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戏剧课堂教学组织策略

2023-10-14 16:01康平
关键词:戏剧教学组织策略高中语文

康平

摘  要:适恰的课堂组织策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协作能力,培育创新能力,推动课堂向纵深发展。基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语文教学需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剧本。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视听激趣、诵吟涵泳、分角色朗读等策略,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深度学习戏剧文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组织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6-0007-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剧本等优秀文学作品。”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深化戏剧教学的抓手。为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发挥戏剧文体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

一、视听激趣策略

大部分高中生对戏曲并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用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戏曲的魅力。一是听。教师可以播放《在梅边》《盖世英雄》《国色天香》《我是中国人》等一些融入戲曲元素的歌曲,让学生发现并感知这些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歌词,拉近与戏曲之间的距离。二是看。教师直接用影视或者图片的形式,将原本单一的戏曲文字转化成唱腔、动作、服饰、建筑、布景等多种呈现方式,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全方位认知。学生在聆听、观赏的过程中,会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对白唱词等有直观的印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探求的欲望。三是播放与本课时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雷雨》语言特色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部分使用电视剧《狂飙》中一组视频对话进行激趣。对话如下:“M:看来是要下场大暴雨啊!Z:我看啊,下都未必下得下来!顶多一阵风!”当学生认为二人是在谈论风和雨的时候,教师展示对话者身份,对话者分别是电视剧《狂飙》中的公安局局长孟德海和京海市市长赵立冬,且赵市长与京海市最大的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有利益关系。随后教师进一步展示上述含有潜台词的这一组视频。学生立刻考虑到这两句话是在讨论黑恶势力保护伞的问题,这里的风和雨都有了深层含义。情境不同,说话者身份不同,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简单的语言因特殊的情境而更动人心弦。

二、诵吟涵泳策略

戏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既带有诗词之美,又曲尽其妙,而诵吟涵泳是读者品味曲词之美、领悟台词魅力最有效的做法之一。在课堂组织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某一句甚至一个词,体会韵味。

如《窦娥冤》中窦娥的三“怨”,学生在诵读这些“怨气十足”的个人独白时,会总结出人物的台词,尤其是人物台词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字句,对于激化矛盾冲突,揭示人物的情感心理,凸显人物鲜明的性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又如在《雷雨》一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着重品味一个“哦”字,来解读周朴园对自以为已“死去”的侍萍的“怀念”。教师将对话定位在周朴园想把鲁侍萍坟墓修一修这一部分,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朗读6处“哦”字,分析“哦”字在对话中表达的含义、情感及原因。学生在品读揣摩“哦”字的过程中,不仅从中体会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找到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三、分角色朗读策略

分角色朗读可以克服教学时间紧张,学生准备活动不足的缺点,教师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剧本意识,找到角色代入感,从而参与到戏剧的表演中。这一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艺术世界,又可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分角色朗读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学生需要有台词基本功,即学生要做到吐字清晰、字音准确、口语表达自然、语义流畅集中。二是学生要对人物的性格、情感有清晰的定位,可以挖掘到人物潜台词的含义,并用语气、声音、语调等手段恰当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选择文本的重要环节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集中化、焦点化。同时要注意的是,分角色朗读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8分钟。朗读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跟进评价,尤其是要还原剧本情节,否则学生就会忽略剧作原有的精髓,变成游戏态度。戏剧中的角色可以通过学生自荐或推荐适当的人选来确定,这样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情感投入,也比较容易进入角色戏份。但某些特殊的角色也需要教师指定,如《雷雨》节选部分中的周冲,只有一句话且还需要喊“爸爸”,很多学生很拒绝这个人物,但我们分角色朗读又不能脱离开这个角色的过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绪,做好班级引导,避免因为一个课堂的小互动而使学生受到伤害。还有一些角色,情绪起伏比较大,爆发力强,需要教师选择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学生来朗读,否则这一活动就会过于平淡。

四、辩论策略

教师在课堂教授环节应有意识地设置进阶思考,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在质疑和反驳中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作者认知以及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戏剧文本所创作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批判性、深刻性和独创性,促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如在分析周朴园形象时,可以采用课堂辩论这一组织形式。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阅读《雷雨》全剧,搜集剧评等资料,思考周朴园在赶走侍萍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周鲁两人关于侍萍投河自尽的对话,请学生比较原句“哦,救活了?”与教师改句“哦?!救活了……”哪一句更能体现周朴园“圆”形的人物形象等,为课上辩论做好铺垫。在课堂上,围绕“周朴园爱鲁侍萍吗?”这一问题组织小组辩论。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对这一环节进行学法总结:分析一个人物形象,要从多角度把握,结合社会环境、作者创作意图等综合考虑人物行为的原因。辩论策略能帮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接触、积累大量与文本相关的素材,拓展认知;辩论过程也是学生对戏剧文本进行分析、体悟、理解、批判、反思的过程,学生在高度的关注和参与中,完成对剧中复杂人物形象的认识;辩论结束后,教师的学法总结与点拨会给学生进一步分析其他文本奠定基础。

五、创作策略

新课标关于写作提出要“了解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从写作中加深学生对戏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戏剧作品鉴赏能力” 。学生在对戏剧作品进行鉴赏后,教师指导学生在突破戏剧形式限制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再创造,获得戏曲艺术美感,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审美表达能力,传承优秀文化。

一是改编戏剧作品。改编戏剧并不是轻易地对戏曲作品进行改编,因为盲目改编会加入太多现代元素而不能忠于原著,从而破坏对戏曲文本的深层体验。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小片段进行改写。如将经典唱词改写成散文、诗歌,或者以现代话剧文本形式改写剧本,又或者将一段经典小说对话改写成台本等等。二是续写戏剧作品。針对剧作中有争议或者悬而未决的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鼓励学生续写戏剧作品。这一创作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选篇中矛盾冲突、人物性格等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三是写戏剧评论。写戏剧评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可以选取剧中的某个人物形象、创作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评论,多角度解读文本。对于学生的剧评,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论及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正确地理解文本。

六、评价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评价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我们要在立足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评价的过程即学习的过程”,及时而有效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引领学生思维成长,推动课堂生成。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使用评价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是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呈现的最终学习成果,而且要关注学生隐性的学习能力。如在戏剧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最后舞台成果的呈现,还要关注学生在揣摩剧本时的学习过程,及时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进入下一步学习。二是要选择多元评价主体。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如在对戏剧基础知识的考查上,多以具备更多戏剧理论知识素养的教师为主;在学生自主阅读戏剧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多以学生个体为主;在对戏剧人物形象、作品主题创造等深层次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多以不同的学习小组为主……。如此一来,学生通过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同学间相互评价等方式,可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总之,戏剧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学是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涵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大背景下,一线教师要创新戏剧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许永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课堂组织活动——以《窦娥冤》的教学为例[J].戏剧之家,2020.

[3]夏欣佳.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策略的实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尹   劲.窦娥冤课堂实录[J].教育科学论坛,2010.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语文戏剧文本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10313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组织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