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体育游戏 培养健康心理

2023-11-08 02:13吴婉丽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朋友心理健康游戏

吴婉丽

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活泼好动,开展体育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的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性格、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认识自我与探究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育游戏对幼儿情绪的影响

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社会化、丰富化、深刻化和自我调节等特征。而学前期的幼儿,情绪情感冲动、易变,容易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运动类游戏能影响幼儿情绪,合理地开展体育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体育游戏是针对特定的体育任务而设定的,要求幼儿经过不懈努力方可完成,幼儿在此过程中能够感受挑战、信心、胜利、快乐等情感,这对于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有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开展体育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必要。

体育游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影响

个性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幼儿期是幼儿个性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自理能力和求知欲望都有所提高,主动意识也逐渐加强。但是由于幼儿主观心态不稳定,这个阶段幼儿的行为容易受到父母的行为、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体育游戏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与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幼儿会在游戏中表现出积极、快乐的心态,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伴影响,表现出积极、开朗、独立、自由的个性特点。

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适应的影响

幼儿的社会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与指导。在发展社会适应性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并尊重他人,同时也需要建立自信心,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游戏,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以“胯下传球”游戏活动为例,比赛规则是幼儿应在听见老师发出的命令后,用手将球由胯下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第二位小朋友像上一位小朋友那样向后传球,直至传递给最后一位小朋友。这样的传递需要幼儿之间密切配合。游戏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幼儿一起分享、讨论游戏经验。

体育游戏对幼儿交往的影响

社交能力包括沟通、合作、分享、交流情感和表达个人需求的技能和能力。学龄前的幼儿喜欢和同龄人相互交流、共同游玩,分享兴趣与快乐心情。幼儿参加集体游戏,能体会更多、更繁杂、具有探索性的社会活动,能增加幼儿的信心。

例如,在一个球类游戏中,妞妞在玩投掷球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球扔了出去,球撞到另一个幼儿的身上,但她没有去道歉。几次下来,其他幼儿就不想和她一起玩了。此时,老师适时介入了,告诉她,如果不小心撞到了别人,就得道歉,这样,好朋友才能一起继续玩耍。在经历了多次游戏之后,妞妞也渐渐学会了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刻不容缓。教师应该发掘多样化的教育手段、行之有效的實践方法以及妙趣横生的活动形式来达成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体育游戏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方式,能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猜你喜欢
小朋友心理健康游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找茬儿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