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写”

2023-10-14 20:01白家瑞
雨露风 2023年8期
关键词:英雄小说社区

白家瑞

王占黑是一名90后新锐作家,2018年凭借小说集《空响炮》获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由此进入大众视野。王占黑将视野转向大城市中的小人物,描写居住在老旧居民区里的老人、穷人、外来务工者等人物的生活,关注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纠葛。在叙事艺术上,王占黑运用了“贴着写”的写作手法,注重叙事视角与人物情绪的把控,用“侧面烘托”和“同声翻译”两种方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入体察人物的情绪,并采取了以外号交代人物的人物描写方式,捕捉市井人物身上的英雄与反英雄特质。本文将基于王占黑的两部小说集《空响炮》《街道江湖》展开论述。

一、题材主题——大城市中老旧社区居民的生活描写

在题材上,王占黑将目光转向大城市中的老旧居民区。她认为,提起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起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抑或是南方标志性的建筑物之类,很少有人关注城市中遍地的老旧居民区。[1]21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城市经济蓬勃发展,作为居民住所过渡的单元楼成了老小区,成了老人、穷人、外来务工者的居所。这些老旧社区在新城市下“接受一轮一轮的改造,也等待着随时可能降临的淘汰”,[2]252在时间与历史的夹缝中生存。写作是作者关心城市的一种方式,这些小区年代久远,人员混杂,“涌动着复杂的事件、关系和情绪”,[2]252成为作者洞察城市变迁、人情世故、代际交替的一个绝佳场所。纵观两部小说集,无不是以老旧社区为题材,将社区居民、小摊贩、打工者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囊括其中,进行了真实的描写。

在主题上,作者描写平民生活,关注社区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者写了三类人物,老人、穷人、外来务工者。其中,《小官的故事》《阿金的故事》《阿明的故事》《老马的故事》《老菜皮》《百步一座桥》《阿祥早点铺》《美芬的小世界》《偷桃换李》写老人,《光明的故事》《春光的故事》写外来务工者,《演说家吴赌》《老菜皮》写穷人,人物的身份往往是叠加的;三种人物处于同一种社区,是一种复杂的杂居状态,又往往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在老人中,他们大多是下岗或退休工人,下岗之后经历了“男保女超”的变革,男人去当保安,女人进入超市打零工,“离开了单位制的束缚,努力营生或浑浑度日”,[2]253如《水果摊故事》里卖水果的,《阿金的故事》里开五金店的,《老马的故事》里到托儿所照顾小孩的,《春光的故事》里冷冻厂切割猪肉的,《阿明的故事》里捡破烂儿的,《阿祥早点铺》里卖早点的,《麻将,胡了》里当保安的,《美芬的故事》里跳广场舞的,《老菜皮》里卖菜的,《怪脚刀》里管理棋牌室的等等。作者认为,下岗不一定是一种不幸,有时候也是一种转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相同,“我不是很倾向于说什么失败,或者是牺牲,也不能作价值判断,就是说失败的人就是要被同情的,还是要被批判的,我没有资格去做这样的价值评判”。[4]在小说中,王占黑没有描写人们下岗后的颓态或是失败,相反,人们都是很快地投入到了新生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如《怪脚刀》中怪脚刀当上了棋牌室的管理员,“走马上任以来,活动室一下显得秩序井然”,每次下楼都能听到他“裤腰带间那串钥匙在楼道飞快盘旋的声音”,“好像誰沿着楼梯摆了一长串长长的电光炮”,打完牌回家时也是富有精气神的,他在棋牌室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此外,作者也写了老年人/穷人群体的种种境遇,如《老马的故事》写了伺候了一辈子病人的老马,《阿祥早点铺》写了开早点铺度日、老年经历丧女打击的阿祥夫妇,《偷桃换李》中写火化前互换身份的老人,《阿明的故事》写捡垃圾成瘾的阿明等等。

