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劳作中开展德育

2023-11-08 02:13程利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劳作爱国主义劳动

程利

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德行。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更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同时将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再次明确放在五育之首,强调了新时代我们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高效培养人才等根本问题。

幼儿道德教育的“实失”与“需拾”

在自然体验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我们首先要来梳理下学前幼儿德育的主要缺失在哪里。

文化淡漠,爱国主义教育被忽视

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一个国人必须要做到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并不重视爱国教育,导致爱国主义文化受到了多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每当学校升旗仪式时,迟到的家长往往并不驻足、行注目礼,而是毫无顾忌地带着孩子随意穿行;在端午、重阳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家长也忘了陪孩子登高、带孩子敬老……如是种种,让孩子们的家国情怀渐渐淡漠。

有求必应,无原则地满足孩子

很多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通常是非常理性的,但面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时,曾经的“原则”都被“对孩子的爱”融化了。曾经,有一个爸爸,下雨天来接孩子,孩子却因为他带来的雨鞋不是新买的那双而闹着不肯回家,结果这个爱孩子无底线的爸爸竟然冒着雨回家换了一双雨鞋再来接。也许爸爸觉得自己身强体健,冒雨走一趟无所谓,但他这样一味地顺从孩子,只会让孩子变成“霸王”。孩子不仅不会感激父母的行为,体谅父母的辛苦,以后如果有父母力所不能及、不能满足他的时候,还可能生出怨恨。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过度保护,使得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家长常常推崇西方一些国家的体能教育,但当学校真的对孩子开展强度高一点的锻炼时,又会不舍得,为孩子找各种理由不参与锻炼。他们希望孩子有小伙伴一起游戏,但是却看不得孩子吃一点亏,甚至出手要“教训”让他家孩子吃亏的小朋友,表现得毫无理智。他们希望孩子得到充分锻炼,却剥夺了孩子自我尝试的机会,不惜运作自己的社会资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我优越感无限膨胀,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这样的庇护下,往往培养出来的是怯懦孤僻、蛮横孤傲的孩子。

自然体验中的“识得”与“拾德”

认识自然,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其将人类的自然劳作与四季的变换、万物的生长、风俗礼仪、文化风物等完美结合。立春备耕、清明播种、立夏插秧、立秋秋播、立冬收晒、大小寒冬藏等,这些节气农俗中都蕴含着中华民族先人从大自然中习得的智慧。孩子们在传统节气和节日中,通过开展顺应时节的劳作体验活动,如清明节开展种植播种、制作青团子,立夏斗蛋剥蛋,端午节包粽子、制作香囊等,不仅能够习得自然知识,掌握劳动技能,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激发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自然劳作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孩子们在幼儿园开辟的各个自然体验场,如生态农场、自然工坊、家政室、木工坊、自然博物馆等,通过开展真实劳动,丰富劳动体验。在劳作的过程中,孩子是这些场所的主人,这里不是“妈妈的厨房”“爷爷的菜地”或“爸爸的工作室”,而是他们自己的。小主人在自己的领地里开展各项劳动,无论是农场的铲子、镰刀、篮子,还是木工坊的榔头、凿子、刨刀,又或是自然工坊的晒匾、坛子、泡菜缸,都需要參与劳作的小主人自己操心,完成物品的摆放、收纳、规整,工具的使用、维护,以及材料的合理利用,及时归位等。这些无一不是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经历,通过自我劳动实践培养出来的良好习惯也一定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自然劳作磨炼幼儿意志

智慧来源于实践,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可以克服“懒、贪、傲、私”,唤醒勤劳、奉献、仁爱、坚持等优秀品质。自然劳作实践中的学习实践,克服困难,忍耐等待,接受挫折等,可以帮助幼儿磨炼意志。幼儿最大的愿望是尽早不被当成小孩,这是孩子意志的萌芽。带着艰巨任务的学习实践,则是孩子成长的途径。在自然劳作中,孩子要经历种植活动开垦的辛劳;要度过漫长的28天,等待鸡蛋孵化;要接受忘记浇水使得植物枯死的挫败感;要忍受打扫羊圈、鸡窝的难闻气味;要在锄草松土时保持细心和耐心,不能拔错了苗;要知道包粽子扎得不紧,米粒就会漏出来。所有的懒散和随意都会导致失败的后果,幼儿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自发地进行“自我约束”,培养意志的“自制性”和“坚韧性”。

关爱自然,培养坚定的责任心

孩子的许多爱好因兴趣而起,一开始可能热情很高,但当遇到困难,或者在重复操作中觉得无趣,就会虎头蛇尾,甚至放弃。在自然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的很多活动需要以爱心承载,以坚持维系,如在小农场要承担起喂养小动物、浇灌农场里的作物、为孵化器换水等工作,而且必须有责任心,一旦承担起这些工作,除非交接给别人,不然不可以随便中断或终止,否则就要承担动物死亡、植物枯萎、孵化不成功等后果。孩子们在这样的体验中会遭遇挫折、学会接受责任不到位产生的失败,吸取教训同时,孩子们在劳作中还开展观察记录,发现自然规律,这些需要持之以恒的连续操作,能培养幼儿坚定的责任心。

合作劳动培养孩子社会道德情操

在自然劳作体验中,很多活动孩子们都无法单独完成,如搬运重篮筐、晒匾,运水浇灌,生火煮菜饭,给爬藤植物搭竹头架子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孩子们进行分工与合作。一起参与各项劳动的孩子们互相讨论,有安排,有协作,劳动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既不能偷懒,也不能不照顾同伴的能力,只顾着自己做,互相之间应该有协商、有等待,甚至有迁就。在合作劳动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得到提高,谦让的品质、合作的意识都得到发展,可见合作劳动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然劳作体验,孩子们被中华传统文化所感染,萌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责任心和合作、谦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个融入自然、辛勤劳作的小小身影,现在经历的体验,是未来成人的第一步。我们要培养有德有能的一代人,通过自然体验中的劳作来培养孩子,从孩子自我意识形成伊始就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成长环境,为了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未来去培养孩子,路虽远其始不可偏,德须正其志不可移。

猜你喜欢
劳作爱国主义劳动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热爱劳动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理解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