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究竟有何作用?

2023-11-08 02:13黄爱华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栗子图式

黄爱华

解决问题能力对发展幼儿的心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同理,教师鼓励幼儿在自主游戏时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图式理论不仅能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教师要理解儿童行为图式,探究出专属的教师解读“小妙招”,有根据地支持儿童学习与发展,以“图式理论”为桥梁,搭建通向儿童世界的大道,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借助图式理論,发现问题,追随幼儿的兴趣所在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形成的游戏,在课程游戏化理论指导下,多数幼儿教师已经解放了思想,知道幼儿的游戏要适当放手。教师要做的就是观察幼儿、发现问题,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通过互动在游戏中获得探索学习的快乐,使得自主学习、自主游戏成为幼儿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最佳途径。

在表演区,教师投放了音乐“库企企”和音乐游戏互动图,当音乐出现“库企企”唱词时,对应位置的幼儿需迅速进行位置互换。但是,几轮下来,表演区的孩子都没能很好地玩起来。这时,老师是直接引导,还是再等一等,观察观察?

一天早上,老师看到了希望,一个由孩子协助同伴解决上述问题的念头油然而生。小栗子和小好两人坐在小椅子上,不一会儿,小好说:“我坐小雨的位置。”说着从自己的位置快速地移动到了小雨的位置。小栗子见状,一边移动一边说:“那我坐灿灿的位置。”小好:“那我坐阳阳的位置。”小栗子:“那我坐小月饼的位置。”小好:“那我坐小栗子的位置。”小栗子:“那我坐小好的位置。”他们俩不厌其烦地借助语言和小伙伴们的空座位来移动自己的身体,呈现出明显的轨迹图式。他们主动进行轨迹探索的行为,以及乐此不疲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

之后,当孩子进入表演区玩“库企企”音乐游戏时,老师便引导他们去邀请小栗子和小好加入游戏。因为他俩有过位置互换的经验。孩子们兴致高涨,一边听着轻松愉快的音乐,一边在固定节奏时与对应的同伴互换位置,井然有序,乐在其中。孩子们身体的“动”带给了他们快乐与满足。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多种方式,让孩子参与轨迹探索活动和其他身体挑战,从而促进他们的身体技能和大脑的发展。

凭借图式理论,

分析问题,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

幼儿的游戏环境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教师应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不打扰幼儿。即使是指导也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不能横加干涉,更不能越俎代庖。沉浸式观察使教师能搜集幼儿自主游戏中语言、行为、交往等各方面的资料,在这样的观察中,教师可以结合图式理论,联系所观察到的现象,使幼儿行为特征对号入座,分析出幼儿处于何种图式,按照相应图式理论的指导方法,及时调整应对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提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比如在大班建构区,男孩希希用弧形积木围了一个圆圈,在圈外用四块积木进行垒高,搭建了四个积木柱后,他在每个柱子最高处小心翼翼地放上空的牛奶杯。然后站在一个积木柱旁,面向圆圈,对着面前的牛奶杯猛吹一口气,牛奶杯落在圈外。第二个牛奶杯,他先眯着眼睛瞄了瞄,然后斜着身子对准杯子轻轻地吹,牛奶杯掉进了圈里,他笑了笑,继续吹。四个牛奶杯落地后,他嘟囔着几个成功了(牛奶杯掉在圈里)、几个失败了(掉在圈外)。捡起牛奶杯,他把积木柱变“低”了,再将牛奶杯放上去,继续吹。

第三次,他把掉在圈外的牛奶杯倒着放,再吹。第四次,他把柱子往旁边移了移,拿了几个弧形积木,使中间的圆圈变成大的花朵状后,他继续放上牛奶杯,再吹气……放、吹、捡,绕着圆圈一遍遍地尝试,他沉浸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吹气的力度和方向、柱子的高低、牛奶杯口和杯底的不同等,都会影响杯子的落点,孩子一步步发现了这些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操作进行猜想和验证。本着不打扰孩子的原则,老师及时投放了乒乓球、卷纸芯、玻璃球、吸管、纸和笔等,有助于孩子进一步的探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行为会呈现出复合型图式,就是同时表现出两种或多种图式行为。希希绕着圆圈一遍遍地跑,看到了动态旋转图式;将积木垒高,看到了动态垂直图式;把牛奶杯重复地放置再吹落,看到了轨迹图式……教师要以图式理论作为参照物,以观察的内容作为实践研究,找差距,从而不断调整游戏材料,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不断挑战,有所获得,满足自己的求知需求。

基于图式理论,自主建构,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式理论给广大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参考、一个对照物,让教师们能更加专业地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从而提供有效的游戏建议,以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益智区,小白和蔡蔡正在桌面上玩乒乓球入“桶”的游戏。两张桌子摆成条状,中间留了缝隙,放了张凳子,凳子上放着纸筒。两人分别立于两端,面前放了5个球和1根鼓棒。阳阳双手握着鼓棒,对着一个乒乓球,直接顶出去,嗒、嗒、嗒嗒嗒……急促的乒乓球落地声宣告了他的失败。接下来,他俩寻找乒乓球的身影遍布整个活动室。于是,在游戏分享时间,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为什么没有掉进纸筒的乒乓球会到处乱跑?”老师通过游戏中的多种现象,多重体验围合和包裹图式,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如玩滑滑梯时身体不会从滑梯上“飞”走;小手运沙子时手的姿势是怎样的……

教师要积极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对照图式,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即时性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游戏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促进自身游戏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指导策略,满足群体中个别幼儿的学习需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基于图式理论,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游戏观察,做到深度观察,了解幼儿的切实需求,教师还应架构多种支持系统,采用灵活的支持策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技能或经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用图式理论的描述和解释功能,帮助自己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助推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个性化的表现,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及时更换游戏材料,使幼儿的天性自由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展示。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栗子图式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肾之果”——栗子
分栗子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过关
小小会计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探析及应用探讨
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