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文舞蹈的娱乐性

2023-10-14 20:01郑华英
雨露风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族舞娱乐性群文

郑华英

随着民众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群众文化以舞蹈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展起来。这类舞蹈与专业舞蹈不同,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娱乐性和群众性为主,简单的舞蹈动作让人们有参与度,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悦。群文舞蹈在表现人们生活情趣的同时还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文以《蝶语声声》舞蹈为例,通过对群文舞蹈娱乐性的特征以及群文舞蹈在创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促进群文舞蹈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生活。

一、群文舞蹈的定义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除了关注日常的衣食住行外,更注重精神文化上的追求,很多人愿意走出家门,参加丰富有趣的文化活动,所以群众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些群文活动中,群文舞蹈成为人们所钟情的娱乐形式,受到广泛的推广。群文舞蹈广义上是指以舞蹈为中心的群众文化,利用形式多样的舞蹈种类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在音乐中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各种舞蹈动作,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生活中最常见的群文舞蹈形式,即在公园、广场中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舞蹈活动。舞蹈动作简单,大都是以活动四肢为主,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起舞,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广场舞”。随着加入的人数越来越多,这类群文舞蹈也分出了很多类型,如健身舞、民族舞等。一些城市还展开了群文舞蹈比赛,许多以街道或者是社区、个人组织的舞蹈队参与其中。在他们的表演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弘扬和宣传时代的精神,舞蹈中选取的材料和表现手法都通俗易懂,但也富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1]这类群文舞蹈一般是结合实际的情况所编创出的适合群众参与的舞蹈,容易为群众所接受,这也是群文舞蹈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群文舞蹈的娱乐性

任何形式的艺术对于参与其中的人们来说都是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在欢乐的情境下人们唱歌跳舞,抒发感情;书法绘画,让人们陶冶情操;诗词歌赋,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而群文舞蹈给人们带来的艺术活动更为直接,就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将愉悦身心和修身养性统一体现出来。

(一)群文舞蹈的自娱性

在以往的印象中舞蹈是一门极具艺术修养的活动,以极美的视觉感展示出来,舞者在舞蹈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展现出最美好的样子,观赏者也会被其美的艺术吸引,感受舞蹈的魅力。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它是人们在业余空闲的活动中自发参与的文化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有着很强的娱乐性。群文舞蹈的自娱性是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能够吸引大家走出家门,参与丰富的社交活动。在舞蹈过程中,大家能够结交更多的朋友,通过简单的动作语言,比如交谊舞中的拉手、交换位置等,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沟通交流,建立友情;其次就是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人们能够达到锻炼身体、塑造身形的目的,人们在群文舞蹈中转变了自己的外在形象,提升了内在气质等,所以群文舞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自娱性。

(二)群文舞蹈的娱人性

群文舞蹈中的娱人性指的是群文舞者在自娱性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提升,舞蹈是肢体表现出来的美,是需要对人体动作加以展示的艺术,运用音乐的节奏、面部表情等多种要素塑造出更加直观和动态的舞蹈形象,以此表现出人们的心情、思想状态和内心感受,当我们受到舞蹈氛围的感染,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得到自身美的升华,还能给观者以美的享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群文舞蹈是自娱性的,因为在群文舞蹈中人们往往会忽略其艺术性。随着群文舞蹈的不断发展,有很多专业的舞蹈教师也参与到群文舞蹈中,开始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当然群文舞者因为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达不到专业舞者的水平,但是出于对舞蹈的喜爱,还是有很多群众舞者投入训练,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编排出最适合舞者年齡、身体素质的舞蹈,增加欣赏度。群文舞蹈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在节日活动中,弘扬宣讲中都能看见群众舞蹈的身姿,在专业训练下形成了具有艺术性的成品舞蹈,在娱己的同时也达到了娱人的效果,让观赏者能够精心观赏,促进群众舞蹈不断发展。[2]

三、在娱乐性作用下的群文舞蹈编创

(一)考虑群众舞蹈特点,增加基础性训练

舞蹈是由一套有联系的动作串联而成,在编创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动作的组合设计。群文舞蹈的动作需要反映出舞蹈的主题,但是动作又不能太难、太复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基础训练,帮助人们更好地完成舞蹈动作。这里以《蝶语声声》动作设计为例,整个舞蹈的主题是蝴蝶,所以在舞蹈中使用了大量的双臂飞舞的动作,用简单的动作直白地表达出舞蹈的主题,在整个舞蹈动作的练习中,也进行了对肩膀、胸腰的训练,解决成年人长期的姿态习惯中出现的驼背断肩等问题,通过舞蹈动作的基础训练让人们的身体更加舒展,[3]在整个训练中也让人们对舞蹈有了新的认识,在训练中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改变身体形态,让大家相信在长期的舞动训练中能够为自身带来改变。

