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策略

2023-10-20 08:10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实验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小明幼儿教师建构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实验幼儿园 王 冉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含义在于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释放想象力,用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打造属于孩子自己的世界。教育部门明确规定,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务必要安排两小时左右的户外建构游戏,由此可见,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幼儿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创造环境,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大型户外建构游戏开展的现实意义

户外建构游戏对幼儿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建构游戏开展前,教师应给予幼儿一个明确的建构方向,使幼儿在建构过程中朝此方向进行搭建,户外建构游戏过程对幼儿提升注意力和耐力有很大帮助。第二,通常情况下,建构游戏属于团体合作游戏,在建构过程中幼儿要分工合作,保持良好的交流,对幼儿提高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有很大帮助。第三,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搭建自己喜爱的事物不仅体现出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体现出审美能力,因为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不仅注重事物的真实性,更注重作品的美观。第四,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生活的知识,如拱桥结构、建筑过程、建筑材料等,是幼儿认知世界的途径之一。

二、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开展与设计策略

(一)以生活为建构游戏开展方向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还原生活需要幼儿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展开建构游戏前,幼儿教师务必要为幼儿讲解建构游戏的主题,向幼儿普及一些生活知识,有助于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深化主题印象,在搭建过程中合理运用材料打造自己喜爱的事物,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放飞天性。例如,明确户外建构游戏主题后,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向幼儿展示户外构建游戏的主题环境,使幼儿了解环境特点。在户外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依据自己观察的主题环境以及环境中的物体进行创作,如小河、森林、小木屋等。除此之外,幼儿可以按照自己创作的环境设计一张游览图,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对幼儿而言,户外建构游戏更是其认真观察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后,将自主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

(二)以兴趣为建构主题设计方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幼儿教师在设计户外建构游戏时,务必以幼儿兴趣为前提展开详细设计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依照幼儿兴趣对户外建构游戏进行详细设计,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务必确保建构游戏的神秘性,保持幼儿对户外建构游戏的好奇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使家长与幼儿共同实现建构目标,有助于缩短家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为亲子打造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环境。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对孩子的理解,无法与孩子良好地沟通,而家园共育刚好满足家长渴望与孩子沟通的愿望,同时,家长参与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时,幼儿会因家长的参与感到十分有趣,继而对户外建构游戏更加期待,有助于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组织和指导策略

(一)多样化建构游戏环境材料

多样化的材料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是帮助幼儿提升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根据搭建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教师要以幼儿户外建构游戏现状为基础,以幼儿成长为主要发展方向,选取适合幼儿的建构游戏材料,帮助幼儿还原生活场景。例如,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受到广大幼儿的喜爱,因此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将《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自己喜爱的场景用丰富的材料还原出来,如用树叶制作电影中的灌木丛,用树枝制作电影中的皇冠。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画一些电影背景卡片或人物卡片,如红桃皇后、兔子先生等,当幼儿看到教师制作的卡片后会更渴望将电影中的场景还原出来,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积极性。

(二)打造良好的建构游戏环境

良好的建构环境有助于加强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场地面积、幼儿人数等方面问题,为幼儿打造良好的游戏、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幼儿参加户外建构游戏积极性。例如,在以环保为主题的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要将《幼儿户外建构游戏指导手册》与幼儿人数、材料特点等实际情况相融合,将构建场地划分为植物园、科技馆、游乐园,再将收集来的塑料瓶与树叶作为此次环保主题的建构材料。当建构游戏结束时,幼儿会主动发现所有塑料瓶都用光了,随后由幼儿教师对此次建构游戏主题进行深度讲解,提醒幼儿在生活中不仅要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更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向幼儿讲解空气污染、资源浪费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帮助幼儿树立回收利用观念与绿色环保意识,有利于幼儿良好人格的养成。

(三)优化建构材料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不仅要保留现有的建构材料,还要纳入更多种类的建构材料,有利于优化幼儿户外建构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建构材料划分为废品类、自然类、玩具类。废品类主要包括易拉罐、塑料瓶、草稿纸等;自然类主要包括树叶、树枝等;玩具类主要包括积木、拼图、玩偶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挑选一些适合幼儿动手操作的混凝土、砖瓦等,并将其划分为建筑类游戏材料。丰富建构游戏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幼儿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在建构材料多样化的同时,教师务必保证材料的安全,将材料送到检测中心进行检验,确保所有材料都是无危害的绿色材料,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让家长放心。

