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是可持续与多样化
——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朱启臻

2023-10-20 01:09陈之秀
食品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三农农业

陈之秀 本刊记者

朱启臻表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说人类的财富是100,农业就是前面的“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那么,什么样的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为此,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朱启臻。

农业的五个特性

“提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概念。”朱启臻说,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设施设备装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育现代新型主体发展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既保护环境,又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理解农业特性基础上,违背农业特点的现代化只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朱启臻表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的价值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说人类的财富是100,农业就是前面的“1”。没有了农业,其他财富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农业生产受两个规律的制约:一是自然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二是生物的生命规律。这两个规律决定了农业生产具有五个特性:生命性、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

朱启臻进一步分析指出,农业劳动对象无论是植物、动物、微生物还是土壤,都是生命有机体。对待生命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精心呵护。如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发芽、开花、结果、采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序规定、适宜的措施方法、严格的质量要求,而且包含风险,要适时播种、浇水、排涝、施肥、防治病虫害、科学储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二是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包括影响生产、储存、运输农产品的很多要素,如日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土壤等。以土壤质量为例:作物的生命性要求多施有机肥,因此,要把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无机养分,否则土地就会越来越薄,土壤越种越瘦,当土地不再适宜耕作,农业生产就会被迫中止。

季节性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农业的季节性带来的重要启示,就是不误农时。俗话说得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为此,我们的祖先还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许多指导农业生产的谚语,如华北地区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只得种荞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对农业来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说法,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才成立。因此,在抢收、抢种季节,更是要不分昼夜,男女老少齐上阵,“龙口夺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也意味着农业生产过程的预见性,必须提前准备,不能“临时抱佛脚”。

农业生产对象的生命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特点。周期性特点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做农业急不得,不能拔苗助长,要尊重生命规律;二是不能任意根据市场信息调整种植、养殖内容。如水稻、大豆值钱了,季节周期的限制,我们不能毁掉玉米种大豆;再如大家常说的“猪周期”:当生猪过量时,价格低迷没有利润,甚至出现严重亏损,这时会有很多养猪户大量淘汰母猪,致使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当肉价涨到一定水平,养猪的利润可观,很多人看到有利可图,又会陆续加入养猪业,使母猪存栏数大增,生猪供应随之增加,肉价再次下降。如此反复,就会形成“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怪圈。

季节性是农业生产的一个特点。农业的季节性带来的重要启示,就是不误农时。俗话说得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地理环境和太阳能分布特点,共同构成了农业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出现了鱼米之乡、大豆之乡、水果之乡、蔬菜之乡等地域农业差异,也有了山地农业、平原农业、丘陵农业的差别,形成所谓“区域农业”“地理标志”产品。比如,香蕉、荔枝等只有在热带、亚热带才能生长,而苹果、板栗则在北方品质最好。

自然灾害是经常的,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不可避免的,包括低温、高温、干旱、洪涝、冰雹、狂风暴雨、病虫害以及水体、空气和土壤污染导致的中毒现象等,都可能导致农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不稳定性和风险性就构成了农业生产的又一个特点。因此,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农业经营,规避农业风险。

农业需按照自身的方式来发展

朱启臻在总结归纳大量农业生产现象后提出,所谓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都不等于农业的现代化。他表示,流转农民土地搞高大上的规模经营,导致了三方面的消极后果:首先,把农民排斥在农业之外,伤害了农民;其次,推高了地租和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了农业经营风险,伤害了农业投资者;再次,没有人对土地负责,土地从非粮化到非农化,再到荒地,伤害了国家的农业安全。简单的通过扩大规模不能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主体规模要适度。

朱启臻认为,农业的自然性、生命性、周期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方式既不是工业的方式,也不是市场的方式,只能按照农业自身的方式来发展。

政府应多举措支持农业

谈到政府在农业中的职责时,朱启臻表示,农业产品本质上是公共产品,农业活动本质上是公益性活动,首先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共享性。其次表现为农产品的福利性。农业的社会价值首先表现为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而粮食作为生活或必需品既不能被垄断,也不能任意由市场调节,保障农业安全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因此,农业补贴政策与价格干预、农业保险一起,是国家实施农业保护常用的政策工具。如政府投资支持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培育新的品种,更新农业设施和农业设备,研究施肥浇水、植物保护、耕地保护等技术;开展病虫害的预报、预防与控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收入保障补贴、种粮面积补贴,出售商品粮数量补贴,种子、肥料、农机、灌溉等投入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用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测土配方补助、投入有机质提升补助、防疫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防灾减灾补助、农业保险补助;粮食最低保护价与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均体现了农业公共产品性质的一面。

