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20 22:07郑延泰陈治平
学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病理学中职

郑延泰,陈治平

(甘肃省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古浪 733100)

将翻转课堂创新应用于中职病理学教学,符合中职病理学教学特点,可以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目前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还不够完善,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教研与实践效果。

一、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内涵

(一)符合中职病理学教学特点

中职病理学课程章节较多,内容具有复杂性、抽象性,且部分知识比较分散,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时候,教师也无法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内透彻讲解这些知识。另外,中职病理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训练是核心。教师如果将大量教学时间用于讲解理论,会造成学生出现实践不足的情况,影响其发展职业操作技能。将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职病理学教学,发挥“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观看教师的讲解视频”的优势,教师精心打磨教学视频,将其分享给学生,拓宽理论教学空间,可以提高学生课前或课后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提高病理学理论教学效率,可以将课堂时间重点应用于解决理论学习重点问题和实践训练,从而让教学更加符合中职病理学课程特点,整体提升中职病理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促成中职病理学差异化教学

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中职病理学时会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产生不一样的问题和需求。教师推进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其不同的学习进度、问题和需求,翻转课堂对此有很好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其次,可以在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课堂上,通过教师鼓励分享自主学习时发现的问题,这时学生分享的不同问题就代表了他们学习病理学课程内容的不同状态,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兼顾学生的差异,从而针对性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最后,教师对症下药,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指导,促使他们在热烈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从容攻克难题,满足自己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三)确保中职病理学教学与时俱进

基于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背景,教师要以QQ、微信、钉钉等软件为媒介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师在教学时应用翻转课堂,不断开发QQ、微信、钉钉等软件对于中职病理学教学的应用价值,将新媒体、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中职病理学教学有机融合,推陈出新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能极大限度地促进中职病理学教学与时俱进。

二、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路径

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主要包括课前推送资料、课上探究课程、课后巩固延伸三个步骤。具体应用路径如下。

(一)课前推送资料,自学检测

课前教师要向学生推送丰富的学习资料,如微课视频资料、PPT 资料、音频文件资料,促使学生有效利用课前时间自主学习病理学理论知识,同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了解他们的问题,以便在下一个环节能够更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问题[1]。在推送资料方面,教师要精心选择和处理资料,注意呈现信息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比如,可以按照新课理论知识的难度区分微课视频,在不同的视频中分别讲解简单知识、重点内容和难点理论,并以“XXX 基础识记”“XXX 重点探索”“XXX 难点突破”命名不同视频,让微课视频资料信息一目了然,学生能够根据自主学习需求快速下载需要的资料,节约辨别、选择资料的时间。在学情检测方面,教师要科学设计检测题,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比如,通过分享小程序的方式发布检测题,在学情检测小程序中分别设计不同的模块,依次安排难度由低到高的测试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预习情况作答题目,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到小程序上。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手段检查学生的检测题,自动生成学情分析报告,总结典型问题。此时,分类归纳典型问题就是确定课堂探究重点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前规划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确保翻转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畅通无阻。

(二)课上探究课程,解决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职病理学课堂教学环节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核心。对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探究目标科学指导学生讨论问题。

1.教师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的典型问题设定课堂重点探究任务。此时,学生已经通过自主学习理解了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但是会对重点、难点产生一些疑问,形成“典型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无须重复讲解基础内容,而是要以典型问题为载体设定重点探究任务,驱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病理学理论重点、难点。这时,课堂教学目标以“探究任务,解决问题”为主,很好地弥补了以往“死记硬背理论”的不足,充分突出了中职病理学教学的实践性,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极大帮助。

2.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如果说课前自主学习是单打独斗,那么课堂分组讨论问题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具有合作优势。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发挥合作优势,可以在不断碰撞观点、不断分享思路的过程中更加靠近问题的本质,增强解决问题的效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在班级内设置病理学学习小组(以4~6 人一组为宜),将学生按照接受新知识能力、思维水平的差异等特点进行分组,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合作学习环境[2]。基于此,提出课堂重点探究任务之后,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分组讨论问题”的建议,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典型问题,先在小组中充分交流观点和想法,再强化组与组之间讨论,交换小组探究结论。随着探究不断深入,学生相互启发,思路进一步打开,自然能增强理解病理学理论重点和难点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训练问题。在中职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一些实践活动,如肿瘤的切片观察等。出于节约实验药品与教学时间等多重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的前提下组织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分配组员任务,合作展开实践,讨论实践原理和结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能克服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学习矛盾,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理论,还能大大提高职业操作技能。

