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电动船舶产业建链强链提速

2023-10-19 01:56高心如
船舶经济贸易 2023年9期
关键词:闽江游船福建

本刊特约记者 高心如

9月12日,福建省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纯电力推进船舶“茉莉号”在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交付船东。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福建省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在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福建省财政厅于2022年4月联合印发《2022年福建省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之后,福建又于今年6月5日公布了《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简称《实施意见》),为福建船企与相关研发设计、配套单位搭建了更大合作平台,有力推动福建电动船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政策利好推动全产业链建设

根据新出台的《实施意见》,为提升福建电动船舶研发设计水平,对引进的央属高水平电动船舶研发设计机构,除支持其享受当地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外,对设立分公司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设立子公司的一次性奖励300万元。

《实施意见》指出,支持船舶电池动力推进系统研制与应用、标准化箱式电池开发,培育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电动船舶动力电池及电池动力推进系统供应商;对电动船舶电池动力推进系统生产企业按交付电池动力推进系统金额的20%给予补助(不含省示范项目),单套系统补助最高200万元。

根据《实施意见》,福建将加快推进江、河、湖、海等电动船舶应用场景建设,重点打造港口作业船、闽江货船、公务船、闽江游船、渡船、沿海观光客船、湖区(库区)客船、内河客船、渔业辅助船、游艇等示范项目。对省电动船舶示范项目(含新建和改造),按交付船舶电池动力(含氢燃料电池)总成价格的40%给予补助,单船补助最高达1000万元(其中省首批次示范项目按60%给予补助,单船补助最高达1500万元),补助由建造船厂、动力总成生产企业或项目总包方申领。

《实施意见》还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地区先行先试大力推广应用电动船舶,重点打造闽江新能源船舶示范应用流域,力争到2025年实现闽江新造船舶主要为新能源船舶;以厦门岛、平潭岛、罗源湾、湄洲湾、三都澳、闽江、九龙江、赛江、翠屏湖、大金湖、石门湖等区域为重点,加快船舶电动化升级,鼓励相关县(市)、区或单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先行先试打造电动船舶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投资建造一批电动船舶及充(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对试点地区或单位等给予奖补资金总额最高1000万元;鼓励多个县(市)、区携手打造电动船舶发展试点城市群;4A级及以上景区和城市内河新增船舶全部使用新能源船舶,争取两年内现有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基本更新改用新能源船舶。

除船舶外,《实施意见》还积极推进岸电一体化和电动船舶充(换)电设施设备产业化发展,对配套服务电动船舶示范项目的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给予一次性设备购置补助。其中,对单台(套)充电功率大于等于250千瓦、小于等于500千瓦的给予20万元补助,超过500千瓦的给予50万元补助。

《实施意见》还就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制定相关技术标准、拓展应用场景、发展电池租赁、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办法,将对福建搭建电动船舶全产业链并促进其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船型研发实现多元化

发挥好“国家队”与“地方队”专业科研院所的人才与资源优势,对于推进各种水域应用场景下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电动船舶研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3月4日,由福船集团牵头,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宁德时代、赛思亿电气的支持下,“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电动船舶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电动船设计研究中心”在福船集团大楼揭牌成立。两家研究中心将集中力量、资源,围绕新能源智能船舶及相关标准船型、关键设备、外观设计、总装建造和联调联试等工作展开系统性研究,并对外开展多方合作,共同为福建电动船舶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久后的2022年5月8日,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绿色智能船舶研究分院在福州揭牌成立。该院将在新能源船舶应用场景、营运特点、市场需求、经济性、适应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助力福建推动电动船舶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兼具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的电动船舶及其关键配套设施设备产业体系,发挥示范效应作用,积极拓展电动船在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应用,并辐射带动其他地区电动船产业的发展。

此后,福建又引进了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等一批专业的电动船舶研究设计机构,并加强合作,重点推进了一批示范船型项目,其中包括渔业辅助船批量试点及闽江货船、电动游艇、港作拖船等。目前,上述船舶有的已经建成交付并顺利投入运营;有的正抓紧建造中,将陆续完工。此外,闽江游船、福州内河游船、大金湖游船、沿海观光船、渔业执法船等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在配套设施方面,福建未来还将建成电动船舶试验充电站、电动船舶运营管理平台等。

今年4月26日,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福建绿舟分公司落地福宁重工,并承担了“闽江会客厅”号高端游船的设计工作。该船是福建省电动船舶重点示范项目,采用纯电池动力,零污染、低噪音;总长40米,型宽10.1米,型深2.2米,设计吃水1.2米,经济航速为6.5节,最大航速不小于10节。该船依据闽江通航条件量身定制,可载客210人,按照B级航区、游览船要求设计,具有除大雾等特殊功能,并满足昼夜安全航行要求。值得一提的是,“闽江会客厅”号依据福州古建筑文化遵循的“前庭、中堂、后院”礼制格局进行布局,被誉为“远观有气势,近看有气质,细读有故事”,成为“福境、福韵、福味”俱全的“有福之州”城市新名片。

除上述单位外,福船研究院与福建省海洋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研发设计单位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发了一批多船型、多功能、多应用场景的电动船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5000马力新能源混合动力拖船”。该船为福建省电动船舶重点示范项目,也是国内首艘采用串联式混合动力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智能拖船。该船总长38.3米,型宽10.6米,型深4.9米,设计吃水3.6米,设计航速13.2节,正车系柱拖力约61吨;采用3套柴油发电机组及1860千瓦双L型全回转带导流罩螺旋桨,配备的锂电池组可使其在纯电航行模式下续航能力达2小时;满足单作业航次港区零排放、静音航行等要求,入级中国船级社;主要用于协助进入港口的大型船舶的停靠和驶离,可在港内完成拖带、顶推等作业。