朱启臻表示,农业产品本质上是公共产品,农业活动本质上是公益性活动,首先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共享性。

朱启臻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基础,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要害因素之一。从种业到农业设施,再到机械设备;从农产品的储运、保鲜、加工等都离不开现代科技。但是必须看到农业科技与农民增收并不总是正相关,谷贱伤农反复出现就是这个原因。因此,科技的应用是政府的责任,要处理好农业科技对国家的巨大宏观效益与农户微不足道的收益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政府才有了良种补贴和农业科技推广等对农民的科技支持,实现“藏粮于技”。科技创新要向着符合农业特点和农业发展规律的方向发展,向适应农业特点的新型生产模式方向转型。如农业机械研发既要考虑平原大农业,也要满足山地特色农业需要;既要考虑专业化耕作,也要适应多样化种植特点;既要研发新型高效化肥,也要研究新型有机肥和秸秆就地转化技术;在农业设备上,既要研究智慧农业、无人驾驶技术,也要研究现代水准的手工操作工具。

朱启臻说:“农业的所有特点反映在经营方式上,就是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特点的经营方式,农户经营是效益最高、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农业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正因如此,中央强调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给农民稳定的土地预期,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培养稳定的高素质农业后继者创造条件。农户经营存在的问题,通过科技创新、组织创新来解决,而不是以否定农户经营为代价。”

可持续和多样化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对未来农业的各种描述有很多,为人们展示了未来农业的壮美画卷,但有些基本理念和规律是不变的。无论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以下两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一是可持续;二是多样化。”朱启臻说,几乎每个人对未来的农业都有自己的憧憬。有人认为,机械化是未来农业的特征,有拖拉机、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耕作,有无人机撒药防虫,有自动化灌溉施肥,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成为体面的职业。也有人认为,未来的农业是以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为标志,生物技术培育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新品种,农产品品质的提升;超级稻甚至可以生长在滩涂,用海水灌溉;戈壁滩上建起百万亩的温室大棚;城市中心的高楼里可以建设现代化植物工厂,不用土地就可以长出各种蔬菜。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发展想要发展的任何农业。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日益紧密,可以实现无人环境下的自动种粮、种菜,实现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无人配送。届时,农民只要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完成粮食和蔬菜从种到收再到销售的全过程。

朱启臻畅想,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因地制宜的多种模式,既要有大农场的规模生产模式,也必须有小型农场的特色农业模式。

朱启臻进一步解释称,无论未来农业如何发展,有一个规律必须遵循,就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耕地利用的可持续。在农业政策和发展理念上,不再一味追求单产,而是向产量、质量、品种、资源综合考量的方向转型,同时向传统汲取智慧,通过轮作、休耕、退耕、替代种植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也包括了农业劳动力的后继有人,因此,培育大批的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

农业的多样化是因地制宜的需要,也是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所要求的。人多地少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合理使用耕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树立大农业观。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挥资源的最佳效益,做到产出最优化,切忌农业发展上的“一刀切”思维。也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生产出丰富的、多样化的特色产品,做好“土特产”文章。

朱启臻畅想,未来的农业模式一定是因地制宜的多种模式,既要有大农场的规模生产模式,也必须有小型农场的特色农业模式;既要有平原农业,也要有山地农业;既要有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农业,也要有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精致农业;既要有自然环境下的农业,也要有人工环境下的农业。而近些年各地兴起的“猪沼果”“猪沼菜”“豆腐——养猪——种菜”等循环农业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后完全可以推广到“猪沼粮”模式,从粮食增产靠化肥转向依靠种养循环模式。

本期人物:

朱启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有关“三农”研究课题30多项,在农业社会学、农村价值与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农民组织与农民教育等领域取得丰厚成果,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出版《后院: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乡村价值再发现》《生存的基础》《留住美丽乡村》《把根留住》等学术著作40多部。

猜你喜欢
三农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五个坚持”做好“三农”工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