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的时段分布与文教关系研究

2023-10-19 12:45李昊
理论观察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清代东北地区

李昊

摘 要: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政治地位特殊,实行旗民二重管理体制,进士身份也有旗籍与民籍之分。清代东北地区共产生民籍进士181人,每个时段的进士总数与平均每科中试人数具有呈曲折式增加,各时段人数分布不平衡等特点。在清代的不同阶段,东北地区民籍进士人数都受到了人口迁徙、文化教育、政治军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文教因素最为重要。清初期科举制度、文化教育建设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录取人数偏低;清中期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封禁政策没有能够阻挡流民的迁入,书院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录取人数逐渐增加;清晚期移民实边等政策使得流民大量迁入,书院与官学教育的发展进步明显,中试人数持续增加。

关键词:清代;东北地区;民籍进士;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7 — 0027 — 06

清朝时期的东北地区是包括盛京(奉天)将军辖区、吉林将军辖区、黑龙江将军辖区在内的广大地区①,究竟清代东北地区社会产生了多少名进士,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以及进士籍贯的争议,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视角各不相同,因为本文研究对象仅为东北地区民籍进士②群体,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包括《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清朝进士题名录》《奉天通志》《吉林通志》及清代东北各地县志等为依据,对清朝时期东北地区的进士人数和籍贯进行了逐一校对,最终确定拥有东北户籍或寄籍于东北后中试的民籍文进士共计181人。本文从清代不同时段分布的角度探究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群体的分布状况、特点与成因,对于研究清代东北社会文化发展及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代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的人数及时段分布

特征

(一)时段分布概况

清代科举共开科112次,全国共计录取进士26848人③,平均每科錄取人数为239.7人,东北民籍进士为181人,约占全国进士总数的0.67%。总体来看,清代东北民籍进士数量较少,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其在清代各省、地区中所占比重最低④。为了明确这181名进士在清代各朝具体的分布状况,笔者采用表格的形式来说明,详细情况见表1⑤。

从各朝产生进士的总人数来看,从顺治到光绪年间,东北民籍进士的总人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除了雍正朝、嘉庆朝、咸丰朝相对于前朝进士人数有所减少外,其余各朝都处于增长态势,并在光绪年间出现了急剧增长。

(二)时段分布特征

通过研究总结,清代东北地区181名民籍进士在各时段分布特征如下:人数总体上呈曲折式上升的态势,从顺治时期开始缓慢增长,一直持续到道光年间,咸丰朝突然跌至低谷,之后缓缓回升,在光绪朝增加到最高点,时间分布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但是由于清代每个皇帝在位时间长短不同,所以开科次数也不同,相对来说各朝平均每科录取人数及变化趋势更能反映进士群体的时段分布特点,本文以图2来反映这一变化,由此可见除了乾隆朝相对于前朝平均每科录取人数有所下滑,其余各朝均处于上升态势。

图1、图2从不同角度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清代东北民籍进士在各朝的人数变化趋势,由此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清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中试人数最少,不论总人数、平均每科录取人数和占全国比例总体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但是后两要素一直呈现上升态势。

清中期: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中试人数较清前期有较大增加,且变化趋于平稳,一直处于20人到30人之间。平均每科录取人数在乾隆年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和占全国比例一样,延续了清初的上升态势。

清晚期: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清朝正式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试人数变化剧烈,咸丰、同治两朝的中试人数降至自清初结束以来的最低点,每朝没有超过20人,光绪朝则迅速增加至41人,为整个清代最高点。各朝平均每科录取人数均增至3人左右,占全国进士人数的比例都超过了1%,较前两个阶段都有较大提升。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民籍进士人数与全国进士人数在时段变化趋势上大致相同,历朝东北民籍进士占全国进士的比例呈阶梯式上升的趋势,但是始终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二、影响清代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的时段分布因素

