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时代背景, 开展跨媒介阅读

2023-11-12 18:24梁素菊
格言·校园版 2023年30期
关键词:媒介软件教师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中学·梁素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在课内外加强跨媒介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拓宽视野、了解先进文化、丰富精神世界。新的课程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认为可以将互联网技术和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碎片知识的重构,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语言素养。基于这一背景,初中语文教学要积极整合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跨媒介阅读,利用移动终端展开碎片化阅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一、整合视听文本,适度补充

影视作品常常使用视觉形象和镜头拼接的方式展现艺术形象。这样的展现具有一定的可感性和具体性,能够更真实地展现现实世界,给人逼真的感受。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这个特点,给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和课本有关的影视剧片段。在观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记叙和描写手法,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在学生阅读《智取生辰纲》的时候,教师若能组织跨媒介阅读,给学生展示一些《水浒传》的片段,则能起到适度补充的效果,能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水浒英雄的人物形象,体会到他们的独特性。此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在这个片段中,劫取生辰纲的英雄人数不少,作者又是如何惟妙惟肖地写出每一个人的特点的呢?”教师鼓励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看看作者是如何展开人物描写的。学生发现作者着重写了吴用的足智多谋、晁盖的人脉很广,这样就能让人清楚地了解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而对于一些次要人物的描写,作者选择一笔带过。这样能突出重点。尤其是在和杨志斗智的一段中,作者没有分开描述,而是用“七人”等笼统的说法,这样能看出众人谋划已深,如同一个人一样配合默契。

初中学生对影视作品情有独钟。观影也是学生调节身心、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语文跨媒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结合文本的内容展示一些多媒体课件,将影视作品巧妙植入课堂,不仅可以对纸质文本进行补充,还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若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剧本编写的活动,将拍摄好的片段上传到网络上。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更能帮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借助直播平台,鉴赏展示

在网络媒体中,直播平台已经深入人心,也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喜爱。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他们也参与到直播平台的表演中,用播音、表演课本剧、演讲活动、网络互动辩论等方法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变得更丰富多彩,同时学生也懂得如何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这样的方式使得语文课堂饱含时代气息,更容易赢得学生的青睐。

在学习《消息两则》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网络直播的活动。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然后将其结合掌握的新闻知识,撰写新闻稿件,最后把自己装扮成新闻播报员,将相关的新闻内容播送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强。他们先展开拓展搜索,了解新闻稿撰写的要点是什么,认识到新闻要具有实效性和真实性,其语言要朗朗上口,尽量不要使用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词句。此后,学生展开自主创作活动,如有学生结合校园艺术节做了跟踪报道,记录了各个班级的学生选择节目、排练节目的情况,还详细地介绍了校园艺术节开幕式的盛况。这使得原本单一的课堂教学更加紧贴学生喜好,也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参与新知学习的欲望,让语文课堂呈现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教师引导学生在直播后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新闻创作水平。

初中学生接受新知能力强,可以紧贴时代发展脉搏。而且,他们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走出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深度融入语文课堂,产生深度探究新知的热情。网络直播是新时代下全新的交流方式,学生对直播既好奇又憧憬,教师将这一方式引入教学,迎合了初中学生的好奇心,也丰富了课堂。当然,在网络直播平台的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设定一些活动主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了解思考的方向,便于他们展现出个性化创意,更能让课堂教学时刻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

三、利用写作软件,速读速写

《吕氏春秋》有云:“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荀子在《劝学》中也指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见,聪明的人善于借鉴他人的智慧。网络上可以找到不少有助于写作的软件,有的能帮助学生搜索更多的写作素材,有的能给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有的能查阅各种语文知识点,有的为学生收录了历年中考的作文题目。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写作软件,组织学生展开速读速写的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展开创作,然后上传到网络上,聆听他人的评价。

在学习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的网络软件展开写作活动。教师先引导学生寻找网络上诗歌创作的软件。如有的软件能查询字的韵脚,能快速找到相同韵脚的字词;有的软件或网站能查询各种意象,了解这些意象代表了怎样的象征意义;有的网站能查询不同作者的诗歌作品,有助于展开辅助阅读。利用这些软件或者网站,学生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更为深刻,便于其展开自主创作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将创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络上,和大家进行分享。如有的学生创作的是展现爱国情感的作品,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将自己的作品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进行对比,发现课文使用的意象具有新意,而自己的作品则用了一些比较老套的意象。这样,学生便知道了后续努力的方向。

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写作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成绩提升的瓶颈。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匮乏、材料不足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用网络互动平台,学生能搜索更多的素材,了解他人对作文的看法。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思想匮乏和材料不足的问题。学生可以透过材料看到其实质,进而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这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结束语

学者艾德勒1940年就在其经典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预言会有多种介质进入到阅读世界,不断提升个体的阅读品质。新西兰学者费希尔也曾在《阅读的历史》中展现跨媒体阅读的场景。在信息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为跨媒介阅读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依托信息科技,展开跨媒介阅读,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改良阅读方式和途径,为学生创新阅读、提升文化素养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媒介软件教师
最美教师
禅宗软件
教师如何说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软件对对碰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