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受理企业数量全面下滑 中信建投民生证券同比减少数量居首

2023-10-28 11:35刘榕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37期
关键词:主板创板交易所

刘榕

2023年第三季度,京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企业30家,不足上年同期的五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沪深交易所经历了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的零受理,9月虽然终结了“零受理”状态,但新增受理企业也较少,沪深主板受理企业数量均为2家,均仅为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科创板受理企业2家,比上年同期减少5家,创业板受理企业5家,不足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

梳理京沪深受理企业数据会发现,前三季度,除2月和3月外,京沪深交易所受理企业数量均呈现下滑态势。

前三季度,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为102家,比2022年同期减少约23%。

从月度受理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北交所在1月、3月、4月、7月和8月的受理企业数量均未超过5家,2月为零受理,5月和9月的受理企业数量虽进入两位数,但数值并不高,分别为12家和16家。6月是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集中爆发的一个月,达到60家,约相当于其前三个季度受理企业数量的近60%。

数据显示,北交所前三季度的月度受理企业数量分布结构与2022年同期基本一致,且除6月外的其他月份,月度受理企业数量也相差无几。但在2023年6月,北交所受理企业数量比2022年同期减少32家。

前三季度,创业板受理企业数量为110家,比2022年同期约减少47%,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为68家,比2022年同期约减少42%。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月度受理企业数量分布和北交所类似,6月IPO企业集中申报的月份,其他月份大多为个位数。2023年6月,创业板受理企业数量为83家,约相当于创业板前三季度受理企业数量的75%,比2022年同期减少约43%;科创板受理企业数量为43家,约相当于科创板前三季度受理企业数量的64%,比2022年同期减少约51%。

关于沪深主板,根据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关于全面实施注册制的相关通知,沪深交易所于2023年2月20日至3月3日,接收主板首发、再融资、并购重组在审企业申请,并按在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受理顺序接续审核。自2023年3月4日始接收主板新申报企业申请。

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沪深交易所受理的证监会主板IPO审核平移企业234家,其中首次申报时间为2022年及之前的企业为204家。此外,在开始纳新的3月4日,沪市主板受理的27家企业中,还有20家受理企业的首次受理时间在2022年及之前,并且一直在排队审核中。

因此,如果不考虑这些2022年及之前申报企业的平移和重新申报情况,前三季度,深市主板新增受理企业47家,比2022年同期减少41家;沪市主板新增受理企業70家,比2022年同期减少35家。

从月度受理企业数量分布情况来看,3月,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沪深主板新增受理企业数量出现明显的同比增加,分别增加24家和3家;6月,沪深主板受理企业数量再次迎来一个高峰,受理企业数量分别为29家和30家,在沪深主板前三季度受理企业数量中的占比分别为58%和6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7家和17家。此后,沪深主板经历了连续两个月的零受理。

但在2022年前三季度,沪深主板受理企业数量集中的月份是7月而非6月。2022年7月,沪深主板受理企业数量分别为49家和42家,在沪深主板前三季度受理企业数量中的占比分别为47%和48%。

2023年2月和3月,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沪深主板申报企业数量一度出现同比增加,但这种增加并未得以持续。之后几个月,京沪深交易所的受理企业数量持续下滑,尤其是6月和7月,三家交易所受理企业单月同比减少数量分别达到114家和92家,约相当于前三季度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的82%。

为IPO申报企业提供保荐服务是保荐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前三季度,京沪深交易所受理企业数量的大幅下滑对哪些保荐机构的影响较大呢?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京沪深交易所共有43家保荐机构的新增受理企业数量出现了同比减少。其中,中信建投和民生证券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均为27家,并列居于首位,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和海通证券位列第三到第五位,同比减少数量分别为23家、22家和21家的,排名第六到第十位的保荐机构分别为东吴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安信证券和申万宏源,同比减少数量分别为14家、14家、12家、11家和11家。

具体到各板块,前三季度,北交所有28家保荐机构的受理企业数量出现同比减少,其中7家保荐机构经历了从有到无的变化,分别为光大证券、国海证券、太平洋证券、东亚前海、金元证券、金圆统一证券和华融证券,其他保荐机构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均为个位数,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排名前三的保荐机构分别为申万宏源,国金证券和东莞证券,减少数量分别为8家、6家和5家。

前三季度,创业板有32家保荐机构的受理企业数量出现同比减少,其中5家保荐机构无新增受理企业,分别为光大证券、中航证券、国盛证券、华金证券和华兴证券,4家保荐机构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进入两位数,同比减少数量排名前三的保荐机构分别为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减少数量分别为14家、12家和11家。

前三季度,深市主板有25家保荐机构的受理企业数量出现同比减少,其中3家保荐机构无新增受理企业,分别为光大证券、东亚前海和红塔证券,民生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以7家和6家的同比减少数量排在前两位,国信证券和申万宏源以4家的同比减少数量并列第三。

前三季度,科创板有24家保荐机构的受理企业数量出现同比减少,只有光大证券无新增受理企业,中信建投同比减少数量最多,为11家,民生证券和海通证券分列其后,减少数量分别为9家和8家。

前三季度,沪市主板有20家保荐机构的受理企业数量出现同比减少,其中3家保荐机构无新增受理企业,分别为光大证券、东亚前海和瑞银证券,中信证券受理企业同比减少数量最多,为8家,国信证券其次,为5家,民生证券和国元证券并列第三,减少数量均为4家。

值得关注的是,在前三季度无新增受理企业的13家保荐机构中,光大证券的变化最为显著。

2022年前三季度,光大证券曾为14家受理企业提供保荐业务,分布在各个板块。北交所4家,其中浙江振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腾信软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1月因主动撤回而终止,常州迅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洋赛车股份有限公司则先后于2023年1月和9月正式上市;深市主板3家,其中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6月上市,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3月因主动撤回而终止,保定维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在问询中;创业板四家,上海文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卓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3年因审核不通过而终止,北京合众伟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同齿轮传动(昆山)股份有限公司因主动撤回而终止;沪市主板2家,浙江同富特美刻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3月因主动撤回而终止,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提交注册;科创板一家,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4月上市。

也就是说,截至2023年9月底,光大证券于2022年新增受理的14家保荐项目,有6家因主动撤回而终止,有2家因审核不通过而终止,尤其是创业板的4个保荐项目,全部终止。

有出就有进,有减就有增。前三季度,京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企业所涉及的保荐机构中还出现了9个2022年未曾出现的新面孔。他们分别是大和证券、国新证券、华林证券、联储证券、世纪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甬兴证券和长城国瑞证券。这些保荐机构只有国新证券新增两个保荐项目,其他保荐机构均只新增一个保荐项目。

从板块分布来看,这九家保荐机构服务的10个保荐项目中,科创板一家,为信达证券保荐的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一家,为华林证券保荐的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主板一家,为国新证券保荐的东实汽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七家均在北交所。北交所或成为中小保荐机构进入市场的切入口。

猜你喜欢
主板创板交易所
科创板的山东机会
科创板的圈外人
抢抓科创板
19年一季度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2019年上证主板涨、跌幅前50只股票
2018年10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股神榜
2018年4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1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
2018年3月包头稀土交易所产品价格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