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3-10-16 07:22吴雨伦姜琪沈俣周爱花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吴雨伦 姜琪 沈俣 周爱花

【摘要】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为例,立足学生思政素质、劳动素养、双创能力三维度培养,从融合课程构建、教育资源挖掘、“四新”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农林类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构建策略。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 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 融合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17-04

2021年3月,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结合江苏实际印发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在全省落地实施。围绕《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应本着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以学生为主体,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注重学生思政素质、劳动素养、创新思维及创造性劳动能力(以下简称双创能力)三维度培养,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大类平台+多元课程模块”架构及多元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涵盖农林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思政素质、专业知识、劳动素养和双创能力。具有农林特色与时代特征的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具有重大的劳动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的“三维度”培养

课程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关联与制约的课程组成的一个整体,包括课程的架构、标准、内容、实施及评价。肯定大学生思政素质、劳动素养、双创能力的培养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将劳动教育元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式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弥补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双创课程教育功能的不足,形成具有农林特色、以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的劳动教育课程新形态。

(一)提高学生思政素质,实现“以劳培德”

学生思政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素质,其中思想素质包含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创业择业就业观等;政治素质包含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劳动教育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教学全过程,积极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大讲堂,使新时代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涵融入学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

(二)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实现“以劳增智”

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学生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包括劳动观念与品质、劳动精神与心态、劳动行为与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等。高校应加强专业劳育实训平台建设,依托专业课堂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及教研实践基地等,将劳动教育主题和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同时注重专业知识的内化、专业劳动实践技能的训练、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培育、学生的跨专业整合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会创造,实现专业价值和个人价值。

(三)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实现“以劳提能”

双创教育就是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教育。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日常生活、生产和服务性等劳动,还应包括理论研究、学术活动、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劳动工具研发、专利申请等。高校应打造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在创新劳动中融入现代科技和劳动教育元素。如设计智能森林样地调查系统、森林资源质量智能评价系统、土壤因子自动测定仪等,使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虚拟劳动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劳动的魅力。

二、农林类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构建策略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核心载体,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南京林业大学依据《实施意见》,重新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南京林业大学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印发了《劳动教育工作操作手册》,规范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施范围、操作方法和安全保障。《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制订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确保劳动教育各项工作统一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南京林业大学根据本科专业类劳动教育课程标准、相关专业认证及主干核心课程开设要求,由大类各专业共同开设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模块,同一模块中的各个课程设置均符合本校本科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体现在多元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资源挖掘、多元“四新”学科专业建设、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

(一)多元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构建

融合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既有机联系,又避免課程内容的重复与遗漏,达到科学整合和优化课程教学资源的目的。高校应注重依托融合课程、拓展活动等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开设线上线下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和技能为目标,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比如,南京林业大学以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通识教育类必修课程为依托,增设了8学时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学,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择业观。

二是建设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高校应将劳动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基础等通识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专业课程、拓展活动有机结合,与依托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相融合,培育一批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群。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而是依托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思政、专业与实验实训、双创等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糅合、渗透、整合劳动教育元素。新时代下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应与当今行业领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任课教师需要持续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前沿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及科研成果等,以适切合理的方式,多途径、多层面渗透至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教学中,以达到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

三是融入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公益劳动、校园文化活动和创造性劳动五个方面。作为劳动教育依托课程模块的有效补充,该模块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提升自我生活能力;通过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性劳动,分别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服务他人意识、行为习惯与道德风貌、双创能力。

(二)多元劳动教育资源挖掘

一是挖掘劳动教育依托课程及拓展活动中的劳育元素。高校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如劳动与职业、文化、法律法规、经济发展及劳动安全等内容,将这些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转化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拓展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加快理论知识向劳动技能、劳动成果转化。

二是开发与选用劳动教育融合课程适用课本。高校可组织任课教师、专家学者、劳模及社会企业家等参与编写具有农林特色的劳动教育融合课程适用课本。同时,结合课程教学需要,把勞动教育中的相关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时代精神及劳动创造等融入其中,改编相关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教材,提高其适用性。另外,有些学科专业可选用如《劳动通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等教材,普及劳动学科领域相关知识。

三是建设校园日常生活和服务性劳动实践平台,挖掘更多劳动教育资源。比如,南京林业大学建设了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并结合各专业特色设计了多个劳动实践项目,打造了如水土保持、植物栽培、种子培育、树种改良及树木病虫害防治等系列劳动教育实践实训教学及种植示范园,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既接受劳动教育,又提升劳动技能。此外,学校开放校内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各学科科研场所,积极引入社会企业劳动教育资源和政府、企业保障资金,共同打造各类劳动创客空间和劳动创新创造孵化器,以提高科研成果孵化成功率及转移转化率。

(三)多元“四新”学科专业建设

高校应以教育部推进的“四新”专业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四新”学科专业建设组织领导,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创造性劳动教育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加快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进行多元“四新”学科专业建设。

