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动态可视化分析

2023-10-16 03:55傅珏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发文研究者

摘要:本文于2001年~2020年被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合集收录的有关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研究论文作为样本,使用Citespace进行分析,分别从发文趋势、合作作者、关键词共现进行了可视化呈现,绘制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知识图谱,从而分析其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外语教学;信息化;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领域,先进的技术不断被融入教学,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基于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已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的主要实践方法(胡加圣,陈坚林 2013;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迭代促使外语信息化教学处于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中。准确把握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路径、研究热点、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外语教学信息化学科的发展。本文借助知识图谱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海外有关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统计,以期追踪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演化趋势。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 “Information-based” or “Informationization” or “Digitalization” or “Digital game-based” or “Moocs” or “Multimedia” or “Multi-modal” or “Mobile learning” or “Internet” or “Web-based” or “Online” or “Flip class” )AND(“Foreign language” or “Second language”)AND(“Teaching” or “Instruction” or “Learning” or “Acquisition”)為主题,以“2001-2020年”为时间节点,以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搜索源,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语言为英语,参数选择为 Top N= 50 进行检索,共搜索了 1946篇文献,去除无效重复文献,剩余文献量为1885篇。

(二)数据分析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5.8R3)对上述样本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分别从发文趋势、发文作者、关键词共现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旨在揭示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知识基础,追溯其发展情况、热点、作者和机构合作关系等,并据此提出对国内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的启示。

二、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知识图谱分析

(一)发文趋势分析及研究主题词时间线

2001-2020年期间发文趋势如图1所示,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相关研究呈上升式分布,发文量逐年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到,2008-2020年这13年逐年发文量增长速度较快,并于2020年达到发文量高峰,达235篇。这13年共发表1759篇,年均发文量约为135篇,占总发文量的93.32%。这表明2008-2020年间外语教学信息化成为一个研究热潮。

同时,对文献提取的关键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篇幅所限,图略)。研究主题词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范围拓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与变化。2001年至2006年期间,从CALL、Classroom、Internet等主题词可以看出,研究者主要关注信息技术硬件为外语教育提供的支持。自2006年至2012年,主题词Computer -mediated /Assisted、Mobile learning、E-learning等表明了研究者开始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进行融合,以此来促进外语教学的发展。2012年至2016年期间,Identity、Belief、Impact、Performance以及Perception 等成为主题词,表明研究者开始从学习者心理角度探索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可供性、可行性与有效性。2016年至2020年期间,MALL、Social media、Game、MOOC、Autonomous Learning成为主题词,表明外语教学信息化已逐步走向系统化和体系化。

(二)文献作者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分析文献作者与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了解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和研究团体。通过对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领域研究作者共发现知识图谱进行处理(篇幅限制,图略),一共选择出了263个作者及75条作者之间的连线。可以看出,连线少于节点,密度相对较低,这表明海外对该领域有重要贡献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少,大多比较独立。以MELINDA DOOLY、WUYUIN HWANG为首的几位作者存在一定合作,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他作者通常进行小规模群体交流或独立发文。

因此,该领域的研究者人数虽然较多,但是研究者的发文层次及研究力度差异较大。少数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对外语教学信息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而多数的研究者仅限于对某一方面进行单次探讨,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综上所述,虽然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人数较多,但合作关系相对较少,研究的深入程度和全面性有所不足。

(三)机构合作关系

研究机构及合作关系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相关机构在国际外语教学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影响度。运用CiteSpace进行分析并绘制机构合作可视化图谱(篇幅限制,图略),得出目前该领域研究机构及其之间的合作关系大体展现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从发表论文数量来看,一些机构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节点大小表明发文量多少。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节点为Natl Taiwan Normal Univ,其次是Islamic Azad Univ、Natl Cent Univ、Open Univ、Kazan Fed Univ以及Univ S Florida等。这些机构成为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的核心力量。第二,该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区域内的合作多,跨区域之间的合作少。例如,Univ Pittsburgh和Carnegie Mellon Univ都同坐落于美国匹兹堡,研究合作比较密切;二是机构所在地理位置分布相对广阔,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地都有相关研究。这表明外语教学信息化发展主题研究逐渐受到全球各个地区的重视。

总体来讲,现有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较少,并没有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大部分为独立分布。但发文量分布较均匀,没有较大差距。

(四)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反映了在某个研究领域的焦点,亦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研究方向。通过CiteSpace分析并绘制出2001年至2020年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相关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通过图谱,海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①信息技术所提供的硬件环境;②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各种尝试;③外语教学信息化环境下对学习者及其心理状态的关注;④语言习得和词汇理解等学习目标。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育教学提供了多样的硬件环境,从最初的传统教室及纸质课本,到丰富的网络视听资源和自主学习环境,以及目前的移动学习和MALL。外语教学及研究的环境与条件得到极大丰富与改善。

其次,由于新的信息技術的不断涌现,研究者不断尝试将这些信息技术融入外语教学中,从最初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LL),到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混合学习以及慕课(MOOC)。新的教学策略不断被提出,教学方法得到极大丰富。

再次,在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同时,学者还从学习者的角度,尤其是学习者心理角度去探索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有效性,例如学者们分别从认知负荷、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反馈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最后,由于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且评价更为客观,因此外语的词汇习得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五)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度反映一段时间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主题,反映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的强度与持续时间,有助于分析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并预测发展趋势。通过CiteSpace进行分析并绘制出2001年至2020年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相关的排名前25的突现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出,除英语外,学者对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了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学者的研究从最初的传统课堂教学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博客(Blog)、维基百科(Wikipedia)和慕课(MOOC)等信息技术及平台。此外,研究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学习者本身,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学习者反馈(Feedback)、学习者注意力(Attention)以及学习者的参与度(Engagement)等。

从2016年开始,突现的关键词出现了系统(System) 和策略(Strategy),表明研究者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各种实践逐渐转向对理论和系统的思考。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有助于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

三、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发展趋势

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的知识图谱表明:首先,信息技术是外语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断推动外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其次,教学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研究人员的不断实践,为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理论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目前的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性研究,其研究结果缺乏有效证据,同时对于理论的研究还稍显缺乏。最后,随着大数据及移动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起与不断发展,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研究范围将更加丰富,研究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对我国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海外外语教学信息化对我国外语教学信息化研究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首先,外语教学从业者应当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掌握国外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研究动向,并借鉴其先进的有效成果,尝试在教学研究实践中进行运用。第二,在借鉴海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者应该分析总结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特点,使其更为有效地服务于我国外语教学。第三,结合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将实践结果进行总结和升华,最终形成理论,为我国外语教学信息化提供指导和支持。最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海外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共同探索外语教学信息化的前沿问题,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傅珏 湖北医药学院外语课部

参  考  文  献

[1]Chen,C.Visualizing Semantic Spaces and Author Co-citation Networks in Digital Libraries[J].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1999 (3):401-420.

[2] Chen, C. CiteSpace: Detecting and visualization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3):359-377.

[3]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06):3-10.

[4]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5]邓国民,陈佳.国际CALL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发展状况与趋势[J].外语界,2018(03):81-88+96.

[6]孙慧,魏芳芳.基于慕课和语料库驱动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524-526.

[7]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6,13(03):1+17-22.

[8]孙云梅,雷蕾.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衰退影响因素研究[J].外语研究,2013(05):57-65.

[9]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03):2-10.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发文研究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