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奇妙之旅

2023-11-08 02:13周国英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蒜生长土壤

周国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种植活动中,孩子们对于种什么、怎么种会产生兴趣和好奇。幼儿园应该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亲身实践,感受种植收获的喜悦,感受探索自然的惊喜。为此,我园各班开展了种植活动,从中观察、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萌发蒜之趣,展露探究意识

关注幼儿自发的兴趣——在播种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怎么才能引发孩子的种植兴趣呢?我以“播种”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种些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由讨论“想要种什么”,并提供了调查表,让孩子和家长一起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各类蔬菜的形状、颜色等。

例如,进入中班,孩子们跑来问我:“周老师,我们的种植园地可以种菜吗?”孩子对种什么产生了兴趣。我当即抓住这个兴趣点回答:“当然可以了。”种点什么呢?我给孩子提供了调查表,让他们把想种的东西画下来。他们画了青菜、萝卜、冬瓜、土豆等,就是没有人想要种大蒜。我问:“为什么不想种大蒜呢?”因为大蒜有味道、太辣了、嚼不动,他们纷纷说了原因。可是,大蒜是很有营养的哦,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了网上的图片,了解到大蒜的作用有:可杀死细菌,使大便通畅,使我们变得强壮。

帮助延续探究兴趣——在经验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那么,如何让孩子保持探究事物的兴趣呢?我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支持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跟同伴分享。

例如,在播种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大蒜宝宝应该怎么种呢?”“大蒜应该哪边朝上?”源源说:“我在乡下看过爷爷种大蒜,他先用铲子把土翻翻松,挖成一排一排的,再挖一个一个的小坑,把大蒜放进坑里就可以了。”源源向大家分享了相关的生活经验,并进行了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怎么种大蒜时,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寻找资料、制作步骤图等,支持幼儿学习,使幼儿学会如何种大蒜。

经历蒜植趣,提升探究能力

农村幼儿园里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孩子们往往会对这些自然资源充满好奇,而种植活动,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例子。

在讨论中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可以观察、照顾植物,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应从始至终地引导幼儿、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支持,成为幼儿的伙伴,而不是游离于活动之外。

例如,大蒜种下去一周了,我带着孩子们去看大蒜长势如何。来到种植园地,绿油油的一片。有孩子说:“快看,大蒜发芽啦!”“不是的,绿绿的是草,我们吃的大蒜叶子是细细长长的。”另外一个孩子说。我听见他们的争论,请他们蹲下来仔细观察这两种叶子有什么区别。

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观察兴趣的引领。通过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大蒜,我一步步地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自觉性,使他们能自发地关注大蒜的生长变化。

例如,每周植趣活动时,孩子们会非常开心地走进种植园地,有的拿起铲子,给土壤松松土,有的戴上手套,动手拔拔草。突然有一天,孩子们发现大蒜都耷拉着脑袋,看起来没有力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们查找原因,引导幼儿观察,土壤是什么样子的?土壤是干干的,有的地方还有小裂缝。原来土壤变干了,大蒜缺水了就没有力气了。于是,孩子们知道,需要给大蒜浇水了。当发现孩子的好奇心时,教师不应给予打击,而应耐心地寻找原因,帮助孩子找到答案。

在品尝中体验收获的快乐之情

孩子们亲手种植大蒜、照顾大蒜、收获大蒜,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做出了大蒜炒香干。他們把大蒜全都吃完了,还感叹“大蒜真好吃!”。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尝试吃大蒜、喜欢吃大蒜。

通过一次种植活动,孩子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孩子们直接发现和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生长所需的条件,激发了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此外,种植活动还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耐心、责任心、爱心以及不怕苦的精神,提高了他们探究、观察、比较、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发现蒜之秘,获得多元认知

在为期两个多月的种植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大蒜的很多秘密,一次次的解密活动不仅展现了种植大蒜的全过程,还体现了孩子们积极主动地获得多元认知的全部过程。

植物的认知

《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中班幼儿喜欢接触新事物,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大蒜的一头尖尖的、一头平平的。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把大蒜看成是莲花,是一个个小月亮,在观察了解的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实物大蒜支持幼儿进行探索游戏,调动了幼儿的感知觉,让其闻一闻、摸一摸、看一看,多方位了解、认识大蒜。

工具的认知

通过种植活动,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一些种植工具,还发现不同的工具之间藏着的秘密。例如,大蒜种进泥土后,需要浇水。有的孩子拿的是小孔喷洒的水壶,有的孩子则拿着舀水的大勺子。使用勺子的孩子发现,他浇水的地方,泥土被冲走了,大蒜都露出来了,有的大蒜还被淹没在水坑里。但水壶浇过的地方,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拿起大勺子和水壶,开始仔细研究。原来水壶的喷洒口小小的,流出的水量就小,而勺子的出水口大,流出的水量就大。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不同工具的特点。

生长环境的认知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土壤和水。我们班的大蒜是种在土壤里的,隔壁班的大蒜是养在水里的。有一天,孩子们发现,水里的大蒜发芽了,可土里的却没有发芽。孩子们过几天就看一下,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种植记录里。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发现,土里的大蒜终于发芽了,叶子比水里的更粗壮,颜色更深。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带着问题和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最后找到了原因:原来水培的大蒜,开始的时候长得快,但是到后来,叶子越来越多,生长的速度就会变得慢一些,属于先快后慢;而土里种的大蒜,开始的时候虽然长得慢,但是后来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就会越长越壮,属于先慢后快。

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引导孩子们大胆尝试和探索世界,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的方法,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猜你喜欢
大蒜生长土壤
种植大蒜要注意啥
碗莲生长记
灵感的土壤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大蒜养生法
种大蒜
防病抑咳话大蒜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