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3-10-31 10:33尹莉萍文振华方鹏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英语水平虚拟现实

尹莉萍,文振华,方鹏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航空发动机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对应的航空维修市场巨大,需要大量的航空维修专业人才,相关高校纷纷设立航空维修专业,培养航空维修专业人才,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1],为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航空维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提升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

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支撑。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如韩鸿华[2]对航空维修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提出了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董金龙[4]认为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升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但实施起来存在诸多难题等。以上研究对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要探索出提升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仍需深入开展研究[5-7]。

本文建立了提升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法,即通过建立社会需求动态捕捉系统,准确把握航空维修行业人才需求,然后基于行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契合,为我国航空维修行业及航空工业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1 航空维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学生培养要以当前及未来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动态调整学生培养方案、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提高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了解程度,使毕业生满足行业需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前期已与诸多航空相关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持续向这些单位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为行业需求调研奠定了基础。

目前,航空工业发展迅速,各项新技术涌现,如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等[8],对航空维修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未来我国航空维修市场巨大,因此,需要建立需求动态调整系统,以适应行业发展。通过毕业生定期反馈以及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交流,及时了解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建立行业需求动态捕捉系统,以实现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为航空维修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与本校毕业生、学校合作单位交流可知,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胜任工作。比如,航空维修相关从业人员在飞机出现故障时,需要根据专业知识进行故障诊断,准确定位故障位置,找出故障原因,并开展维修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飞机的结构、系统、原理等非常熟悉。而且,航空维修行业从业人员需要阅读图纸等资料,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

其次,进入航空公司和科研院所的本校毕业生都认为,根据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民航从业人员认为,目前国内民航运行的飞机主要以波音、空客的机型为主,即主流机型都是产自国外,厂商配置的飞机维修手册等都是以英文版为主,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英文水平[9]。而且,对于航空公司机务来说,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更高的工作权限(如放行权)等,必须按照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第66部规章(CCAR 66)考取相应执照,其中就包含英语考试[10]。在科研院所等从事科研工作的本校毕业生也认为学生需要有较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因为在科研活动中,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文献,此外,也需要撰写英语论文,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等。

再次,航空维修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航空公司机务人员大多需要从事一线检查、维修工作,而且机务人员在考取基础执照和机型执照时,都需要进行实操部分考试,故对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西安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飞机制造厂会有一些员工从事装配工作,将飞机零件装配成组件或部件,如机翼等,这需要很强的操作能力。此外,科研院所等相关产品设计完成后,要进行相关试验以验证所设计产品的性能等,同样需要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最后,各家合作单位都对学生提出了思想品质方面的要求,要求航空维修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勇于探索并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11]。而且,由于航空业是对安全要求非常高的行业,相应地,航空维修行业人员在开展维修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工卡开展工作,需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此外,在进行与航空维修相关的设计和研究时,维修人员需要不断探索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多次试验,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用性,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具有勇于探索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2 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2.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

为了满足航空维修行业需求,学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根据调查、分析和研究结果,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应重视电气、电子领域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应拓展飞机结构、系统、发动机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深度[12]。因此,在修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应增加这些课程的学时,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学以致用。此外,通过合理安排机械制图等公共课、气体动力学等专业基础课、航空发动机原理等专业课的上课时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各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2.2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涌现出了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对航空维修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中国电信联合研发了“5G+AR 远程技术支持平台”[13-14],赋能南航智慧维修,该系统支持远程专家会诊模式,会诊结束后,相关视频画面可被保存下来,用于以后的维修案例分析及教学使用。

学校可以将这些技术应用到航空专业教学领域,提升航空维修行业人才培养质量。比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飞机全结构虚拟场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各个角度观看飞机外形及其内部结构,了解飞机各个结构及系统的布局,对于学生学习飞机结构等专业知识有很大帮助。目前,已在飞机结构与系统课程教学中启用A320 飞机和B737 飞机全景部件识别系统,强化学生对飞机结构、系统专业知识的掌握。

此外,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拓展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虚拟仿真实验即在计算机系统中,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如通过飞机大部件装配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飞机大部件的装配工艺流程,加深对飞机机翼等结构的认识及对飞机装配等专业知识的理解。

2.3 加强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在与本校往届毕业生和航空维修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交流中,他们都强调要加强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升其英语水平。目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生主要通过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训练,包括航空航天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和英文文献的阅读,但由于学时限制,该课程教学时一般只介绍飞机结构相关的专业词汇。因此,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增加了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英语的学分和学时,并增设了航空维修专业英语课程,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在新生入学时,教师向他们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早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打好英语基础。此外,学业导师、辅导员等教师组织“英语角”,督促学生开展英语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2.4 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航空维修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即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学生主要通过飞机维修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四个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部分学校设备相对较少,飞机维修实习和专业实习通常会分组进行,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真正上手操作,其他学生只能观看。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校需要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通过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采购满足学生实习需求的设施设备,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际操作,提升其动手能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通过与相关航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合理安排学生的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使每位学生都能按照行业需求进行实习实训,全面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为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

3 结语

本文通过广泛调研航空维修行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现阶段,航空维修行业需要新入职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针对这一需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提出了四种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法:一是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二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仿真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三是加强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四是建立实训基地,提升学生操作能力。通过优化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到提升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英语水平虚拟现实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REALITY BITES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英语水平
提高医务人员英语水平的主要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