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体育教师动作示范三难题

2023-10-24 16:02宋晓春乐立平郑友龙
体育风尚 2023年1期
关键词:动作示范难题体育教师

宋晓春 乐立平 郑友龙

摘要:由于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普遍存在动作演示“捉襟见肘”、动作分解“迷离惝恍”、动作要点“转瞬即逝”等难题。该文从“利用设备播放‘视频+课件”、“利用微课梳理‘要点+步骤”、“利用平板进行‘慢放+回放”三个方面,论述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体育教师动作示范难题的有效方法。

關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师;动作示范;难题

基金项目:本文系集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中考体育教学手段“落后”问题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1104)的研究成果。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依然停留在原始“石器时代”——依旧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没有文字性提示、没有图像演示、没有视频解析,唯一的电子设备是一台扩音器,以至于经常出现动作演示“捉襟见肘”、动作分解“迷离惝恍”、动作要领“转瞬即逝”等的动作示范难题。为了改变体育课教学的“落后”面貌,笔者经过反复研究与尝试,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体育教师动作示范难题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

1.利用设备播放“视频+课件”,解决动作演示“捉襟见肘”难题

课堂上,老师规范、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定会引起孩子们地阵阵欢呼与满眼的崇拜,然而并不是每位体育老师对每一个体育项目都能次次做出赢得满堂彩的示范,比如:一名健美操专项老师在上篮球课时她的示范动作可能还不及班级里经常打球的男同学;或者正处于怀孕、受伤阶段的体育老师,他们的课堂示范必然会受到影响;亦或是随着体育老师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身体机能大都不能同青年教师相比,有些动作的示范反而容易会引发伤病;并且,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学生们获取资源的途径增多,他们早已领略了当代火热的体育明星们的运动风采,课堂上如若遇到雷同动作示范,更是难以抓住学生们的眼球。综上所述,老师们不够惊艳的动作展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不够规范的动作展示更是难以推进学生的课堂效率,动作示范难免变得捉襟见肘。

此时,视频、课件的插入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补偿,老师可以提前下载好标准、精彩的动作示范视频,或制作清晰直观的动作讲解课件,利用他山之石攻取我方美玉,那么视频、课件又该如何在广阔的操场上呈现呢?对于有户外电子大屏的操场或室内电子大屏的体育馆,体育老师可以直接播放展示预先准备好的视频及课件,根据当堂的课堂设计、学情分析,巧妙的将视频讲解融合在户外课中,比如:在一堂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课中,授课老师首先可以利用大屏播放一些排球赛事的精彩瞬间,通过视觉的震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在正式教学中可以利用视频播放完整动作示范、慢动作示范、重点动作定格、动作流程、分解图片等结合老师讲解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的了解动作要点,学生练习过程中屏幕上依旧可以循环播放完整动作示范及慢动作示范,在学生练习出现困难时及时给到动作提示。对于没有固定电子大屏的学校可以申请利用移动电子白板进课堂,移动白板的形式与户外大屏大致相同,不过其可移动的特性方便将学生汇聚在场地的一小块区域,形成一个户外“小教室”一般的屏障,比如在教授双手前掷实心球项目时,就可将移动电子白板设置在投掷区域场地,一边利用眼前电子白板的视听结合特点讲述练习过程的注意事项,一边结合身边的实际场地、器材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完整示范、慢动作示范、动作分解图、对比图等对动作构成、要点、易犯错误进行分层学习,更是可以和初中物理的力学和数学中的抛物线等内容进行跨学科结合授课,通过制作动画、讲解视频等,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更为清楚、直观的动作概念,了解正确的运动轨迹,提前规避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接下来再进行练习将更加高效、有序。

2.利用微课梳理“要点+步骤”,解决动作分解“迷离惝恍”难题

所谓“微课”是指以视频的形式呈现,供使用者观看、学习的一种授课模式,好的微课可以直观、具体、清晰的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形象、生动、有趣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那么一堂微课又该以何种流程生成呢?制作者可以将当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学习指南清晰、直观的展示在视频伊始,让学生先清楚了解自己本堂课需要掌握哪些内容、解决哪些问题,而后再加入简洁且突出主题的主体内容,做到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充分调动使用者感官的同时诱导使用者自主思考、积极尝试。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其高效应用于课堂中呢?布置课前任务,提前观看微课教学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单;很多科目一般都有预习性的任务安排,然而多数体育课仅限于完成课上的练习任务,课前预习很是罕见,这也与体育重在实践、存在有很多技术性问题难以开展自主预习相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这种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的教学手段,体育的预习也已经可以提上教学日程,为了让课前预习效果最大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现在频繁提到的翻转课堂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体育老师可以依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本课学习任务单,从三大模块展开如在学习指南部分明确本课学习主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概念,在学习任务部分设置一系列基础性自测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微课,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完成任务单,最后设置困惑与问题部分,学生可以将学习后依旧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针对性学习、解决。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学生们可以对当堂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提前的了解,对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有更为直观的感知,能够在正式上课前在脑海中初步构建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为正式课堂的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可再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或有疑问的部分展开进一步的学练,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改变以往体育课仅有肢体模仿没有思维碰撞的窘况。加强课后练习,利用微课补偿课堂不足;随着体育中考分数的增加以及考试标准越发提高与规范,体育中考也越来越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重视,学生在课后也有了主动走向操场、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的身影,小区楼下也多了很多学生锻炼的踪迹,这一景象即为实施体育中考制度的初衷,也更是帮助实现每天校内运动1小时,校外运动1小时的有力推手。但是,由于家长们缺乏相应的体育知识储备,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中考项目学习和锻炼方面存在不够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极有可能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反而适得其反;学生们掌握的自主练习策略及能力也有限,想要练习却又得不到施展,这无形之中就打压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后练习变得寸步难行,更别提获得技能、增强体能了。此时,若将微课运用到体育中考项目学习的课后巩固环节,不正好解决了孩子、家长在课后想要锻炼却毫无头绪的现状吗?微课的加入很好地将家、校协同育人联系在了一起,有效促进了学生中考体育成绩的提高。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己课堂学习的情况,针对薄弱动作进行课下巩固学习,采用手段科学、方法有效便能直击靶心,收获成效。以我们中考体育项目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属于技术较难的投掷类项目,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课堂练习的时间有限,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课后若想巩固练习又对场地、器材要求极高且只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那么此时,我们即可利用微课教学进行补偿性练习提示,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图像对比列举一系列易犯错误及共性问题供学生对号入座,如出手角度低、出手速度慢、蹬地不充分、握球方法不正确、重心后移不够等,在明确自己问题后即可针对这些问题再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与练习手段,以及提升手臂、腰腹、腿部力量等的相关体能训练方法。有了这些科学的指导,课后学习必然变得更加有章可循不再迷离惝恍。

