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放·实践”教学模式

2023-10-20 08:10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滨江小学寿清英
天津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活动能力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滨江小学 寿清英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具备开放意识,深入研究教材,优化教程,开放设计各类活动、实验和作业,以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传授科学学习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放式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适应性强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放式课堂中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放式课堂教学被视为一种更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放·实践”教学意义

“开放·实践”教学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更加真实、具体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涵盖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通过“开放·实践”教学,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开放·实践”教学通常需要学生协作,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相互配合、交流、协商,培养自身的合作能力。“开放·实践”教学可以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放·实践”教学模式内涵阐释

(一)“自生活中来,于实践处得”的教学主张

生活本位理念认为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需求,将生活视为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这种理念强调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问题,以此作为活动内容的基础。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融合认知与实践,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这种活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二)生活与学习的融合:跨越课堂的界限

生活中的各种情境都蕴含着学习的启示。例如,学生参加社区的环保活动,可以深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中学习到与科学、社会、文化等学科相关的知识。再如,学生在野外探索中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情境中的学习启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活中的教育哲学与实践是“开放·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支撑,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跨越传统课堂教学的界限,开启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与发现的旅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知识、感悟真谛,从而开阔视野、增强学习体验。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

(一)开放教程设计,注重学生学法指导

1.简化学习环节。

开放式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环节束缚,让教学更加自由和灵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步骤,而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吸纳学生的设计意见,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公共设施”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公共设施,启发学生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选择身边的一处设施进行观察、研究,甚至改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撰写倡议书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创作,从而丰富活动成果,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学生在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动性。

2.展开学法讨论。

学生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探究活动,以激发其学习动力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用“我为我家做绿化”实践活动来传授给学生开放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基本知识,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绿化计划。学生可以选择适合家庭的植物种类、布局方式等,并亲自动手进行绿化。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其需求,并对比不同种类植物的适应性。通过这样的实践探究,学生不仅学到了绿化的技巧和知识,还掌握了如何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的方法。此外,在学生进行绿化实践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和交流,学生可以拍摄照片,记录绿化过程和成果,并分享到学校平台或社交媒体。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了解不同家庭的绿化经验。这种交流与分享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二)开放活动组织,强化学生实践体验

1.创新实验组织。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注重开放思想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开放式实验内容,学生有机会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内化所学内容。观察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如,在“走进气象站”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聊一聊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以及分辨气象变化的经验。学生可以选择一项感兴趣的任务制定计划,如了解干湿球温度计、大百叶箱、日照计等各种仪器的用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或校外气象站,收集天气数据,并记录下来。通过实地观察、比较、记录、播报,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天气的信息。

在观察和读取仪器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疑惑,如同一时间的数据为什么会有差别?人工雨量计为什么会受天气的限制?教师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主动获取知识,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开放式的实验内容,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拥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会更主动地探索世界,深入了解所学内容,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2.推出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种充满创意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组织学生组建小组,并共同确定具体的研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研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在课题研究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举例来说,针对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泛滥的现象,学生提出进行“一次性物品使用状况调查”。教师鼓励学生自主组建调查团队,深入日常生活中展开调查,关注人们使用一次性物品时的行为和态度。学生可以在校园、社区、商场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掌握调查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设计、访谈技巧等。数据收集完毕后,学生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形成课题的初步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合理运用数学、统计等知识,形成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深化对调查结果的理解,并将调查成果向全班或全校进行汇报,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交流氛围。

调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锻炼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推动调查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

(三)开放作业布置,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1.对接生活实践。

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时应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开放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作业可以涵盖生活观察、信息搜集、案例分析等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学科核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家乡的建筑”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建筑风格并进行分享,形成对建筑的理解。在这一作业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家乡不同类型的建筑,如传统民居、现代住宅、公共建筑等。学生可以在实地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功能和历史背景,从而加深对建筑的认知。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开放性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发展思维。通过观察和分享,学生不仅获得了关于建筑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更多类似的生活化作业,如“我的家乡风俗”“本地特色美食调查”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学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相关认知,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网络互动。

教师应当科学地应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在广泛的互动中建立学科认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搜集和共享。例如,在教学“家乡的端午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搜集与端午节相关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等途径进行信息搜集,也可以通过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收集多样化的资料。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共享和交流。学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学校内部平台或班级微信群等,将找到的端午节相关信息分享给其他同学。这种信息共享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分享知识的意识。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扩展学习范围。学生通过搜集和共享信息,加深了对端午节的了解,培养了学科认知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和辅助作用,整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进入探索性学习状态。

将网络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样的活动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认知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放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设计活动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活动主题,提炼出适合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并优化活动程序,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教师还要传授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实验和作业设计,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实践和探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总的来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教学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而且形成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活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六小”活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