多方协力共促电动船发展

为推进实现“电动福建”目标,福建省、市、县各级船舶行业协会等共同发力,在多种场合通过会刊、网络平台等媒介对《方案》及《实施意见》进行宣传,不仅让政策能够迅速传达到会员企业,还通过邀请船东介绍等方式,持续推广电动船舶项目的成功经验。

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10日,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福安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福安市船舶行业协会共同举办了“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众多船企负责人、技术专家及电动船舶运营商代表出席,对促进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进行了研讨。

与会代表分析认为,福建现有的电动船型包括“闽江之星”号、“大金湖3号”、“武夷2号”集散两用船、现代双层纯电动游船、5000马力新能源混合动力拖船、“闽江会客厅”号等,未来可研发一批1000吨级闽江货船、120客位大金湖游览船、150客位闽江游船、12人豪华游艇、30米公务艇、3720千瓦港作拖船、厦门环岛游船等,预计产值可达110亿元。

要研发建造更多电动船舶,福建船舶行业需解决好电池、电控、电推三大系统的技术问题。其中,要实现船舶充换电、储能电站、箱式电源组装及安全防护、箱式电源运营管理、箱式电源快速换装、船/箱电源快速连接、安全风险控制等技术的统筹兼顾。而要解决上述难题,就要做好整体规划,解决初始投资高、更换电池费用高、船舶续航时间短、全寿命周期经济性不足、产品互换性差(各种品牌电池间的通用性)、系统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与此同时,电动船舶的换电站建设、码头岸线资源协调利用、应急安全监管、船员专业技术培训、船舶后期服务等方面工作都要同步开展,以形成全系统、全产业链共同推进的新发展格局。

对于电动船舶的发展路径,与会专家还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打造协调统一发展的新格局。在技术层面,要通过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检测手段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在电动船舶推广应用层面,要做到示范先行,研发示范船、建立示范区、形成示范线,再由小到大,由点成线,实现稳健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做到船岸一体化,推进沿线岸基储能电站的布局与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岸基充/换电站服务体系。在经营层面,要实现多样性,可建立起“电池银行”,采取租赁方式,实现“船电分离”,以形成新的市场服务体系。

市场需求推动造船提速

通过前期的试点示范项目,电动船舶的优势得到了航运业广泛认可,船东选择电动船舶意愿更强。这也促进船企不断提高电动船舶的建造速度和质量,目前已有船企实现了当年签合同、当年交船的“加速度”,且建造的船舶投入运营后得到了多方好评。

其中,“闽江之星”号于2020年10月投运后,迄今为止已运营了720航次,累计搭乘游客10.74万人次,其独特的设计——茉莉花式通透顶棚和大面积甲板,让“闽江之星”号成为了“网红”。

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完工交付的闽江首艘电动货船“武夷2号”,是闽江上游南平与福州之间运输货物的新船型。船员在船上听不到传统柴油发动机“轰隆隆”的噪音,也看不到黑色的尾气排放,听见的只有螺旋桨推进的潺潺水声。对此,船长欧启斌感慨地说,“武夷2号”的舒适度相比传统燃油船好多了,还不污染环境。

在一批成功电动船项目的带动下,目前福建省内多个地市正加快推进电动船舶项目。其中,福州市正加快推进内河游船电动化,已投运一批电动“福舟”,服务于晋安湖—光明港、白马河—西湖等精品旅游线路;福州古厝集团的“茉莉”号纯电动游船也计划于年内投入使用。宁德市已明确,将在辖区沿海、内河(湖)区域全面推广应用电动船舶,其中古田翠屏湖、福安赛江正瞄准打造电动船舶示范应用场景;宁德旅发集团正积极推进“东湖之星”号电动游览船建设项目,且后续拟在三都澳水域投运沿海电动游船。三明市泰宁正加快推进大金湖船舶“油改电”项目,已先行投运1艘60客电动游船、开建1艘120客位电动游船。莆田市水务集团等单位已在木兰溪投运“水上巴士”电动游船共10艘,并开通相关航线3条。厦门轮船公司、厦门轮渡公司等正加快推动电动沿海游览船、电动渡船建设。此外,漳州毅宏游艇、泉州航通游艇正抓紧研制大众化消费电动游艇,并拓展其示范应用场景。

当前,由福建东南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艘新能源混合动力港作拖船已顺利下水,码头舾装作业正快速推进。该船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届时投入厦门港区作业,并为该型船后续扩大应用范围积累经验。

此外,福宁船舶重工为福州古厝集团建造的纯电动游船“茉莉”号已于今年7月中旬下水,于今年8月份完工交船。该公司为福建省海运集团建造的“闽江会客厅”号则将于今年10月份下水、12月份交付。该公司承接大金湖电动游船建造项目后,充分考虑船东需求,决定在大金湖当地开工建造,以节省异地建成后远程运输的时间,从而确保游船在明年春节前投入运营,获得了船东好评。

猜你喜欢
闽江游船福建
乘游船
马车与游船
闽江雨情
那个梦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幻影游船
福建医改新在哪?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