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支持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2023-10-31 10:33周娆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超星概论文学

周娆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成为高等教育变革的热点。超星学习通等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并逐渐从教学辅助向与教学深度融合发展[1]。文学概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长久以来,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知识的单向传输,对学生主体意识激发不够,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且方式单一。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文学概论课程能够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类学习资源、强大的统计功能、智慧化的互动交流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求[2],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成效。

1 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

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和课程教学进行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学习特征及行为[3],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如超星学习通的在线问卷功能可以对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课程愿景等进行初步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对象为“00后”的大二学生,其认知能力相对较高,思维活跃,乐于尝试新事物,这也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学习习惯看,学生习惯于中学应试教育模式,追求标准答案,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喜欢独自学习,不善于与人合作,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弱,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强化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跟踪学生在线学习动态。从学习动机来看,学生存在较强的目标性导向,拟考研学生更关心研究生考试中的考点,拟就业学生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实际应用能力,这意味着在教学资源建设时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 优化课程教学资源

文学概论的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主[4],部分文学理论教材多从结论式的陈述开始,再结合具体文本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地展开论述。这种演绎模式教材的优点在于知识系统性强、学生掌握知识效率较高。但过于偏重结果,容易忽略学生获得知识的体验过程,且多在已有的理论框架中开展教学,难以纳入最新研究成果,也缺乏对当下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及时回应。

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应用则使文学概论课程能够持续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课前,教师遵循“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逻辑重构课程内容[5]。一是根据社会发展确定新的章节,既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凸显文学理论面向人类生存实践和人类文明进程的现实性,又可以满足学生对当下文学现象和实际审美经验深入认识与探索的内在要求。例如,剧本部分教学可以将影视剧本列入,文学发展部分教学将网络文学、人工智能列入。二是根据学术热点增加新的问题,教师通过引进文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资讯,吸纳当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三是根据教师的科研体会和科研成果更新文学概论课程中的案例与资料,深化某些论题的阐述。例如,课程教师曾经主持过对本地刊物《山花》的研究,因而在文学发展部分能从刊物受众意识转变的角度,展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6]。四是根据岗位需求衍生新的应用,实现文学概论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接轨,帮助学生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解、分析与评价,同时还可以针对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益地探讨,并提供新颖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如在“叙述时距”一节以莫泊桑小说《项链》为例进行分析[7],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师制作个性化且辅助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上传到超星学习通平台以完成在线课程构建,包括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供的课程资源、教学视频、名家讲座、中外经典文论文本、中外经典文学文本、学术前沿论著、测试题库、讨论题库等,用以丰富教学内容[8]。并且考虑到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资源库分为低阶必学内容与高阶选学内容,体现出难度、深度的差异,并在选学内容中特设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和考研真题专库,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 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方式和活力,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网络学习平台,不仅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学习条件,而且很好地将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各要素串联起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1 课前

课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讨论功能界面发布本周的教学安排,包括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提前阅读的资料、完成的测试作业、思考的问题等,并通过通知功能将任务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了督促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将预习活动设置为任务点并设置任务点完成率参数,于每次课前24h 发送提醒,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此外,教师根据平台教师端的统计数据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并通过对作业的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授课进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2 课中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手势、位置或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学生签到,快速便捷地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可以合理利用弹幕式讨论、抢答、投票、选人、分组任务等课堂活动,增加课堂互动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可以通过课堂习题、问卷等课堂活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如教师的单向讲授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随机抽点功能帮助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随意选择回答对象,实现答问机会的相对公平,又能给予学生适度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专心听课,形成张弛有度的课堂节奏。又如,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讨论功能界面发布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在手机上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将讨论结果投屏到教室屏幕上,从而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3.3 课后

教师可以在课后推送拓展资料,便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如学生学习完“典型”这一范畴后,教师推送了盖生教授在专著《20 世纪中国文学原理关键词研究》中对典型概念的知识考古和流变研究及李衍柱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阅读;学生在学习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节之后,教师推送了马慧娜的《审美作为文学理论的知识型》[9]一节,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

教师也可以在超星学习通平台讨论功能区布置进一步探讨的话题[10],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如在学习完“典型”一节后,设置了“20 世纪90 年代出现的新写实主义与旧式现实主义是否有区别”这一讨论题;在学完“文学批评的标准”一节后,设置了“‘三观’是否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这一讨论题。

超星学习通平台在课后成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向教师求助,包括课堂教学、课后阅读、考级、考研、出国、找工作、兼职、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教师要求自己换位思考,认真回答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在方向、途径、观念、思维等方面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

4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文学概论课程对学生的评价长期以来是以授课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评价内容,以期末纸笔测试为主要手段,存在着评价内容窄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而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使用可以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一是评价内容多元,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要关注情感、价值观、实际应用能力、创造性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11]所取得的具体的可测量学习成果。超星学习通平台数据统计功能比较完善,可以将学生观看音频和视频的次数及进度、章节的学习次数及时长、参与讨论的活跃度、课堂活动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数据作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观测点,纳入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主页面微应用中的表单采集小程序,创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发送给学生进行组内互评,评定组内成员能否主动参与合作、能否勇挑重任、能否为其他学生主动提供帮助等[12]。

二是评价主体多元,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综合采取教师评价、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如通过学生自评来提高学习实效,教师每四周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放一份问卷,包含从文学概论课程中学到了哪些关键信息或观点,在应用课程所学内容方面有什么收获,是否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思想或行为与课程学习范围之内或之外的东西进行综合和联系,学习经历是否带来兴趣、情感以及价值观方面的转变,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对本门课程有什么建议和意见等问题。学生通过自评来检查这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效,总结学习的收获,反思存在的不足,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是评价手段多元,综合运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评估目标。学情调研属于诊断性评价,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为教学优化提供意见支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状态进行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不仅给出分数,还应该撰写对应的评语,客观地点评学生作业,并将一些答题好的学生的作业分享给全班学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课程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时空的延伸,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拓展,教学方式的多样与适配,教学评价的全方位、全过程[13]。但在目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学过程中尚存在学生在线学习情况把控难、师生交互弱、资源建设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混合式教学能力[14],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猜你喜欢
超星概论文学
超星数据库录入证
我们需要文学
全文数据库(维普、超星)收录证书
青铜器辨伪概论
Rotation of dust vortex in a metal saw structure in dusty plasma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