外来务工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小说中写了送奶工(《光明的故事》),老知青(《春光的故事》),“是熟人空间里操持别种语言的特殊角色,他们所拥有的地域文化和气质,比如吃苦耐劳或孤高自傲,不时与外部环境产生互动,有些融入其中,有些仍在适应,但确已归属于本地空间里了”。[2]252外乡人在融入社区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与挑战,如送奶工光明刚来小区的时候因为不讲卫生,被杂货铺的女人们追着暴打,而后他“不耍滑头,不扯瞎话,渐渐被大家接受”,融入了社区之中;知青春光不愿意返回上海和姊妹抢房子,选择留在社区,虽然孤高自傲,“一年四季总是板着面孔”,但社区也确确实实成了他家乡之外的第二个家。

综上所述,作者对三类人的描写是真实、贴切、细腻的,是生活在社区人群的真实生活状态。除了表现人物的生活际遇,作者也透视了诸如养老问题、代际沟通等,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二、艺术手法——“贴着写”的运用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了“贴着写”的手法。她在小说的后记中写道,自己在小说写作中也受到沈从文告诉汪曾祺的“贴着写”的手法的影响。[2]252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其写作受后者极大影响,他回忆了沈从文关于“贴着写”的论述,即“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5]45王占黑的小说较好运用了这种创作手法。

(一)叙述视角与人物情绪的把控

小说在叙述视角与人物情绪的把控上体现了“贴着写”的手法。在叙述视角方面,除少数作品如《空响炮》《麻将,胡了》《偷桃换李》使用全知视角叙事,其余大多是人物叙事视角,作者往往以“我”的身份出现。“我”往往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信息,从而展开对人物人生轨迹的书写,“我”又往往是社区的一员,会在文中穿插回忆性的文字,甚至与人物发生了交集,产生了互动。

学者郜元宝提出,“贴着写”不仅意味着作者要做人物的“同声翻译”,直接抒发心理感受,同时也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外部信息的勾勒烘托人物的心理感受。在王占黑的小说中,两种方式均有所体现。

一是“侧面烘托式”的描写。郜元宝认为,人类之间本就存在着近乎天然的隔膜,“承认这隔膜,不要‘贴得太紧,而是小心翼翼地绕开心理分析的陷阱,只是在一定距离之外观察,从一定侧面切入,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彼此的理解和沟通”,[6]7对人物的外部信息的勾勒更有利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美芬的故事》描写了一对母女之间的矛盾,穿插回忆与现实,凸显主线,表现两代人婚恋观念的冲突。小说多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侧面烘托,如美芬得知女儿准备结婚后,“汰碗也笑,锁门也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酒席之后,发觉女儿的做法与自己的设想大相径庭,“怎么女儿现在走的路,让她美芬越来越看不懂了呢”,为后面美芬一件件翻找给女儿和外孙准备的东西,情绪集中爆发做了铺垫,对人物心理的侧面烘托也发挥到极致。最初,美芬翻到一双白袜子,回忆起过去满怀憧憬为外孙准备东西的经历,心情还较为稳定,而当翻到一对金手镯时,“美芬忽然站不稳了,头昏眼花”,后悔在酒席上没有当面质问女儿为什么不办酒席、不生孩子,压抑在内心的情感翻涌出来,以至于美芬恍惚间甚至看见了外孙戴着它的景象,“眼前模模糊糊的,凳子在脚底下晃起来了”,内心受到极大动摇;接着,美芬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她想打电话给女儿问清楚,而这时候来了女儿的短信,愤怒到达了顶峰,“美芬盯牢屏幕上这三个字,几乎盯出火星来”;最后,美芬发微信质问女儿未果,意识到关于女儿的婚恋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切由不得她做主,“美芬说不下去了,眼泪水啪嗒啪嗒地掉下来”,愤怒化为无可奈何,人物的情绪趋于平静。作者未描写大片的内心独白,而是通过美芬的几次反应侧面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感受,贴切生动,更能让读者贴近人物,理解她站在母亲立场上的悲凉心境。

