政教师中最年轻的,而且是我大学毕业后首次教毕业生,教学经验不多,于是这个成绩最后的班就是我教了。我对学生们说:“我把我大学毕业后教的首届,也就是你们,当作我教学生涯的‘高考’!我们一起努力!”

张强他们班人数少,高三时被分到其他各班。张强对校长说一定要把他分到我教的班上,其他班他不去。我知道后,很感动,唯有教好书才能回报他的信任。在他高中毕业当年的中秋节,他在外地读书没回家,却让他妈妈送来一盒他妈妈自己做的月饼。我真的很感动,也感觉很幸福。感动的是我的一点一点的努力,被学生记在了心里,我的课成了他每天的期待。幸福的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得到了学生的喜爱,这是对新教师的高度肯定。

没有教学理念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直接拿别人的教学理念或者拿理论上的教学理念来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不一定适切和有用。我最初的教学理念就是张强同学的那封信启发的。

二、为什么我的课能成为学生每天的期待

很多人认为政治学习就是死记硬背,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会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共同构建课堂,把书读薄,让学生分清主次、理解记忆、基础扎实、政治强、情怀深、视野广、思维新、自律严、人格正。学生能从教学中真正收获成长,愿意学、喜欢学,有成就感、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外,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认真准备和不断反思。教师要严于律己,不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如果教师对自己没要求却不断地要求学生,那是没有说服力甚至起反作用的。

师生关系是社会中相对纯洁友善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因学生成绩好坏而区别对待学生。教师要有教无类,给学生营造尊重、友好、信任、安全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有安全感,才能轻松上阵,才能毫无顾虑、勇往直前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学生要尊重老师,同学间也要互相尊重,特别是同学间不因有的同学没回答好而嘲笑他(她)。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更好地超越自我。师生有爱有期待,才能让各自的人生充满温暖和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默默付出中,体现在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中,体现在期待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中。有爱和有期待的集体会温暖彼此、鼓励彼此、成就彼此、照亮彼此,让每个人有不断进步的力量和希望,让每个人都发光发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笑意?因为我对学生爱得深沉。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愿意几十年坚守在看似没有太大发展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大概也是因为学生反馈给我们的点点滴滴的温暖和爱,让我们一直幸福地走下去。在学习强国的新时代,终身学习,让自己的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期待,也期待学生和教师都收获满满的爱和真善美,师生都做不断攀登的努力奋斗的长期主义者,我们的未来才能充满力量和希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一起向未来,奋斗更精彩。

猜你喜欢
张强真善美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王夭一先胜张强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
麻辣师生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