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口译“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思考与实践

2023-10-16 07:22梁陈倬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摘要】本文针对泰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兼顾双线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分析在泰语口译教学中实施“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总体要求,提出将“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到泰语口译课堂教学中,即从课前环节、课堂环节、课后环节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双线混融”教学,以提高泰语口译教学质量。

【关键词】泰语口译 双线混融 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08-0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国际社会对口译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当今社会,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现代通讯方式无疑为口译教学及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平台和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共享性,及时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动态把握口译教学相关话题的发展趋势,获取更多的国内外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还可以对虚拟信息进行加工和筛选,并将其拓展到日常教学中,更新原有的教学模式。

一、“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术界对“双线混融”教学早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2016年,教育部提出要推进“校际、校内外一体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国大学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主要采取直播、MOOC、混合三种模式开展线上教学,但其表现为“双线交替”而非“双线混融”。“雙线混融”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混合教学,突出了“网络”取向、“融合”取向和“共生”取向。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学“双线混融”是一种以“融会贯通”为主线,以“因材施教”“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双线“共存”“共融”“共生”,是一种实现科技与教学深度融合、多种教学活动融会贯通、多元主体共同作用的新型高等教育生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双线混融”教学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高等教育领域,“双线混融”教学正从理念层面到实践层面、从线上方式到线下方式等多方面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面向未来,高校“双线混融”教学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高校师生“双线混融”教学理念的转变,即由单一走向融合;二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由点到线再到面;三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通,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MOOC等课程教学、课堂讲授与讨论交流有机融通;四是将呈现学习时空开放化、学习内容精准化、学习方式个性化等新特点。

笔者基于该模式提出泰语口译课程“双线混融”的教学设想,并对其实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泰语口译教学中有效实施“双线混融”模式的策略,以期为泰语口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目前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学习时间有限

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口译课程主要采取交替传译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设备为学生播放口译的相关材料,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依次翻译。当前,多数高校口译课程的课时分配不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也较少,并且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较多,通常是20—30人,因此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较低。例如,以广西某民办高校A大学泰语本科专业泰语口译课程为例(见下页表1),总学时为32学时,开课周数16周,每周2学时。平均而言,每名学生的课堂发言时间只有2.67分钟至4分钟,在班额较大的班级中,只有少数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时长也受到限制。因此,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关注到每名学生的具体状况,学生也很难得到教师的单独引导,很难实现有效的课堂训练。

(二)教师无法兼顾线上和线下教学

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方式通常会采取同步实施的模式,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双线教学,是一线教师需要面对的新挑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线上教学是运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也存在多种弊端。一些年轻的教师面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网络平台,能够很快地了解并熟练使用,但是对部分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就有些困难。这部分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轻车熟路地进行课堂教学,但是面对一些网络平台以及教学软件则不会使用,学习起来也有很大的困难,因此会大大影响教学效率。线下课堂的恢复也会变成年轻教师的新烦恼。线下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板书等行为方式,与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年轻教师缺乏充足的教学经验,因此线下教学的效果反而不理想。因此,如何更好地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种方式,交融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一线教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线下学习与反思机制较难实施

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不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经常迟到、旷课。这是因为,一方面,线上课程没有固定地点,难以约束每名学生按时上课;另一方面,学生自律性较差,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独处时就会放松要求。线下学习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有限,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进行拓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与线上教学相比,线下教学提供的教学材料有限。在信息时代,线上教学不仅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与时俱进,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理论,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口译学习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学习者在口译过程中对自身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反思,而这些活动主要是在线下课堂进行的。然而,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缺乏有效的途径监督和管理学生的课后学习,这使得很多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训练,很少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口译练习。

三、泰语口译“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对双线教学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双线混融”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具有较大的主动权,但此模式也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及主动性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学生能否从“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中受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自主预习和线下课后练习汲取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而基础差的学生却难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影响学生双线学习模式下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那么一旦脱离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他们便会止步不前,并且不会进行自主预习,由此必然导致在课堂上也无法参与讨论和反馈。对这类学生,教师无法有针对性地制订课堂计划和布置课堂任务,这就导致“双线混融”模式难以有效实施。

