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探讨小学劳动教育方法

2023-10-24 10:36张莎莎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教育双减

张莎莎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初等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学校又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一个主要基地,担负着很大的职责。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学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都没有重视,导致了许多学生产生了某些不良的行为。要使小学阶段劳动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与社会、家庭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加珍惜劳动的果实。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教育  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9-0196-03

“双减”政策是我国提出的学生减负政策,其目的在于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当代青少年中,存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教师应该多措并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平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通过榜样引领、课外实践、志愿服务等途径,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劳动教学活动呢,下面主要针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在劳动教学中,老师承担了一定的工作任务,并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劳动教学。然而,由于教师不了解有关的知识,对劳动教育理解的错误,以及为学生安排的劳动方式过于简单,会使他们渐渐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坚持其目标,注重其重要性,逐步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做到既能保证劳动工作的开展,又能使其教育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达到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的。

二、借助生产劳动,创新实践流程

教师可以借鉴生产劳动教学,为学校设置三段式劳动实践教育流程:前置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前置课程是知识准备,校内完成。在《收割水稻》课程中,教师利用劳动课让学生了解水稻生长过程、镰刀等农具的用途用法。实践课程是劳动课程的主体部分,在田间地头的真实场景下开展教学活动。有了前置课程的认知基地,农田里的整地、做畦、播种等农事劳作的教与学更为有序。拓展课程是实践课程的拓展延伸。通过有效的活动组织,引发劳动课程更深层面的教育功效。在完成《菜地播种》课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劳动小能手、劳动手抄报、劳动日记等活动,记录体验,放飞心灵,激发感悟。

三、劳动教育重实践,赋能“双减”促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存在着重要意义。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学校为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做了减法,学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我校一直思考着该如何利用更多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科技创新教育、思想道德培养方面做做加法。学校可以组织建立“智能无公害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和“蔬菜花园”,为学生提供一块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含义的基地,在学生的心里播种下一颗热爱劳动和科技创新的种子。两个基地的项目设置就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实践方式,激发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劳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劳动实践教育、科技创新教育成为我校实践育人的一个教育品牌。本着结合学生德育实践、劳动实践、科技实践的教育要求,两个基地以“校园内的每一个空间既要发挥功能性同时又兼顾教育性”为建设理念,以“菜园式种植、花园式管理”为管理理念,以“让兴趣成为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最好的老师”为实践理念。

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其阳光的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可以以国庆小长假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国庆假期实践教育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秋收的喜悦,利用成熟的农作物、种子、果蔬等,发挥想象力,制作了一张张生动的粘贴画。同时感受十月的乡间风情,了解秋天景象,体验秋收的繁忙和收获的喜悦,写一写国庆节生活体验心得。为了解祖国、家乡、家庭的可喜变化,学生可以走进社区,走访邻居、询问长辈,向他们了解过去的生活,感悟变化,写下心得感悟,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服务劳动绽魅力 劳动教育促“双减”

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充分认识到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树立“从知识到实践,从课程到活动,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成长,回归教育本位——劳动教育”的理念,让劳动教育不再停留于出出力、冒冒汗,而是从体能、智能、技能多维度,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价值。教师可以发挥服务性劳动的效能,丰富劳动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我会浇花”的居家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照顾植物,增强责任心,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交流自己精心照顾植物的感受,分享给小花浇水,看到小花茁壮成长的快乐心情。家长和孩子一起照顾植物,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和空气。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每天关注植物的生长,帮助他们准备一本植物生长记录本,鼓励他们把植物生长的过程画下来。家长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照顾植物的小计划,如每天什么时候晒太阳,每天可以和小植物做些什么事情?让小植物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激发学生愿意照顾植物,陪伴植物的欲望。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们每天坚持陪伴、记录孩子劳动,并在朋友圈、班级群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打卡,积极分享学生的劳动照片、视频,用心地记录他们最美的劳动身影。

