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助力多元衔接

2023-11-08 02:13丁婕王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童蒙礼仪幼儿园

丁婕 王清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尊重幼儿的原有经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合肥市荣城幼儿园创设了生活课程、阅读课程、运动课程、心理能力等幼小衔接系列课程内容,以支持幼儿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童蒙教育,五彩养成

荣城幼儿园以“爱润童心·乐泽人生”为教育理念,全面架构“童蒙教育,五彩养成”教育课程,以期提升3—6岁幼儿的核心素养,形成鲜明特色文化,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学习、游戏的乐园。

童蒙教育、五彩课程的内涵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此一语道出了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基于此,幼儿园形成了幼小衔接五彩课程:红色(语言)代表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黄色(社会)代表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蓝色(科学)代表特色活动、家园合作教育,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绿色(健康)代表生命、健康教育,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紫色(艺术)代表诚信、责任、担当、艺术教育。五彩课程的目标则是培养身心健康、自信表达、思维敏捷、至善至美、多才多艺的幼儿。

课题引导,渗透特色活动

童蒙教育以市级课题为抓手,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渗透诵读活动、礼仪教育等,通过教育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国学诵读。在快乐书屋,投放图画式的古代礼仪典籍,为幼儿提供学习和阅读的机会。进行亲子诵读,让幼儿每天诵读古诗10分钟,将古诗词用故事的表现形式进行讲述。开展亲子诗词游园活动,将国学经典故事或古诗词渗透到闯关游戏中,提升幼儿的古典文化底蕴。

礼仪教育。以课题《幼儿园开展进餐礼仪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从幼儿的进餐礼仪着手,开展礼仪教育主题教学活动,并与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增强礼仪教育的效果。如在进餐前讲述一个关于进餐礼仪的小故事,或带领幼儿对进餐礼仪经典片段进行诵读,并身体力行地融入实践。

课程赋能,多元衔接

多域融合,构建生活课程体系

以班级特色活动为主线,构建五大领域融合的主题式课程体系,形成幼小衔接学习共同体。(以5-6岁幼儿生活准备为例)

图1   5-6岁幼儿生活准备核心经验及发展目标

卫生之花。每月15号“爱国卫生运动”特色活动,鼓励幼儿参与卫生服务,同时每天进行刷牙、洗脸等打卡,一月一评比,表彰最美的“卫生之花”。

爱护眼睛。保持良好的坐姿,从就餐、绘画、看书等一日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正确的坐姿。让幼儿学会做眼保健操,形成保护眼睛的意识。

我能行。在饮水区设置饮水记录单,鼓励幼儿多喝水并记录。户外活动时,设置衣物筐,让幼儿在冷和热时根据需要增减衣物;离园环节,鼓励幼儿自己整理着装,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我能做。用一一对应、数物对应、分类等数学经验整理自己的物品,通过图片或绘画形式,帮助幼儿做好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童趣阅读,向多元立体形式转变

四式童趣阅读。“绘本式阅读”,在阅读童书中涵养童年;“环境式阅读”,在阅读社会中发展儿童的亲社会性品质;“亲情式阅读”,在阅读家园中体悟伦理性精神;“生态式阅读”,在阅读自然中形成亲近自然的情感。

碎片化阅读空间。每天亲子共读半小时,拉近亲子距离;设置阅览专用活动室,幼儿自主拟定学习计划,实施探索体验;班级创设语言区,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宽松、舒适、愉悦的阅读环境,助推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运动悦童心,让幼儿乐享健康

自主游戏区。沙水区:每周每班进行轮流制,利用沙水玩具、管道玩具等,进行建构式的自主沙水区游戲。建构区:根据年龄特点进行不同建构材料的搭建,发展垒高、排列、堆积、连接、组合等技能,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上小学”“中国建筑”“大合肥”等主题式建构。攀爬区:利用不同高度、宽度进行自主攀爬,利用游戏挑战,助力幼儿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特色活动。开展室内外游戏活动,室内运动即利用现有的桌、椅、地垫进行走、跑、跳、平衡的运动,促进大肌肉的发展;户外活动包括区域式、富有挑战的体育游戏,主题情境式自主游戏,如小班自主游戏“愤怒的小鸟”,还有闯关游戏、投掷游戏等。

心理过渡,让幼儿快乐衔接

开展一系列家园活动、心理健康活动,帮助幼儿有效完成心理上的过渡。

一年级小学生入园。安排一年级学生走进幼儿园,讲述小学的学习生活,解答幼儿对未知生活和学习的疑问,消除幼儿的担忧紧张心理。家长应和幼儿一起面对幼小过渡时期的心理不适感,并给予幼儿积极有效的暗示,如“宝贝你做得很好”“宝贝,坚持下去,棒棒哒”,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商讨如何布置学习环境,比如选一个孩子喜欢的书桌、一起讨论书房用具的摆放等。另外,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打卡旅游胜地等,开拓幼儿的眼界。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家长要适当地给孩子布置难度适宜的任务,确保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完成任务。在孩子感受到挫败的时候,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应是一种自然的延伸和过渡。教师要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所需,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以科学方法为路径,架构课程化体系,助力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童蒙礼仪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