再次,在“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由讲授变为引导。课前的线上授课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总结归纳能力,教师需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提炼,通过短视频或者幻灯片等形式将教学的核心内容与方法传授给学生。这种模式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管理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多是进行口译训练、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与教师的反馈互动。教师能够实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为了保证“双线混融”模式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把握教学节奏。

最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数量与难易程度是影响“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实施效率的重要因素。比如,如果学习的内容过多,在有限的时间内,部分学生难以完成,必然会影响接下来的教学进程。但是如果学习内容太少,教师则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教学分析,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也缺乏依据。另一方面,如果学习任务太难,多数学生都难以完成,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对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带来消极影响。

此外,教学资源是否合适对“双线混融”的成功实施也有很大的影响。除纸质教材外,“双线混融”的教学资源还包括各大公共平台的口译学习经验分享、新闻网站的视频等。与原有的教学资源相比,“双线混融”的教学资源覆盖面更广、内容更新,但缺点是主题分散,重点不明显。纸质版教材虽然在创新性上较为薄弱,但是它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对知识进行整合与分类。由此可见,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泰语口译“双线混融”混合式教学的总体要求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线下课堂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配套的实践策略和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一)优化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多样化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实现全面的综合性发展,优化网络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线课程资源应多样性,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性资源、工具性资源、实践性资源等。只有融合各种形式的资源并进行整合与加工,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积极性。其次,对学习资源进行取舍。网络平台中的学习资源铺天盖地,但是什么样的资源是最适合学生的,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与教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如果不进行筛选,盲目地推送给学生,则会使教学缺乏重心,使学生缺乏努力的方向,也会使得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最后,应当通过各种工具手段,将线下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资料,更轻松地理解抽象化的概念与知识内容。线下教学资源的确具有多种形式,但是其具体内容的选择还是需要结合线上资源内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应当加强线下与线上两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匹配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辅助。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有助于顺利实现线上到线下教学的衔接,而且能够加强线下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第一节课上,播放了一条关于疫情下國际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泰语视频。教师以此为前提,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为主题设计口译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做好预习,探索网络资源,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做好口译前的准备工作。

(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信息素养

当前,高校的教学重点由线上教学转向线下教学。有部分学生在线上转线下的时候不能快速适应,因此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尽快融入线下课堂学习,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很高的要求,而线下教学则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总而言之,这两种教学方式都对学生的自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学生的自制力都较弱。因此,在进行双线混融教学设计与实施时,教师应当重视该问题,并思考如何更加高效地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综合素质。在双线教学模式中,学生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学校也应当配置好信息技术设备。只有具备信息技术支持,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与运用信息资源,并获取与加工,以便将信息资源最终整合成自身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中进行交流,促进自身信息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提高双线混融教学能力

教师的数字素养指的是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不仅包括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发现、获取、交流与整合能力,而且包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价值观。

培养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数字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教育生态正被重新构建,这就要求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师既要有专业化的能力,又要有数字化的技能,未来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倡导专业化与数字化的融合之路。作为教学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大学教师需要具备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课堂管理和协调各种教学活动的能力,需要具备参与在线教学、选择数字资源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也要熟悉利用技术促进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力。如利用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推进双线融合模式教学实施的基本保障。教师要增强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的教学理念,以此实现线下课堂与在线课堂之间互通融合,促进智能化教育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双线混融,破除衔接阻碍