二是“同声翻译式”的描写。郜元宝认为,在侧面烘托的同时,也应该允许作者“适当地钻到人物的眼睛后面,把人物的眼睛当自己的眼睛;允许作者适当地钻进人物肚子里,以人物的心为心;允许作者钻进人物的语言习惯中,以人物的语言为语言”。[6]7王占黑在小说中也多采用“同声翻译式”的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空响炮》中描写众人对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不同反应:赖老板因爆竹生意难以为继而忧愁,看着李阿大的香烛店率先卖起电子炮仗,“头上眼热,脚上硬是不肯跟风”;李阿大率先卖电子炮仗,赢得了先机却“名字臭了半条街”,对着除夕夜的满桌饭菜,“只觉得满桌都是黄连,真真说不出的苦”;孤独的瘸脚阿,对着安静的夜晚“心里不畅快”;负责纠察的“烫头”抓不住私自燃放烟花的人的高兴和苦闷;公交司机马国福对突然安静的夜晚的不习惯,“好不容易没了炮仗,自己却不习惯了”;“老棉袄”为不用打扫街道的高兴。众生百相,纤毫毕现,寥寥数语,展现了不同人物真实的心理感受,体现了作者“贴着写”的功力。

(二)以外号出场的叙述人物方式

王占黑采取了以外号出场的人物叙述方式,体现了“贴着写”的写作手法。她认为,既然街道是一种江湖,那么人物便要以绰号行走其中,名号要叫得响,还要能传给下一代。小说中作者更多地强调人物以为人所熟知的外号出现,真名罕为人知或不怎么被提起,如“我只隐约记得他姓诸,诸葛亮的诸”(《怪脚刀》),“他姓蔡,又或者姓柴,两个字差不远,反正大家都叫他老菜。没有人追究他到底姓什么,要知道按城市市民的社交惯例,一个叫得响的绰号是结识各路英雄好汉的最佳招牌”(《老菜皮》),“阿金姓汪,名字也不带个金。只因他常年经营一家五金店,大家都喊他五金五金,后来不知怎么,渐渐喊成了阿金阿金”(《阿金的故事》)。有些人物的名号传给了下一代,如怪脚刀父子,真正成为行走江湖的名号。这些外号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或是乳名或排行,或与职业相关,或与地名相关,朴素响亮,不拗口,不书卷气,贴切生动,是“贴着写”的重要体现。

(三)人物英雄与反英雄的特质

“贴着写”还体现在人物的英雄与反英雄特质上。对于英雄特质,作者强调了人物身上的活力。王占黑在关于《街道英雄》起名缘由中谈道,这些老旧社区的下岗工人都在以各种方式努力完成着自己的生活,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是因为“每个人确实是生龙活虎的,没有病恹恹的”。[4]作者描写了下岗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使是在棋牌室里打牌的怪脚刀,也以打牌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生活价值。其次,人物身上确实体现了传统的英雄气质,如社区门口看门的小官,年轻时也有因打人被送到大西北改造,抽血救命的传奇事迹,在看大门时经常关照外乡人,身上体现出一种平民英雄的气节。

对于反英雄特质,作者也描写了人物身上不那么英雄的一面。如作者在《街道江湖》中的后记中坦言,一开始写了富有平民英雄气节的《小官》,过了几年后发现,“去看这个空间内群体生活的凋敝,远比追溯往日的荣光和真善要紧”,[2]252因此再写时便加入了反英雄元素,如偷吃狗肉被年轻人打,年轻时的平民英雄小官,“自从落了几颗牙,也露出了不太英雄的马脚”,完成了迟暮英雄的落幕。同样写《水果摊故事》中在社区门口卖水果经常敲顾客竹杠有点狡黠的老黄,《阿金的故事》中经常打牌不顾家的阿金,《怪脚刀》中都是流氓的怪脚刀父子,《演说家吴赌》中在公交车上散布流言蜚语经常逃票的吴赌,他们并不是品质上完美无缺的人,作者写他们身上较好的一面,也呈现他们身上更真实的一面,即普通人的恶。这些人物都是英雄特质与反英雄特质的结合体,与E.M.福斯特所论述的“圆形人物”有共同之处,即“不断盈缺,而且像个真人一样有不同的侧面”。[7]59正是这种人物的真实显示了作者“贴着写”的功力。