3.利用平板进行“慢放+回放”,解决动作要领“转瞬即逝”难题

在中考体育项目中,有些动作瞬间完成、一闪而过,有些动作连续进行、环环相扣,在我们传统示范讲解的体育课上,老师想让学生看清空中动作、瞬间发力状态、连贯动作的关键衔接处多是很难做到,更是别说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动作重点及难点了;多数体育教师是很难做到示范讲解同步进行的,大多情况是先讲解再示范,或先示范再讲解这样分步展开,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数呈现为先猜测动作形态,再结合动作形态与前面所学习的动作要点在脑海中奋力拼接,或先看个大概,再结合老师所讲的动作要点与刚刚所看到的示范相对应,然而,老师所讲授的动作要点学生在观看动作示范时是否真的有清晰看到?学生在动作形态与动作概念的拼接上是否都一一对应?所以,原始的教学手段多少会让学生学的吃力,老师讲的学生没有按照设想全盘接受,那么课堂效率必然大打折扣。此时,我们不如将动作视频或上面所提到的微课视频等资源预先放入平板中,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分发给学生,通过慢放、定格、文字批注、解说等,学生同时接受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并立即在脑海中建立直观动作概念,这样反复播放,学生就能清楚知道每个动作要注意的细节,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以有效解决动作要领转瞬即逝的示范难题,从而促进学生当堂掌握。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正式授课之前老师可以先提出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譬如,该动作由哪几部分组成?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动作问题?又该采用哪些手段解决、改正?之后再让学生小组观看平板中的视频,通过反复观看、讨论从视频中得出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更为明确,对于立定跳远中的蹬地起跳、腾空展体、落地收腹等都是快速瞬间完成的,授课教师可以使用慢放视频、定格图片等进行讲解,将复杂、抽象、难以分解的动作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象、化动态为静态,解决动作示范转瞬即逝难题。以快速跑的终点冲刺跑课程为例,老师无法反复进行终点冲刺动作示范,然而仅凭语言讲解、提醒学生还是很难掌握动作重点,如若一直让学生反复奔跑也难于提得起兴趣,到头来所呈现的课堂状态即快速跑不够快,冲刺跑没有冲的窘境,成绩必然也难以有效提升;不如提前将一些跑的辅助性练习录制成简单直观的微课小视频存储在平板上,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完成所分到平板上的练习内容,老师进行巡视指导,一定时间后轮转进行下一项练习,首先,是区别于往常的教学方式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其次,通过对平板中视频内容的反复探索、学习、练习,提升学生学练的自主性及小组合作能力,最终结合在最后的完整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体会前面小练习的针对性作用,从而更清晰其完整动作的形态构成。同时平板也可运用于学生当堂掌握的反馈阶段,以加深学生的动作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学生已经清楚的知道所学技能的动作要点是什么,但是由于每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动作形态就更是不尽相同,那么动作依旧存在问题的同学此时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偏差,由于不能直观了解自己的动作形态,那么学生纠正起来就变得更为困难,此时通过现场录制不同学生的动作视频,进而将其进行播放、慢动作播放、多人对比以及和示范视频对比等,让学生通过屏幕更直观的认识动作要点以强化学生对动作要点的理解与判断,知晓自己当下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努力方向,提升学生当堂掌握效率,让动作要领不再转瞬即逝。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深深拷问着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原本单一“言傳身教”的教学方式是否还适合新时代育人方向?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方向。

信息技术的介入是实现我们多元教学的有力推手,也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参与课堂并不代表我们体育教师的身体技能逐步退化,反而对我们体育教师的全方面素质发展提高了要求,它需要我们对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应用自如、对课堂掌控更游刃有余、对技术动作更精准剖析、对教学设计更有的放矢,从而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以帮助体育教师有效解决动作演示“捉襟见肘”、动作分解“迷离惝恍”、动作要点“转瞬即逝”等难题。

参考文献:

[1]刘珍,黄爱峰,曹烃,刘林. 国际 K-12 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及启示[J]. 体育学刊.2019(1)

[2]杨宗凯,杨浩,吴砥. 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 教育研究.2014(3)

[3]李海英. 信息化 兴趣化 情景化: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10)

[4]周凰,古雅辉,刘昕.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热效应与冷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7)

[5]孙德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分类与运用研究[4]. 体育教学.2020(8)

猜你喜欢
动作示范难题体育教师
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动作示范教学
借调难题
论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的本质
动作示范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应用
难题大作战
巧解难题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