五、结合绘画,趣味勞动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为了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感受劳动之美,树立劳动光荣意识。教师可以举办“最美劳动者”主题绘画活动,开展以“巧粘树叶画与自然共舞”为主题的活动,“东离菊酒秋风过,满目唯留落叶频”。学生通过剪、粘、画等方法,粘贴出一幅幅有趣的树叶贴画,有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有惟妙惟肖的人物、也有美不胜收的景物……充分展示了秋的神韵。一叶一世界,树叶为笔,拥抱自然。通过粘贴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创意设计能力,增强同伴关系。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感受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学会感恩,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教师还可以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绘画活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心描绘着各个岗位劳动者平凡的工作场景:工人叔叔埋头劳作、农民伯伯躬身耕种、科学家孜孜以求研发科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军人叔叔保家卫国、社区工作人员帮扶百姓、抗疫英雄奔赴疫区,有的描绘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片段,比如帮助妈妈擦桌子、拖地、倒垃圾、浇花等。学生笔下的劳动者形象生动而感人。

六、开展动手创新活动培养劳动意识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在劳动创造实践中,学生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如,教师开展“纸船承重”比赛,一张A4纸如果做成小船,它在水中的最大承重是多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开启了探究之路。他们各显神通,积极开动脑筋,动手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一次一次的探索,展示出了学生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次比赛要求学生利用一张A4纸制作纸船,纸船的样式随意设计,纸张只能折叠,不能撕下、不能胶粘、不得粘贴或附加其他物品。将纸船放在水面后向船上放置1元硬币,纸船倾倒、渗水、下沉、倾覆水中,出现以  上情况之一即停止摆放硬币,纸船内摆放硬币的总个数即比赛成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创造能力。

七、悦读最美时光  致敬最美劳动者

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习惯,还可以开展“悦读最美时光  致敬最美劳动者”校园读书节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引导教师勤读书,善读书,让每一位师生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建设。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传家》,这本百科全书有春、夏、秋、冬四本,包罗万象。有文字、摄影、手绘、图表,全面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饮食、服饰生活常识、处事、保健养生、环境保护、有机种植等内容,我看见: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再如,教师推荐学生阅读《背后的故事:泼彩夏山》。从正面看,那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站在画框背后却是另一番景象。撕碎的报纸、散乱的塑料布和几把枯枝,很难想象艺术家变废为宝,别出心裁地通过光的调配模拟三维效果。通过阅读学生会发现劳动创造艺术生活。书本和生活无一不讲述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道理。“习劳知恩,巧手迎春。”学生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和双手创造劳动成果,在劳动中寻觅幸福的味道。在劳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父母、长辈的辛劳。劳动播种希望,劳動锻炼身心,学生应该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寻觅、收获更多的幸福。

八、日常劳动勤于手  美德践于行

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出力流汗的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日常劳动周系列活动。教师积极开展校园劳动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卫生清扫、班容班貌美化、劳动基地除草种植等形式,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的劳动氛围。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美食烹饪、洗碗洗衣、家居美化清洁、家居花草种植、家居物品维修、制作贺卡或手工艺品等形式,一起与父母共筑温馨之家,弘扬勤劳传统美德。

九、工匠精神融入小学劳动教育

小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工匠精神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追求完美和极致;有这样一种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就是工匠精神。老师可以借助当地的人力、物力,通过聘请当地劳模工匠讲述自己的经历,与学生一起攻坚克难,以情感引发共鸣,用精神引领思想,让学生深刻感受劳模工匠精神,激励着大家将劳动内化为一种生命的态度、一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成为能干、勤快、光荣的“出色劳动者”。要树立劳动模范的良好风尚,树立良好的劳动模范和精诚团结的工作氛围。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劳模精神走进校园,把劳模精神与德育教育、课程教材、教室教育相融合,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渗透于学校文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必须要重视劳动教育,能够实现“五育”并举,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其教育力量,形成一个教育整体,让劳动教育渗透在每一个科目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章振乐.办落地有痕的劳动教育——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的“新劳动教育”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4-7.

[2]张玲玲,贺欢欢,郭树婷,曹舒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劳有所为、劳有所获、劳有所乐[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5):37-38.

[3]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4]杨明珠.拓宽渠道丰富班级劳动实践——陶行知劳动教育观点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路径一探[J].教育界,2021(26):75-76.

[5]温剑.创新劳动教育涵养知行品格——长春市吉大附中力旺实验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究[J].吉林教育,2021(Z1):4-5.

[6]张荣晋.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原因、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教育观察,2020(35):43-45.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