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2023-11-12 21:38沈于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证书课程体系

沈于琛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随着“大智移云物”等创新科技广泛应用于各个产业,原有的产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价值链结构重塑,进而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管理方式也随之更新迭代[1]。“大智移云物”等信息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催生了数字经济,这就要求会计人才能够掌握新业务、新技术,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这对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优化势在必行。

1 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目标不清晰

截至2020 年,全国设置财会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多达690 余所。长期以来,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以本科会计教育为参照,作为本科教育的补充。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上参照本科层次教育,与本科会计专业教学的理论高度、知识点难度相似,或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忽略了知识面的拓展和技能的训练,使得高职会计教育缺乏与本科会计教育的差异性[2]。高职与本科的生源不同,高职与本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亦有差别,与本科相似的培养体系并不能够很好地发挥高职学生的特长。反映在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上,表现为其具备理论知识,但操作技能及可迁移能力较弱。

1.2 培养理念:涉农特色不明显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的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2020 年,全国共有1 205 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开设最多的专业,占比达到81%。20 世纪末,会计人才需求旺盛,农业类高职院校也相继开设会计专业。目前,大多数开设会计专业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与其他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法和课程设置雷同[3]。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以及分析性、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学时有所增加,但是与农业相关的课程渐渐被设置为选修课,甚至不再开设,未能体现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差异化发展优势。在教学素材方面,涉农高职会计专业通常选用通用财经类教材,贴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实际、生动的教学案例尚不充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分析和决策能力。

1.3 专业课程:数智化融入不充分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要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教育部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高职财会专业全面更名,向大数据转型,“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因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因素导致会计与大数据的融合不充分。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目前更加重视学生基础业务核算能力的培养,会计基础、核算等课程所占比例较大,尽管开设了大数据相关课程,但这类课程更偏向于基础编程或数据处理,与会计的融合程度不高。师资力量方面,缺乏兼具会计知识和大数据技术知识的教师,会计专业教师在参加“大数据与会计”相关培训后,具备了一定数智财会融合的教学能力,但尚未满足企业用人要求,无法实现会计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以及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

2 “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9 年4 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会计领域确定首批“1+X”证书为“智能财税”,对会计人才应向数智化方向转型提出了明确要求[4]。“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促进“双证融通”,如何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如何利用好职业院校教育与培训资源(李政,2019)[5],还需结合试点实践深入探索,构建出一套满足学生个人发展、市场行业需求、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技术支撑。刘骞(2020)[7]、丁天明(2020)[8]等学者指出:应根据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无缝衔接教育与就业、依据产业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实时跟随行业趋势,依托“1+X”证书制度实现课证融通,使得人才培养契合产业需求。周小青等(2020)[9]结合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理念,探究了“1+X”证书制度下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性条件保障。

综上所述,“1+X 证书”制度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依据,是高职院校在为学生提供学历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实施途径[10]。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1+X”证书制度为实施路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会计行业及农业领域输送会计人才,为“1+X”证书制度在涉农类高职会计专业的落地提供依据。

3 “1+X”证书制度下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 结合“1+X”证书制度,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从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的需求来看,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毕业生既要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大数据分析、税法、经济法、审计等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1+X”证书制度有助于农业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以“1+X”证书制度为依托,充分结合学生学情、用人单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共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法,同时建立多元人才评价、激励、反馈与改进机制,在帮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综合素养,拓展就业创业能力[11]。

3.2 融入农业特色,构建“岗课赛证”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以分析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建立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同时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准则、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等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12]。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较为对口的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等,教师分析其对应的岗位能力,以岗位能力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搭建课程结构,并融入农业会计元素;通过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13];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或创新创业比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最终形成有农业特色的高职会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通识教育必修课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综合素养;以会计基础、出纳实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基础课,对接校级会计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资金管理技能、会计核算技能;以财务会计、经济法、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纳税实务等专业核心课,对接智能财税“1+X”证书及各类会计综合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技能、成本核算与管理技能、会计监督技能与信息化处理技能;以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农村会计实务、农村财务管理等专业拓展课,对接农业经济组织经营管理“1+X”证书,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及掌握涉农法律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资”管理、涉农组织的会计制度、农业会计核算方法;以大数据管理会计实务、大数据审计基础、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Excel BI 在财务中的应用等专业核心课,对接业财一体化“1+X”证书,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思维与业务财务融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企业经营模拟实训、跟岗实训等综合实训课,对接各类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参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探索职业规划。

3.3 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对人才的实操能力要求较高,调研结果显示:在企业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中,财务成本核算、税费计算及申报、财务预算与分析能力排在前列[14],这些专业技能需要在实践锻炼中得以提升,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应注重实践性。首先,考虑到会计工作的特殊性,高职院校通过与当地的会计师协会及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帮助学生获得对口实习的机会。例如,在大一专业介绍时,高职院校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入校宣讲,拓展学生的就业思路,促使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为大学学习设立更明确的目标,提升学习效率。其次,结合“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专业实训室建设,丰富实训资源,搭建实训平台,通过引入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厂仿真环境创新实验中心、智能财税实训平台、业财一体化实训平台、用友会计电算化实训平台、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等,使得实践教学场景能够接近真实工作任务及业务场景,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职业环境,学习工作流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在大三跟岗实训前,高职院校可通过会计师协会收集企业用人信息,并召开校园招聘会,帮助企业与学生进行信息匹配;或邀请企业入驻校园,形成企业导师与校内指导教师的双导师育人制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农业类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农业方面的资源,建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相关实习基地,让会计学生在开展会计相关实践学习的同时,能够体验涉农一线工作,了解会计在涉农工作中的业务财务融合,以及在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大数据会计如何服务于“三农”工作,拓展学生在农业会计方面的视野。

4 结语

“1+X”证书制度能够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供有效的改革依据及抓手,帮助会计专业结合该制度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农业特色的“岗课赛证”课程体系、校企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农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涉农特色不明显、数智化融入不充分的现状。为更好地在农业类高职会计专业落实“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还应重视相关职业教育生态及考核体系建设,对推动“1+X”证书制度在专业改革方面的应用进行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证书课程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