一是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四新”学科专业的有效路径,用新时代劳动发展趋势和当前最新前沿科技、新技术及产业新业态升级涉农专业,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云计算、元宇宙等与林学(一级学科)、木材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林产化工(二级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土木工程(国家一流专业)等学科专业交叉共融的新农科建设,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符合学校发展思路、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的新农科专业建设中。

二是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学科专业资源和结构,确保“四新”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学校增设的“智慧林业”“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两个新专业首次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两个新农科专业的增设契合学校在新农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发展战略。

三是构建新时代“新农科专业+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新形态。基于《实施方案》框架,在“四新”学科专业课程日常教学中注重融入劳动教育理念,利用“四新”学科专业中的创新理念、专业知识、前沿技术、科学方法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双创能力。学校继续发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持续推进农林类高校“四新”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多元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评价是通过监测手段收集课程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的相关信息,依据既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断,以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的达成程度。

一是课程评价标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规范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目标、内容、主体、方法等,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和满足行业需求。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的制订有助于树立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学理念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是课程评价指标。劳动教育课程有一级评价指标6项、二级评价指标24项,分别为课程设置(包含目标定位、劳育通识必修课开设、融合课程群建设、拓展活动开展)、学生思政素质的提高(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素质)、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包含劳动观念与品质、劳动精神与心态、劳动行为与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学生双创能力的提升(包含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劳动能力)、课程实施(包含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指导能力、实施效果)、实施保障(包含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劳动安全)。高校可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其是否符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要求,学生“三维度”培育是否有效、实施效果是否如期、实施保障措施是否得当等。

三是课程评价主体。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应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自我反思)与互评为辅,同时鼓励课程监督员、其他指导教师、工厂师傅及家长参与其中。课程监督员依据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其他指导教师则评价学生实习实践过程表现及劳动成果,工厂师傅评价学生顶岗实习表现,家长评价孩子在家劳动表现等。

四是课程评价方法。学生通过劳动所收获的体验和感悟,是无法用终结性评价来衡量的,因此,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又要重视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表现。对参与“校园劳动周”、日常劳动、校园文化建设、公益服务等拓展活动的学生,可采取考勤计分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下蜀林场实习、白马基地实践、工厂生产劳动、单位顶岗实习、社会志愿服务等的学生,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及指导教师、实习单位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对学生的思政素质、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过程表现、劳动精神、知识运用能力、劳动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通过记录其劳动全过程和劳动成果对学生进行过程性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实施效果的评价可采取劳动理论知识考试、劳动过程表现档案记录、劳动实际操作水平考核、创造性劳动成果评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灵活运用过程性与综合性、定性与定量、考核与考察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五是课程评价反馈。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校要了解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状况,可通过课程体系每个环节的评价反馈机制对课程体系建设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析有效的评价反馈信息,掌握课程、学生、教师和实践四个方面的需求,及时对课程体系建设过程各环节进行调整。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改进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同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App等技术手段,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进行科学合理、规范适度、切实可行的监督,以确保课程评价结果精准客观。

三、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新时代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構建突破了各学科专业间的壁垒,高校应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加大学生思政素质、劳动素养及双创能力的“三维度”培养力度,不断优化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多元举措。除上述提出的路径,笔者认为,今后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应顺应新时代下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随着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发展,“NET+劳育”“AI+劳育”“VR+劳育”“5G+劳育”等课程新形态不断涌现,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样态,高校可使用QQ、微信、App等向大学生展现劳模、榜样、大国工匠的风采和情怀,体现真、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不断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多元教学模式。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线上远程、沉浸式体验、榜样示范、活动探究等教学模式需要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才能提高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是构建并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保障体系。配全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定期对其进行劳动实践培训;定期开展劳动教育培训班、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提升教师的劳动理论教学水平、劳动指导能力;聘请社会各界学者、技术专家、企业家等担任劳动教育课程兼职教师,成立校级劳动教育教师联合指导团队;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任课教师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师资团队相对稳定。

四是构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新格局。高校应注重挖掘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与各依托课程的融合点,通过日常生活、专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等劳动活动,普及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必备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结合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水平及其认知能力,高校可构建“劳动知识普及—劳动素养培育—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创造养成”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程+融入劳动元素的公共选修课程+融入劳动内容的依托课程+培养劳动精神的专业实践实训课程+融入劳动理念的拓展活动”在内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程为中心、以依托融合课程和劳动教育拓展活动为两翼的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新格局。

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农林特色及专业优势的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能为培养思想素质好、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理论水平高、劳动素养高、劳动创造能力强的全面发展型、技能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南京林业大学将持续探索,以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改革及高效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徐丹丹.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爱民情怀之培育[J].唯实(现代管理),2018(10).

[2]顾小丽.劳动视域下“00后”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

[3]刘嘉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型初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11).

[4]梁丽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5]蒋红黎.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注: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基础课课程群”专项课题“农林类高校‘三维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21JDKT07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雨伦(1990— ),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改革;姜琪(1977— ),江苏南京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沈俣(1988— ),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周爱花(1978— ),江苏宿迁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