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10-16 03:55刘军平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新课标高中化学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学校教学工作更加突出素质教育,侧重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着一个课题:如何摸索出一条有效的教育教学新途径。多媒体技术是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有力辅助,对于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变化学课堂氛围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不断深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之中,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促进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也是提升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

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旨在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够归纳出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学现象,并熟练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教师通过具体的、多形式的化学实验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同时也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关心环境保护并树立宏伟的抱负。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其中,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效果明显。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

(一)课程内容更强调实用性

新课改后的高中化学知识注重实用性,高中化学课程在多个方面都突出了全方位實用能力的训练。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学校也应增设更多的化学实践课程,通过不断积累化学实验的经验,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正确运用于生活当中的能力。

(二)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能力

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且系统的教育,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高中化学课程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和丰富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多媒体在化学课堂应用的现状

(一)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课堂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许多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高中化学教师考核中的重要部分。这样不仅促进了化学教师对多媒体工具的熟练应用,也加快了多媒体培训机制的建立。这也推动了多媒体技术走向化学教学的前沿,吸引了更多的年轻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

(二)多媒体运用存在两种极端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但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导致教学模式单一,缺乏改革与创新。学校过于重视多媒体,以至于化学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将其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忽视了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有些高中化学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足,认为只要用上就好。还有部分落后地区,缺乏硬件设施和教师的能力素质的支持,多媒体使用较少,部分山区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多媒体教学。因此,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其成为化学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还要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

(一)扩宽课堂内容,充实课堂知识

以多媒体为手段,教学内容可以得到进一步充实。多媒体以其更多样的途径和更有趣的工具,能够帮助教师节省板书时间,在有效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同时,多媒体技术以视频为载体,能够为知识的传达增加丰富的内容,以动画为表现形式,则可以在短期内大量地传递知识,促进学生接受。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可以将生活与化学之间的距离缩小,让高中学生能够观察并学习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增强对于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此外,多媒体教学的进一步深化还可以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新媒体技术展现的动画化学反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化学知识的认识,使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减小。

(三)强化学习效率

多媒体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教学形式,动画在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动画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当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强化他们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学习效率。

(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上补充部分实用性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避免试验中部分风险项目的发生。教师可以通过动画以及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实际的实验,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强学生对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并能够在实验中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仿真不同化学内容来营造情境,将抽象变为直观、化无形为可见、化静为动、化繁为简,从而大幅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表现力。有些实验很难实现,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后可以使复杂过程简单化。这类实验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而现在,可以通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地理解化学知识,深化学生对于化学难点的认识,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化学实验中运用

首先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可以在实验材料比较昂贵的条件下促进学生实验成功率的提高。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设计进行仿真,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其次是通过观看教师的化学实验视频,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然后将视频与课件相结合使用,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视频软件可重复播放,并且可以识别某一关键点进行重复观测,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最终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感受化学实验

“通过实验来研究化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应注重每位学生的亲身参与,尽可能地让他们亲自动手,而非使用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器材进行演示或探究等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试验反应速度很快,或者几种现象同时存在,有时学生并不会对其每一次都进行认真观察。这就需要考虑到多次重复试验带来的成本问题。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或辅助来增强实验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出现之前,化学教师在向学生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通常是将钠放入水中,通过烧杯观察钠和水的碰撞。如今,教师可以使用方型投影试管,在试管中装入滴加酚酞,再添加金属钠,学生便可以在屏幕上看到“漂浮、游动、融合、声响、变红”等现象,这显著改善了试验的结果。在使用硫酸与浓盐酸混合溶液作氧化剂时,由于溶液本身不产生气泡,因此也能看到白色泡沫。对于碘升华试验而言,学生常常只关注紫色蒸汽向上升华,冷凝成晶体,然而却没意识到碘升华自身现象。因此,如果能用多媒体展示碘的固态升华过程,就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反映录像制作成课件,并进行局部特写的多次反复或缓慢展示。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制作一些小模型以增强教学效果和形象化教学。这些措施有助于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果。