(二)丰富舞蹈风格,增强视觉效果

民族舞是很多群文舞者会选择并喜欢的舞种,当然这也许和我们民族特色有关,大家经常能在电视上、节目中看见我们的民族舞,如藏族舞、维吾尔族舞等都是群文舞蹈常用的舞蹈类型。民族舞简单的动作也便于人们模仿,所以在舞蹈编创上我们可以融入一些简单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也以民族舞的形式丰富群文舞蹈的内容,增加其视觉效果。在《蝶语声声》的训练中,我们可以使用“游戏”的方式来表现捕捉蝴蝶的动作,可以使用民族舞的动态语言表现出蝴蝶的优美姿态,不拘束舞蹈的表现形式,尝试性地打破我们常用的舞动动作,在民族舞中提取不常见的舞蹈语言,打破了日常创编中的程式化。而我们在编创中也利用了空间的调度,利用百蝶飞舞作为开场,让演员根据自己的路线流动且不对称的散点式上场,展现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场景,这不仅丰富了舞蹈主题中的动作语言,也为观赏者带来视觉享受,从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中提升大家学习群文舞蹈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出群文舞蹈的娱乐性。[4]

(三)充分利用道具,降低舞蹈难度

对于一个成品舞来说,视觉效果并不单靠动作体现,还需要使用道具来增加视觉效果,而道具的增加也能降低舞蹈难度。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参与者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灵活地蹲起,所以在舞蹈的编排上就需要减少跳跃的动作,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性动作,在群文舞蹈编排中适量加入道具,更能明确舞蹈的主题,丰富舞蹈内容。例如在《蝶语声声》中,我们根据舞蹈主题选择双扇作为道具来表现蝴蝶这一形象,也是为了弥补舞蹈动作不到位的不足,增强舞蹈动作的观赏性。对于没有舞蹈基础、表演经验的群众来说,道具的加入可以起到提示和参照作用,同时避免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出现失误。而符合主题的道具使用,也能帮助观众集中注意力,达到好的表现效果。例如在舞蹈中我们用双扇的抖动来代表蝴蝶飞舞时的轻盈灵动,当大家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形成空间上的层次感,运用空间的对比表现出蝴蝶在花海中飞舞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弥补舞蹈动作的不足,增强舞蹈的美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道具的选用必须要与舞蹈主题内容相符,要与舞蹈动作结合,使用道具进一步深化主题,让舞蹈内容更直观、明朗。[5]

(四)简洁活泼的音乐,激发群众积极性

群文舞蹈大多选择耳熟能详、节奏感强的音乐。在群文舞蹈的编排中,我们就需要选择那些曲调简单活泼的音乐,这对于鼓励大家加入群文舞蹈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讲群文舞蹈面对的都是普通群众,大家在舞蹈中一边哼唱一边舞蹈,能够快速融入到舞蹈氛围中,在边唱边跳的过程中增加自身的愉悦感,这也是群文舞蹈受众面广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蝶语声声》的练习中,常选择一些富有民族特点的音乐来丰富舞蹈的趣味性,这样的训练方式更容易让大众参与其中,增加他们对群文舞蹈的喜爱度。在音乐的选择上要避免那些复杂、内涵深刻、语调悠扬的音乐,而是需要选择那些旋律简单、节奏律动性强、朗朗上口、振奋人心的音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人们参与群文舞蹈的积极性,让人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使群文舞蹈起到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

(五)良好的沟通协作,升华娱乐性

在编创过程中,要多与群众聊一聊天,多询问大家对于舞动的看法,扎根到群众中去,了解大家在群文舞蹈中的实际问题。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然是来源于生活,编创者就需要到群众中去沟通交流,只有走近群众,和群众在一起,才能编创出大家喜爱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在广场中起舞的阿姨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舞蹈,留恋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而舞蹈也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实着她们的精神世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与她们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群文舞蹈的质量,促进群文舞蹈发展。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耐心解决,倾听她们在训练中的感受,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蝶语声声》的练习中,因为大多数人的年龄较高,所以在日常训练中很多人都无法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我们就需要与舞蹈演员一起沟通交流,通过休息的时间,一起讨论舞蹈动作,并根据与她们的交流,及时调整舞蹈中难度较大的部分,找到最适合的表现形式,由于难度较大而影响演员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加这项活动,才能促进群文舞蹈事业持续发展。

四、结语

群文舞蹈能够在全国各地风靡并且做到人人都能参与,这都离不开社会对于群文工作的支持,也是人们对于舞蹈的喜爱,才能让群文舞蹈事业不断地发展,成为群众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活动。随着人们对群文舞蹈的深入了解,作为群文舞蹈的编创者更应从实际出发,了解人们的实际需求,探索日常生活中群文舞蹈的基本特点,创作出更符合大众审美并适合群众参与的群文舞蹈。在编创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群文舞蹈中的娱乐性,让参与者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锻炼身体,提升自身素养和审美能力,编创者应该和群文舞蹈的参与者共同进步,这样才能促使群文舞蹈持续发展,创编出大家喜闻乐见的群文舞蹈。

注释:

〔1〕陈君艳.论舞蹈编导在群众艺术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 艺术中国 ),2018(5):125-126.

〔2〕向锋.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12):59-60.

〔3〕王雯雯 . 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研究 [J].大众文艺 ,2021(1):3-4.

〔4〕谢国存.关于群众文化中舞蹈创作的若干研究 [J].中国民族博览,2020(20):145-146.

〔5〕王晶.浅谈对群文舞蹈创编的几点思考[J].參花(上).2022(5):120-122.

猜你喜欢
民族舞娱乐性群文
浅析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民族舞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措施意义与对策研究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论如何更好的表现民族舞的神韵
受众新闻娱乐性的不同心理类型探析
编排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娱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