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3-11-09 08:00孙莉莉杨成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1期
关键词:肝胃肝气百合

孙莉莉 杨成祥 王 聪

1 河南省信阳市第二中医院内科 464000;2 信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 南阳张仲景医院内一科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由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消化道出血所导致,临床多表现为饭后上腹痛、缺乏食欲、胃反酸等症状,如若不及时医治,则会引发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目前临床针对胃溃疡治疗常采用西药治疗,多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抑制幽门螺杆菌、抗炎为主,但西药治疗易复发,且对部分患者效果欠缺,仍需联合治疗以提高预后[1]。中医认为,胃溃疡属“胃脘痛”等范畴,以肝气犯胃型较为常见,主要归因于嗳腐吞酸、饮食内伤、脾胃升降失衡、胃气中阻、脘腹胀满,故主张以和胃止痛、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法治疗[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溃疡效果愈加突出,成为临床重点关注对象,肝胃百合汤加减是由丹参、百合、川楝、乌药、柴胡及郁金等中药材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之功效[3]。但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可否进一步提升疗效,临床鲜有报道。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108例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旨在从疗效、胃肠激素等层面分析上述治疗方案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我院108例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百合汤组,各54例。其中西药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5.91±7.23)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61±0.49)年;百合汤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6.12±7.4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4±0.79)年。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肝气犯胃证胃溃疡相关诊断标准[4];主症:胃脘不适、窜及两胁、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食欲不振、胸闷喜叹息、频繁嗳气;次症:嘈杂反酸、面色姜黄、易怒烦躁、口苦纳差;舌脉:苔黄白腻,舌质淡红,脉弦弱;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严重器质性病症;自身免疫性病症;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溃疡面积>3cm者,球部溃疡>2cm者;妊娠、哺乳期者;严重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消化道疾病者。

1.3 方法

1.3.1 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成都华神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5788)口服,20g/次,1次/d;克拉霉素胶囊(山西蜀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50)口服,25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宣城市金芙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966)口服,5g/次,3次/d。

1.3.2 百合汤组:于西药组基础上联合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丹参15g、百合15g、川楝10g、乌药10g、柴胡10g、郁金10g、黄芩10g。大便干结、脉弦、舌红少津者加沙参15g、麦冬15g;气短神疲者加白术15g、太子参15g;便秘严重者加瓜蒌仁15g、火麻仁15g。水煎取汁300ml,2次服用,每日1剂。2组持续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标准:2组均于治疗8周后实施疗效评估,痊愈:经胃镜检查可见溃疡无痕迹、疤痕已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大部分愈合;有效:经胃镜检查溃疡愈合>50%,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经胃镜检查溃疡<50%。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腹痛、食欲不振、胃灼热、反酸、嗳气等症状的缓解时间。(3)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取静脉血约4ml,离心10min,转速3 500r/min、离心半径10cm,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4)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叶因子2(TFF2)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5)比较2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百合汤组总有效率98.15%,与西药组的85.19%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63,P=0.037<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与西药组比较,百合汤组反酸、嗳气、胃灼热、腹痛、食欲不振缓解时间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 2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2组GAS、MOT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百合汤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4 2组血清NF-κB、TFF2、TNF-α、IL-6水平比较 与西药组相比,治疗8周后百合汤组血清NF-κB、TNF-α、IL-6水平较低,TFF2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血清NF-κB、TFF2、TNF-α、IL-6水平比较

2.5 2组6个月复发率比较 随访6个月,百合汤组失访3例,西药组失访5例。百合汤组6个月复发率为5.88%(3/51),低于西药组的20.41%(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2,P=0.03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健康饮食的习惯增加,胃溃疡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向,其发病复杂,且多存在于老年群体,主要由保护、侵袭因素失衡导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胃溃疡患者多采用(奥美拉唑胶囊+克拉霉素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可于一定程度缓解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情况,影响预后[5]。

中医认为,胃溃疡属“肝胃气痛”“胃脘痛”“腹痛”等范畴,归因于脾胃虚弱、外邪犯胃、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胃气中阻、嗳腐吞酸,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脾胃虚寒为主要致病因素,胃主受纳、脾主健运、胃气壅滞脾胃虚弱可致脾胃功能失调,故主张以疏肝解郁、和胃止痛、顺气开郁、宁心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6]。肝胃百合汤中丹参性微寒,味苦,可祛瘀活血、温经通脉、安神养血;百合性偏寒,味甘,可清心安神,养生益智;川楝性寒,味苦,可疏肝行气、肝郁气滞、清热燥湿;乌药性温,味辛,可同理气机、温散寒邪;柴胡性微寒,味辛、苦,可阳气升举、解郁疏肝;郁金性寒,味辛、苦,可理气解郁;黄芩性寒,味苦,可燥湿清热、解毒泻火。诸药配伍,共奏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楝主要成分川楝子醇有消炎止痛作用,柠檬苦素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进而抑制病菌繁殖;丹参有提高机体免疫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通过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黏膜血运,从而保护胃黏膜;百合具有调节免疫、促进代谢等作用;乌药提取物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镇痛作用;柴胡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作用,此外,还可抑制胃液分泌,促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从而降低胃溃疡系数;郁金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作用;黄芩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抗菌效果良好[7]。本文中,百合汤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西药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由此说明,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减少复发率。另有研究指出,胃肠激素可参与胃溃疡发生发展,MOT、GAS是小分子肽,由胃窦部黏膜、十二指肠中G细胞释放,前者可反映胃肠功能状态及胃黏膜损伤程度;后者可反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本文中,治疗8周后百合汤组GAS、MOT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说明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可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另外有研究指出,血清NF-κB、TFF2、TNF-α、IL-6可参与胃溃疡患者胃黏膜损伤状态,血清NF-κB可参与组织损伤、防御反应、应激反应,其水平升高可反映胃溃疡患者应激状态;血清TFF2为小分子多肽,其水平升高可反映胃肠黏膜修复状态,缩小溃疡病灶;血清TNF-α、IL-6为促炎因子,胃黏膜受到感染时可通过激活NF-κB促使TNF-α、IL-6水平增高,可反映胃黏膜损伤状态[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百合汤组血清TFF2水平高于西药组,IL-6、TNF-α、NF-κB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说明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可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原因分析为,肝胃百合汤方剂中丹参、柴胡、郁金等促进胃黏膜修复、增殖,改善机体胃黏膜微循环,缓解胃肠道不适,从而减少胃溃疡面积。

综上所述,肝胃百合汤加减辅助治疗老年肝气犯胃证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肝胃肝气百合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风吹百合香
清心消暑话百合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百合依依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
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疗肝胃郁热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