2.模拟错误实验操作

化学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时,有些危害较大的实验是不宜示范的,而仅仅通过口头说明实验步骤错误及其导致的潜在危害,可能无法让学生完全明白和理解。这往往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质疑,认为老师在进行恐吓或夸大其词。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不同类型的错误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常见错误操作,以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模拟危险的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一些危险的试验,或者由于可重复性较差、费时费力,上课很难达到随时开始的目的。例如:高中化学电氧气制取及性质实验等,虽然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但是污染严重且试验结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化学实验操作和过程,并通过计算机展示。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通过模拟实验及其现象,学生可通过观察秩序井然,规范实验操作,澄清实验现象,既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还避免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二)化学原理的讲解

化学原理是指一些物质的生产、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以及对化学平衡相关理论的理解等。这些是高中化学中比较抽象和繁杂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由于这类知识内容多为文字描述,并且涉及许多名词,学生并非都能够充分理解。许多教师会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来解释这些知识点。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容易造成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新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被融入教学中,对此进行相应的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方式。通过运用新媒体对化学原理中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会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各种元素之间的转化过程及相互联系。

1.把抽象转化为具象

化学具有抽象性。要学好化学,除了要有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具象思维。抽象思维主要包括形象化思维和逻辑思维两个方面,二者都属于理性思考范畴。抽象思维是建立在知觉之上,但又超出了知觉,有科学性的创造性思维。具象思维是一种形象化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就具象思维的功能而言,学生只有将纷繁复杂的化学过程想象成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才能提高学生记忆力。

2.解释抽象知识

高中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点,教师认为难以教授,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高中化学教师就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复杂难懂的化学知识教授给学生,以便他们获取新知识和技能。依靠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取得理想成果。但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是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的。

3.用多媒体概括化学知识

通过复习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了解,并形成新的认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复习课应将本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部异同及其与其他篇章的关系和差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关联与差异。

传统的复习课通常是教师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这往往会耗费不少宝贵的课堂时间,打断学生的思考,达不到复习的理想效果。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虽然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但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需求,而且容易導致师生之间产生紧张情绪。若能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复习,则可弥补这一缺陷。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提前用软件输入计算机,在复习时逐步展示化学知识结构,同时进行讲解。这样不但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而且能够加深记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系统化。

(三)微观化学反应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联系的专门科学。微观指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反应,如燃烧、爆炸等等,这些现象都与微观反应相关。所谓宏观,就是肉眼所能看到、能够感觉到的发光、放热、气味、声音等现象。微观反应包括分子、原子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物质产生的奥秘蕴含于微观反应。学生想要探寻其中的化学原理,就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技术协助分析,以此来掌握化学微观反应,驾驭分子,原子、离子的移动和相互反应规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多来源于神秘微观反应的吸引。因此,建立学生微观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微观意识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化学反应机理,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建立微观意识有助于学生认识化学反应规律,但单凭肉眼的观察尚难使学生建构微观意识。教师通过显微镜,将观察到的微观反应展现给学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规律。如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加热条件下分子的移动,能使学生明白物质与热之间的联系。

五、结束语

新课改之后,引入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学课堂的必然趋势。但是,计算机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进行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媒体设备。必要的解释与分析需要靠教师去完成,计算机无法及时调节课堂气氛,也不能考虑到培养学生所需要的智力以外的其他因素。但教师可以发挥多媒体独特的优势,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兴趣、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在多媒体技术日臻完善的今天,可以通过相互兼容的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协同,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持续优化。

作者单位:刘军平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

参  考  文  献

[1] 童金龙.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分析[J].读与写:下旬,2021(9):122.

[2] 陈名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探索[J].科技资讯,2007(36):162.

[3] 庞丽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J].祖国:教育版,2014(3):201.

[4] 袁蓉.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外交流, 2019,26(33):350-351.

[5] 李俊,崔拥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77-178.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新课标高中化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