从图1、2可知,清代东北民籍进士在各朝的分布变化趋势经历了上文分析的三个阶段,导致这种趋势的因素较多,每个阶段表现特征各不相同,由此作出以下分析:

(一)清前期民籍进士时段分布成因(1644年—1735年)

明朝末年,女真各部间及之后明与后金间的战争持续近半个世纪,长期的战乱使得东北社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数十万满洲旗人迁入关内。奉天府尹张尚贤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根本形势疏”中对盛京地区的概况这样描述:“只身者逃去大半,略有家口者,仅老死此地,实无益于地方,此河东腹里之大略也。河西城堡更多,人民稀少,独宁远、锦州、广宁人民辏集,仅有佐领一员,不知料理地方如何,此河西腹里之大略也。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①另外,清初满洲贵族圈占土地等种种落后的统治政策加剧了民族矛盾,抑制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东北地区物产丰富,清初为了保持满蒙旗人较为自然的生活环境、维持国语骑射水平、保护“龙兴之地”,清廷自顺治年间开始修筑柳条边,并严禁旗民交产。在行政上,旗署管辖范围大于民署,吉林地区满人较多、汉人稀少,最早的宁古塔儒学也是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才设立,府州县学的发展较为滞后。由此可见,长期的政治动荡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较大,使得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社会基层缺乏稳定良好的教育环境,加上行政体制落后的管理政策,是导致清初民籍进士人数最少的重要原因。

但是,从顺治朝到雍正朝平均每科录取人数一直在增加与康熙朝录取人数达到清初三朝的峰值,这和王朝政权的逐渐巩固和科举政策的不断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实人口、恢复生产力,清廷于顺治十年(1653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是年定例,辽东招民开垦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②,到顺治末年康熙初年,大量关内民人迁入辽东、辽西地区开垦荒地,直至康熙七年(1668年)停止。从招垦令颁布至康熙七年盛京地区人丁、土地数量如下表③:

由此可见,根据人丁、土地数,说明清初的辽东招垦令有了一定的成效。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开始推行州县机构,以辽东为辽阳府,设辽阳、海城二县,十四年(1657年)改奉天府(治沈阳),长官为府尹,先后下设经历、训导、教授和府丞、治中、通判等,掌管铁岭、盖平、锦县、辽阳、海城等所属州县的民政,由府丞兼任学政。康熙、雍正两朝在府州县的设置上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有效行政管辖体系,政治安定,移民增多。清初盛京地区府州县学设置概况如下:

“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海州卫学基础上设立海城县学;康熙四年(1665年),设立奉天府学并兼辖承德县学、设立开原县学;康熙五年(1666年),在明代中左屯卫学的基础上重修锦州府学、在明广宁府路儒学基础上重修广宁县学;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建于明洪武年间的盖州卫学基础上建盖平县学;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立辽阳州学;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宁远州学;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始建铁岭县学;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始建锦县学;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州旧卫城设立州治后迁移设立复州儒学、旧金州卫地设县治后建立宁海县学、建立义州学。”①

由此可见盛京地区自顺治十一年(1654年)起设立海城县学至雍正末年所设立的府州县学覆盖了所有州县级行政单位,为民人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场所。