三、语言——口语与书面语的双重贴合

王占黑小说语言,也具有“贴着写”的特点。即“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話,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5]45

第一,小说运用大量的方言和口头语贴合人物。作者在人物对话中运用了大量吴方言,如“白相”“事体”“侬”“辰光”“伊”“赤逼”“覅”“戆”等,且人物的语言是口语化的,如《麻将,胡了》中的对对吴和葛条龙两人是麻将桌上的冤家,葛条龙感叹“我四囡前世欠伊多少债,这世倒霉,天天盯在伊屁股后头吃灰”,对对吴回应“我偏偏和四囡一道白相”,和人打牌吵架“吃的进就打,不服气就滚,有本事覅要做一条龙”,经历被举报聚众赌博的风波后,“葛四平重返岗位。对对吴坐在亭子里,他讲,赤逼,倒没饿死在牢监里啊。葛四平笑,牢监里有的吃有的睡,比你这值班亭不要好太多噢”等等,语言短促直白,符合平民人物的身份。

第二,书面化的表达贴合人物的身份。王占黑笔下的人物虽然都是底层人物,有时候也说出一些蕴含平民智慧的话语,如《麻将,胡了》中众人说葛条龙吃不起苦,葛条龙讲,“不是我不肯吃苦,是你们没想通,人活一世不容易,总归要做点顺心的事”,对对吴生病后照样打牌,“人生一副牌,本来就手气差,做到这一步,只好由他去了。行有余力,不如把眼前这一局摆摆挺括”,《怪脚刀》中怪脚刀替经历生老病死的工友感到不值,“人这一辈子,活是活给自己的,死么,死是给别人看的”,《偷桃换李》中陶宝兴和曹复礼两人感叹,“做人一世,就好比瞎驴拉磨,到阴间也要自己还上”,贴合了人物的人生阅历与感慨。作者通过人物的眼睛观察世界,语言是符合人物个性的,如葛条龙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对对吴,“望过去,好像是馄饨店的药纸上躺了一只蟑螂,动弹不得,又像是葛三囡扔在卫生房里的一包剩菜”,对对吴吃饭,“喉咙口咕咚咕咚地蠕动,像只田鸡”,《偷桃换李》中师傅喊两个老人吃饭,“两个人转过头来,脸上的老年斑,全部和窗户上的水珠子一样密”等等,均体现了“贴着写”的手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王占黑在小说写作中,将目光转向大城市中的老旧社区,描写平民生活,在艺术手法上体现了“贴着写”的特点,在叙述视角与人物情绪把控、以外号交代人物出场的叙述方式、英雄与反英雄气质、语言艺术等方面均有所实践。作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并再现了大城市中老社区的生活场景,对某些问题提出了独特的思考,引人深思。

注释:

〔1〕何平,陈楸帆,笛安等.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2018年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南京站)作家对谈[J].花城,2019(1):206-216.

〔2〕王占黑.街道江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8.

〔3〕王占黑.空响炮[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

〔4〕澎湃新闻.专访王占黑:一个90后作家眼中的下岗潮、老龄化和社区变迁[EB/OL].(2018-10-10)[2023-07-20].

〔5〕汪曾祺.汪曾祺论沈从文[M].刘涛,評.扬州:广陵书社,2016.

〔6〕郜元宝.“要贴着人物写”——“这是小说学的精髓”[J].南方文坛,2019(4):5-11.

〔7〕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冯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英雄小说社区
英雄犬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