3.教师点拨指导。在学生分组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点拨和指导。由于有时分组讨论的问题难度极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再突出的学生,也难免会在分组讨论时出现思维受阻、手足无措的情况。教师如果没有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点拨和指导,学生迟迟无法走出思维误区,就不仅会影响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热情。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学生课堂探究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其分组讨论问题的表现,在各小组出现新的困惑和疑问时迅速进行点拨。比如,在分组讨论“急性肾衰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典型问题时,有的小组学生无法区分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危险的变化。教师就可以从高钾血症的影响(引起心脏兴奋性降低,诱发心律失常)以及高钾血症和其他机体代谢症状的相关性切入点拨学生思维,使其通过急性肾衰机体“高血钾症”形成的原因和后果出发,准确理解“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危险的变化”,进而更好地解决“急性肾衰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典型问题。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分组讨论的状态和过程针对性指导小组学习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当分组讨论时组内发言都集中在几个人身上,有的组员并未踊跃发言,此时教师要适当叫停该组讨论活动,提示其他组员发言;当小组成员争抢发言,导致小组讨论秩序混乱、矛盾滋生时,教师要叫停该组活动,帮助学生规划发言顺序,调整小组讨论状态。学生的分组讨论状态和过程得到改善,就能及时突破思维瓶颈,课堂探究效果自然有保障。

4.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总结课堂学习收获的权利。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探究总结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梳理分组讨论时和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习得的知识,总结当堂收获和经验[3]。此时,考虑到学生的总结性学习思维尚在发展,学生缺乏足够的总结梳理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工具,如表格、思维导图等。以表格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梳理、总结易混淆的知识点时,通过多媒体出示表格框架,利用表格框架区分易混淆的重点知识。之后,建议学生“根据表格提示梳理探究收获,将其补充完整”。学生先将课堂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收获填写在表格上,然后观察表格,通过表格信息的显著对比加强掌握易混淆知识点,增强重点、难点知识的印象,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感悟?”等开放性提问,鼓励学生分享参与中职病理学翻转课堂的学习感受,这也是学生的一种收获总结,可以使其在情感和经验的支持下再次得到发展。

5.提升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活动的整体评价。课堂评价具有很好的信息反馈、鉴别、导向和激励功能,可以帮助师生准确把握教情与学情,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从而促进有效调节教与学。将课堂评价策略渗透于中职病理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果,总结其实际应用问题,能够极大限度地提升在后续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与过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设计评价指标与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上,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与互评,再落实教师评价。学生先通过自评实现自我反思,再在互评的过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实现自我教育,最后在教师的点评下明确改善自身学习状态和结果的具体做法,自然能增强课堂学习质量,保证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效果。

(三)课后巩固延伸,内化拓展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课后活动同样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是自主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多元性,既可以是巩固课堂所探究的典型问题,也可以是具有延伸课堂特点、立足个人兴趣的开放性探究[4]。但无论哪一种学习,都能促进学生内化病理学知识,拓展学习能力和思维。教师可以在中职病理学教学的“巩固课堂”“开放延伸”两个方面应用翻转课堂,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在“巩固课堂”方面,教师可以将作业视为重要的教学材料,通过QQ、微信、钉钉等软件将在线作业发送给学生,督促其在线完成并提交作业。这样教师也可以及时检查学生作业,通过后台交流程序指出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为其在线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实现查缺补漏。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多以案例分析为主,适当减少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题目的比重,让作业更有思维训练的意义。比如在“血栓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个血栓病例(患者xx,男性,17 岁,就诊前持续出现右下肢麻木、肿胀情况。此前该患者曾连续上网两天一夜,长时间处于久坐不动的状态),让学生分析病例中患者血栓的形成原因,通过“就事论事”巩固课堂探究“血栓形成”的典型问题。

在“开放延伸”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课堂学习内容展开拓展学习,使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搜索与之相关的更多病理学知识,持续提高病理学学习广度,丰富知识探究途径。在此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得到更多锻炼,发现更多病理学的奥秘,不断增强学习中职病理学的热情,定能为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创造积极的条件。

三、结语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中职病理学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更加符合中职病理学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实施差异化教学,促使中职病理学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是让学生高效掌握病理学理论、探究更多病理学知识、增进职业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在中职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做好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引导工作,明确课堂活动和教师角色的变化,更多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解决问题的本质,让学生更自由地探究和运用知识。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病理学中职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