除此之外,铁岭的银冈书院、沈阳的萃升书院也都在康熙年间建立②,一系列的文化教育场所的建设使得康熙年间进士人数显著提高,也为清中期、后期进士人数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基础。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国家制度和科举政策制定也影响着进士人数的变化。会试一级的考试在清初并未确定名额,在录取名额不分的制度下,东北士子自然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江南省份的士子在较量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为了平衡与解决这种矛盾,顺治九年(1652年)仿照明制,劃定南、北、中卷的范围,奉天、辽东等地属于北卷,分卷取士由此开始,但是东北地区与山东、陕西、河南等省份在科举竞争中仍处于劣势,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在地区分卷的基础上又作出了规定“嗣后会试不必预定额数,亦不必编南北字号,并分官字号名色,请按省编号,印于卷面,以便分别取中,其满洲、蒙古、汉军卷面亦如各省……酌量省分大小,人数多寡,定额取中。”③分省取士的制度逐步确立,殿试一级是唯一没有按区域分配名额取士的考试。分省分卷取士制度主要是照顾文化教育落后的边远地区和八旗士人,避免了科举制度发达的地区过度垄断进士群体,一定程度也保护了东北地区的民籍士人,使得中试人数在康熙朝增至17名。除了单独编号,保护边远省份的中试率外,为了扩大充实参加会试的士人基数,提高录取质量,雍正年间,清廷还扩大了府、州、县学的名额。礼部议覆:“奉天府府尹邹汝鲁疏言:‘臣尊奉皇上诣学恩旨,增定盛京入学额数,奉天府学、锦州府学,请各增加五名,满字号,加增一名,合字号,加增二名。’应如所请。”从之。④上述措施不仅增加了盛京两府入学名额,扩大了受教育对象,有利于基层教育的发展,而且学额的增加壮大了东北士子参加乡试、会试直至殿试的队伍,从而对清中期东北民籍进士人数的持续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在解决明代东北地区科举遗留问题方面也作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明代虽然在辽东地区设学,但是却不授予举办乡试的资格。清初东北地区人口流失严重,许多东北士人群体散居关内而无定籍,无法参加当地的科举考试。基于以上原因,顺治元年(1644年),顺天督学御史曹溶上书:“请将辽东等处十五学,改附永平府,设教官三员分司教导,择辽地经明行修之士充其任,其拨贡廪给事宜,仍与各州县一体举行”⑤朝廷予以采纳,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政策,清代科举寄籍制度开始推行,寄籍于永平府的东北士人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教育环境。“五年,改设辽学置教官一员,设廪额八十名,每年出贡三名,其十五学名色俱栽,诸生均就顺天府考试”⑥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扩充了东北士人的录取名额,寄籍制度更加趋于完善。顺治朝夏敖九、田麟、吴允升、陈尧言、穆尔谟,康熙朝杨振藻、刘登枢、罗衍嗣、戴璠、李珍,雍正朝周来馨,共11名东北民籍进士都是通过寄籍制度入学并录取的,约占该阶段民籍进士总数的1/3。面对东北民籍士人的科举户籍问题,清初历经近百年的探索与完善制定出的寄籍制度,为这一特定群体形成了从接受教育到参加考试再到录取的完整步骤,是保障清初东北民籍进士录取的重要措施。

(二)清中期东北民籍进士时间分布成因(1736年—1850年)

康熙十年(1671年)以后,东北地区已无战事,社会趋于稳定,加上关内许多省份天灾频繁,直隶、山东等地的许多汉人纷纷成为流民出关谋生。随着流民不断涌入,旗人的生计受到了威胁,使得清廷于乾隆五年(1740年)开始颁布封禁东北的法令,强令盛京流民入籍并对新来的流民加以限制,乾隆十五年(1750年)又再次下达禁令遣返不愿入籍者,地方官员加大监察力度。乾隆一朝清廷又分别于二十七年(1762年)制定“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条例”和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下令全部封禁吉林地区。乾隆年间对东北地区的种种封禁政策在清代最为严格,导致府州县设学迟滞,加之在全国大背景下因雍正朝与乾隆朝前期取士数量过多,造成官吏积压,“乾隆间,举人知县铨补有迟至三十年者,廷臣屡言举班壅滞然每科中额千二百余人,综十年计之,且五千余人,铨官不过十之一。”①为了解决官员壅滞问题,使得乾隆十三年(1748年)开始至乾隆末年每科取士人数持续降低,种种因素导致乾隆朝平均每科中试人数有所下滑。