双线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结合了两类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改进了教学方法,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应抓住双线混合教学的衔接点,促进“互补”模式的构建。对此,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加强培训,了解双线教学的特点,同时摸清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关系,建立双线教学的框架。在高校“双线混合”教学实践中,要建立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校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探索优势,积极开发高校教师专业培训平台。在平台上,高校通过云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打通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提高高校教师备课、授课、反思等教学环节的效率,加强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衔接,促进高校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另一方面,改善教学环境,加快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升级,用好新媒体,活化知识点,努力打造人机交互的共感网络教学空间。高校教师要主动学习,不断研究和掌握媒体融合的规律和理念,利用好新媒体。教师不仅可以自己录制微课,而且可以让学生制作各种题材的解读微视频,这是调动学生参与解读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理论知识点的多元化、深层次解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生态。

五、泰语口译“双线混融”教学的具体流程

在泰语口译“双线混融”教学中,教师通过线上途径能够完成口译课程的理论教学,而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则能够更好地继续开展口译技能的训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在线下课程之后再为学生提供线上信息资源,以助于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教师在该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就新的教学内容开展目标设计、重难点设计,从而使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更好地融合,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口译能力。接下来,本文将以A大学的泰语口译课程为例,分别从课前、课堂、课后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更高效地将“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应用于泰语口译教学。

(一)课前环节

课前,教师通过A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堂”向学生发布预习内容,内容可以是课程知识短视频或教学课件。如果学生观看后不理解其中的理论,教师可以增加案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内容。

为了监督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通过“在线课堂”的论坛功能或作业功能,组织学生讨论预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教师在线解答。针对这些疑难问题,教师通过线下课堂教学进行重点讲解,并针对该部分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

(二)课堂环节

在“双线混融”口译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就已经预习了新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分析,针对每名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主动分享,探讨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进度以及掌握程度。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成果与课堂交流的疑难知识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深入探究,提出学习建议,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在口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运用软件中的测验功能,为学生下发音频形式或视频形式测试题。学生课堂检测的结果是教师设计课后作业与开展教学反思的参考。

(三)课后环节

在“双线混融”口译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站挑选合适的学习资源,选择音频或视频资源,安排学生进行练习,训练之后再通过“在线课堂”完成作业。教师在线批改后,利用“在线课堂”发布作业的具体解析,并展示优秀作业,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对基础较差、课堂表现不突出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批改意见进行修改并再次上传。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课堂”的讨论交流板块,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难问题,在交流中共同成长,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师根据学生已完成的作业情况,调整下一章节的备课工作。以下是泰语口译教学环节中分阶段的任务分配(如下页表2)。

(四)课程评价

在泰语口译教学中,评价是多元、开放、动态的,覆盖整个学习过程(如下页图1)。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设计使得所有教学环节和阶段性成果都是可衡量的,并有章可循。学生的口译技能通过在线单元测试和作业进行评估;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在线讨论和课堂互动进行评估;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作业展示进行评估;综合语言应用能力通过线下期末笔试进行评估。

有关线上线下混合式口译教学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未来,在口译课堂中引入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已成大势所趋,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应当具备与之相匹配的数字素养与自控能力。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夯实教学基础,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每位教师都应以饱满的热情,踊跃参与到新时代的教学改革中,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

[2]李政涛.基础教育的后疫情时代,是“双线混融教学”的新时代[J].中国教育学刊,2020(5).

[3]袁志远,郭克玲.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口译教学新模式[J].英语广场,2020(36).

[4]张梦原.“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改革:以云班课在《英语口译》中的应用为例[J].现代交际,2020(20).

[5]邱燕楠,李政涛.从“在线教学胜任力”到“双线混融教学胜任力”[J].中国远程教育,2020(7).

[6]盛雪云.乘风破浪 守正出奇:聚焦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发展新形态[J].在线学习,2020(9).

[7]司俊霄.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课堂角色解构与重构:以《管理学原理》为例[J].决策探索(下),2020(10).

[8]王唯怡.后疫情时代高校外语教学云端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后疫情时代泰语口译教学云端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21JGB4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梁陈倬(1989— ),广西柳州人,文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泰语教学、泰语课程改革。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自媒体环境下游戏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