(四)细心观察,有效介入

在户外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务必实时观察幼儿。观察并非指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用眼睛观看幼儿的行为,而是要对幼儿的行为和语言交流进行深入思考,再考虑是否介入游戏。优秀的幼儿教师务必要结合细微的观察与良好的契机进一步推进幼儿户外建构游戏工作。例如,在以“公路与大桥”为建构主题的游戏中,幼儿自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建造自己喜爱的公路与大桥。小明和小红共同建造大桥时,先选择建造一条公路,再在公路两侧搭建石柱,将一些长木板放在石柱上搭建大桥,而其他幼儿则是将公路与大桥两种建筑分开搭建。为什么小明和小红不像其他幼儿一样分开搭建呢?他们的搭建思路是怎样的呢?这时,幼儿教师可以参与小明和小红的建构过程,通过交谈得知,小明和小红认为公路与大桥相融合不仅可以使大桥更加坚固,而且整体造型更加美观。在了解小明和小红的思路后,教师要对他们给予鼓励,同时要鼓励其他幼儿小组,让幼儿了解建构的方式有很多,并非只有一种做法,然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展示现实中的大桥和公路,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参与幼儿建构游戏,引导幼儿实现目标

幼儿教师不仅是教授幼儿知识、帮助幼儿成长的引导者,更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玩伴。教师务必与幼儿共同游戏,为幼儿打造舒适的建构游戏氛围,使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感受到快乐,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参与户外建构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提升教育能力,有效落实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工作的推进。

例如,在以“幼儿园”为主题的户外建构游戏中,热爱打篮球的小明想搭建一个篮球馆,但是其他幼儿都忙于搭建自己喜爱的场景,没有人与他合作,这时,教师务必与小明组成团队,帮助小明完成构建目标,严禁出现一个幼儿一组的情况。当小明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如篮球筐是由什么组成的?篮球场地一共分为几个部分?当小明依靠自己思考得出结果后,教师应给予其表扬。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将引导作为主要沟通形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自身作为活动的辅导者,以玩伴的身份帮助幼儿实现搭建目标,并持续与幼儿进行交流,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划分年龄阶段,引导幼儿完善目标

年龄是影响幼儿建构能力的因素之一,例如,3-4 岁的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只能制造一些简易的场景,甚至无法辨别自己制造的是什么;4-5 岁的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可以制造一些细致的场景,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对事物有了初步认知;5-6 岁的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已经可以制造一些造型美丽、贴近生活的事物,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已经趋近于小学生。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应将幼儿作为游戏主体,自身扮演辅助的角色,帮助幼儿提高审美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例如,3-4 岁的幼儿在搭建城堡时,教师可以帮助其选择一些颜色符合实物的积木,或者适合搭建城堡的材料;5-6 岁的幼儿在建构时,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其完善自己的作品,如“这栋楼可真高呀,但是爬到顶楼得多累呀!”“这栋房子可真漂亮,但是没有屋顶的话,下雨可怎么办呢?”教师辅助幼儿实现搭建目标,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社交能力。

(七)展示幼儿作品,提升幼儿的积极性

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的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作品,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打造一个展示柜,将幼儿的作品放入展示柜进行展示,幼儿不仅可以欣赏自己的作品,还可以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欣赏到孩子们的作品。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注册短视频账号,将幼儿每日户外建构游戏过程记录下来,并每天为幼儿朗读一些网友评论,不仅方便家长观察幼儿,还有助于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参加与建构有关的比赛,在比赛中充分展现个人能力,对幼儿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八)小组讨论,分享建构灵感

幼儿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当幼儿向教师、家长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时会感到快乐与自信。因此,在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展开建构游戏分享小课堂,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建构思路、建构过程与建构结果,一方面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例如,在以“公路和大桥”为主题的建构游戏结束后,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小组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如创作过程中用到的材料,简述小组的创作灵感,以及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其次,幼儿教师引领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以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过程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使幼儿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交换知识、弥补不足,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协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最后,教师对此次户外建构游戏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小组合作的好处等,使幼儿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理解小组合作的意义。

(九)分层评价,及时调整建构活动

有效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幼儿建构能力的进步与发展,还有利于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的优化。评价工作务必要多样化且全面化,不仅要对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还要对游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评价方向也要有所调整,例如,在评价3-4 岁幼儿建构游戏表现时,教师应侧重幼儿的思维方面和协作方面的评价;在评价5-6 岁幼儿构建游戏表现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观察讨论能力等,给予其综合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以引导为辅。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幼儿普遍积极性不高,说明主题游戏不受幼儿喜爱,教师务必及时对游戏进行优化,确保户外建构游戏受到幼儿的喜爱,只有引起幼儿的关注,才能将活动中蕴含的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幼儿,达到以游戏传播知识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创造环境,使幼儿更加热爱观察生活。幼儿教师在户外建构游戏中务必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帮助幼儿实现建构目标,引导幼儿解决难题,使幼儿学会合作与沟通,提升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有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明幼儿教师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小明照相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