对关内移民的严格限制违背了社会发展与市场规律,盛京地区本就与直隶接壤又与山东隔海相望,使得山东、河北的流民不仅可以沿长城各关口也可以从海岸线各处泊船登陆,为了生计不得不铤而走险,加上奉天府地方官有意纵容并向流民索贿:本州准流民入籍一案。宅门家人戴二,有一户流民,具呈入籍,勒索钱二三四千不等。此钱户房缴送戴二之手,准取呈入籍,无钱流民不准入籍。查上年现准入籍流民共有一千数百余户,查戴二勒索此等钱文共小市钱三千六百余千文,侵入己囊。②这都使得乾隆年间盛京地区出关民人数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迫于封禁与盛京地区日益密集的人口,又促成了乾隆初年的流民北上浪潮,直到乾隆末年嘉庆初年,京城及南方州县又遭自然灾害。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吉林将军恒秀上奏“……今年内地灾,饬令回籍,咸云甫经全活,移回转苦失业,路费亦艰,察其情形属实,似宜俯听,但人数众多,恐不肖杂处生事,请照例造入红册,自来岁为始,交丁银,除报部外,嗣有愿回籍者,注明开除。”③清廷被迫允许流民到吉林地区开垦,封禁政策逐渐放松。民人的增加使得各府州县学有了充足的生源,扩大了参与科举考试的生源群体。

虽然清中期的盛京地区在府州县学的设置较少,但是由于乾隆皇帝重视书院的发展,继位不久就发布上谕“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材,广学校所不及。我世宗宪皇帝命设之省会,发帑金以资膏火,恩意至渥也。古者乡学之秀,始升于国,然其时诸侯之国皆有学。今府州县学并建,而无递升之法,国子监虽设于京师,而道里辽远,四方之士,不能胥会,则书院即古侯国之学也。”④官方开始重视对书院的管理与建设,乾隆年间东北地区新建海城的海州书院、锦州的凌川书院、宁海县南金书院等⑤,嘉庆年间建立义州聚星书院和吉林白山书院。众多书院与府州县学一起为东北地区的文化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上种种因素都促进了清中期东北地区民籍进士人数的增加与稳定,嘉庆、道光两朝的平均每科录取人数持续回升,从而为清代培养了大量政治人才。

(三)晚清东北民籍进士时间分布成因(1851年—1905年)

咸丰十年(1860年)营口的开港,西方资本涌入东北,开始经济掠夺与政治渗透。此时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猖獗,清廷不断从东北地区调兵、征粮,内忧外患下导致东北地区出现农民起义,使得原有的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严重阻碍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多场乡试被频繁停科或者延期,只有顺天、山西乡试没有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举考试对读书人吸引力的减弱,咸丰、同治年间东北地区民籍进士人数同全国进士一样出现了下降。由于东北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乱影响,与列强的大规模战争也相对较少,江南地区则战争频繁、人口锐减,所以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东北民籍进士平均每科中试人数持续上升,以及占全国进士人数的比例均上升至超过1%。

战争频繁、外国资本渗透和之前到来的流民私自垦荒,都使得清廷财政日益紧张,清廷为了充实边疆与增加税收,不得不部分地开放禁荒、进一步放宽对流民的限制。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时局,从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清政府对东北三省的军政体制进行改革“旨盛京将军一缺改为管理兵刑两部,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务,即仿各省总督体制,例加兵部尚书衔,另颁总督奉天旗民地方军务关防一颗,并兼理粮饷字样以便管带金银库印钥,且可稽核户部出入,其馀公事悉仍其旧,如此则旗民文武全归统辖。”⑥一系列措施扩大了盛京将军职权,军事到行政事权归一,旗民兼管;调整旗民各地方官职权,扩大州县管理范围;州县缺官满汉兼用等措施。有力提高了行政效率,废除了旗民分治,东北地区逐渐转化为民政统治,推动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对移民政策的调整与东北三省军政体制改革都促进了东北社会的近代化变革,加快了吉林、黑龙江地区的开发速度,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环境。

清末的战乱与吏治腐败使得士人入仕为官意愿降低,不少人转而回归乡野成为绅士投身基层教育,加之政府的财政紧张也都促使着民间资本投入办学,东北地区移民人数的增加扩大了人口基数又增加了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据《吉林新志》①记载,清廷在同治年间先后由绅士、绅商捐建了长春府学、伯都讷厅学、双城厅学等,光绪年间设立了宾州厅学、伊通州学、五常厅学、敦化县学、凤凰厅学等,设学数量较清中期大幅提高。同治、光绪两朝新建书院16所,占清代东北书院的半数以上,许多乡居进士离职后纷纷在书院讲学、授徒,东北地区的书院教育得到了较大普及。人口基数的增加、旗民矛盾的缓和与基层教育的进步都为晚清三朝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的平均每科录取人数持续增加奠定了重要基础,光绪朝进士人数也因此达到清代最高点,加之江浙省份受太平天国运动侵袭破坏严重,当地科举考试频频推迟,也是此阶段东北民籍进士占全国进士人数的比例为历朝最高的重要因素。

在清政府移民实边、开放禁荒的政策背景下,来自山东闯关东群体中的士人家族在科举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太平川于氏家族,“始祖麻,前明洪武十八年,自登州府文登县大水坡,迁居莱州府潍县;高祖定孚,移赠资政大夫通政使司通政;曾祖居安,太学生,资政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三级,始卜居奉天吉林伯都讷厅太平川;祖龙川,诰封奉直大夫,历赠朝议大夫、中宪大夫;父凌奎,太学生,移赠中宪大夫。”②于氏家族晚清三朝共考中于觀霖、于荫霖、于衡霖、于钟霖、于凌辰五位进士;伊通州齐氏家族祖籍山东莱州府,“齐绅甲曾祖永安,乾隆间迁居吉林城西边四台;祖毓珍,附贡生,敕封儒林郎;父尧封,附贡生,移赠奉政大夫。”③齐氏家族在光绪年间共考中齐绅甲、齐耀琳、齐耀珊、齐忠甲四位进士。

关内移民而来的科举世家尊师重教,家族历代有多人从事教育行业,父兄严谨治家,尊重儒生士人,历经数代人的苦心经营最终在清末东北地区进士群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东北移民的大背景下,山东士人优秀的教育素养、良好的家风也是清末东北民籍进士人数显著增加的间接因素。

三、结语

东北地区地处边陲,是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聚居地,南邻京畿,又与沙俄、朝鲜交流频繁,民众构成复杂,经常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或少数民族势力内部爆发战争、经营坚守的地区。明朝在边疆设置了都司、卫、所,对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其本质上仍是对女真人深入招抚、抵御入侵、巩固对东北边疆统治的需要。满、蒙等民族尚武的民风、信奉萨满教等传统不利于对儒学的引入与吸收。动荡复杂的地区环境与游牧民族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清代东北地区缺乏发展基层教育体系的良好基础,难以形成崇文尚学的文化氛围,使得清代东北地区府州县学和书院不论其数量、规模还是在影响力上都无法与同期内地省份相提并论,阻碍了中原文化的传播,无法形成适合科举制度良好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清代各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民籍进士人数都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为全国各省、地区最少。

东北地区因“龙兴之地”的特殊地位使得清朝历代统治者对其一边保护与扶持,一边又要加以限制,封禁与移民、旗与民二重体制间的矛盾贯穿了清代始终,进士人数的变化都离不开其影响。虽然遭受统治者的种种限制与动荡的社会环境,清代东北地区民籍进士群体依然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文教发展水平与进士总人数均超过历代。进士群体的时段分布多寡不仅是清代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稳定与否,文风、学风盛行与否的标尺,也是历史发展在清代不同时期的一个缩影。

〔责任编辑:包 阔〕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清代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