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域下驻村第一书记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范式研究

2023-11-12 11:43刘艳坤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我国的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是有力有效的,为进一步推动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就要总结并且用好相关经验,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深刻认识下一阶段减贫工作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思路、找准路径,使减贫工作与推动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一体推进。关键是要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做好不同发展阶段的体制机制衔接,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断将减贫治理引向深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要切实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导作用、政治保障作用、文化引领作用和个体发展作用。为此,需进一步增强驻村第一书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理和方法助力乡村治理的实践能力,着力从精准掌握乡村不同利益群体思想动态现状;加强理论学习,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头脑;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赢得民心;统筹谋划助力乡村产业落地;激发群众生产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寻求优化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治理;实践范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0-000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提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1]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治本之策,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能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维护乡村和谐稳定、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保障和动力。不断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顶层设计,并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统筹安排,也是更好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要切实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教导作用、政治保障作用、文化引领作用、个体发展作用,需进一步增强驻村第一书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工作原理和方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

一、基层乡村治理现状:“党建+”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基层一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落实责任的最前沿。只有深入一线充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才能准确找到工作的切入点。”[2]中央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思路,以当下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乡镇为主导的新形态乡村治理方式,是精准有效开展乡村治理的有益实践尝试。以M镇推出的“一线工作法”为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载体,强党建、融“三治”、增活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实现了乡村发展的“新提升”,试验示范成效初步显现。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通过扎扎实实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大走访,搜集民情民意,开展代办业务,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把乡村治理中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把全村15个社、1437人划分为9个网格,1名干部包一个网格。两名干部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互帮互助,协商解决村民的各种困难问题。每周根据任务清单统筹工作,坚持日调度机制,实行所有问题日收集、日汇总、日研判、限时销号,确保“事不过夜”。根据“政策、责任、工作”三落实要求,L村构建了“1+2+3+5+35”工作体系,1名镇领导负责联系包干1个村,加上两名镇里选派的驻村干部,加上3名驻村工作队员,加上5位村干部,加上35名帮扶责任人,把所有人、财、物都纳入相应网格,分层次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为了方便梳理各网格汇总的信息,围绕“乡村振兴”基本问题,设计走访信息采集表,采集指标有30多项。村级组织把走访信息汇总、归类、分析研判,提出解决路径,不能解决的问题当晚及時上报镇党委,第二天早上镇党委准时开视频工作推进会,研判前一天搜集的问题,安排新的任务。

M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20字”总要求,聚焦“治理有效”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轴心,自治、法治、德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多线并进,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乡村法治、乡风文明、乡村自治体系、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不断改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群众自治实践、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作用。

二、加强学习: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人生如果没有目标,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可能是逆风。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随时对标对表检查自己言行的标准。到乡村做第一书记的经历,复杂的工作形势,多元化的利益纠缠,更容易让人更紧密地扎根中国大地,思考真实问题,这也迫使第一书记需要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四史”,学习中央有关“三农”的系列政策与文件。到了最偏远最基层的农村,反而会激发第一书记研究国家大政方针的激情与勇气。

要做到上下同心,首先就要吃透上级的精神,其次是了解最基层的民情,期间就需要精准施策。一般来说,政策是围绕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而制定的,但各个地方的情况却不尽相同,即使情况相同复杂程度上也可能会有差别。上面的文件和政策不可能包罗万象,这就要求从历史的视野中研判现实问题,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虽然在进村前,市、县都组织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系统培训,但纸上得来终觉浅。通过大走访了解民情,带着重重问题,再次开始学习中央、市里和县里下发的各种文件,尤其重点学习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和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到地方视察产业发展时的系列讲话精神。通过扎实地学习,在乡村治理具体工作推进中才能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

“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4]。有些村干部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第一书记需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讲透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能精准领会和把握中央精神,就容易在具体的工作中迷失方向,在落实政策时变形走样,甚至好心办坏事。

熟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等理论书籍,不仅可以用于指导驻村工作,而且可以在每天早上的村干部例会上学一小段,在院坝会上给村民讲一小段。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要让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胜利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6]。通过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好日子,来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社区大讲堂、院坝会等形式,把基层组织已经做的事、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条理清晰地讲出来。

三、赢得民心: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思想问题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大走访发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必须花精力研究解决之道。结合自身资源,从小处入手,重点解决大走访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L村为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茶垭子修路的问题和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为了后续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希望把路加宽一米,由现在规划的3.5米拓宽到4.5米,并延长100米,在断头路尽头处修一个倒车坝。为了帮茶垭子把路拓宽并延长,第一书记积极协调市、县两级主管部门,写报告,找资源,驻村工作队齐心协力终于实现了村民的美好愿望。此后工作队又在茶垭子又开了一次社员会,一方面介绍是国家支持乡村发展的好政策才让村里的路得以拓宽延长,另一方面也帮社员分析了为什么这条路修起来这么难。通过这件事让老百姓反思,没有上下同心,一味自私自利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这个案例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的“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7]。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著名的“归属感三要素”: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讲他者贡献时,他认为“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劳动不仅仅是赚取金钱的手段。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获得归属感。”[8]后来L村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成立,构建了党建“1+3”志愿服务体系,党员志愿服务队带领乡贤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少年之家志愿服务队,在L村红红火火地开展起了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利用休息时间为贫困户修院坝、为低保户修补房屋。乡贤组成的政策宣讲队随时随地把党的好政策带到田间地头,把干群矛盾、邻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妇女成立舞蹈队每天晚上都在村委广场领跳坝坝舞,排练的扇子舞到处巡回表演。青少年之家通过“小手拉大手”、主题宣讲快板、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促进了环境综合整治、乡风文明,宣讲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志愿服务体系彻底激活了村里“386199部队”里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力量。“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風化俗”[9]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吹遍L村的沟沟坎坎,点亮了山路,温暖了人心。

四、赢得信任: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以青少年之家志愿服务团工作为切入点,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教育工作凝聚民心,奠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尚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谋划发展什么产业和怎么发展产业。L村虽已经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但作为一个产业空壳村,当时还没有一个产业成功落地。结合C县七大产业扶持计划,L村经过前期和群众代表一起充分论证,计划重点发展中药材。驻村工作队主动找镇领导和县领导汇报发展思路,并立下军令状,只要能把项目放在村上,保证克服各种困难,让项目成功实施下去。最终争取到了150万的产业项目资金,以“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开始实施。政府最怕的就是项目申请下来了却实施不下去,资金躺在账上,到时候肯定会被追责问责。驻村工作队马上召集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开会,先统一干部的思想: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抓住机遇打一个翻身仗,把产业从无到有搞起来并做成功,这样才能把中央的好政策落实到L村,才能赢得上级的信任,以后才有机会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如果这次放弃了,以后就很难再有翻身之日了。干部们被一番动员后,也憋着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经过前期几个月的工作流程再造,村支两委班子已经由原先的软弱涣散、精神委顿,变得愿意干事且知道怎么干事了:有的负责起草集体经济组织与天宝药业、农户的合作协议,考察基地位置;有的负责动员老百姓流转土地;有的计算青苗补偿方案;有的带人顶着烈日把撂荒地整理出来。乡贤志愿服务队配合村干部一起在茶余饭后向老百姓宣传发展中药材的好政策,挨家挨户逐一动员。在大家上下同心,共同努力下,位于老屋营的黄精中药材基地顺利建成。村民不仅拿到了当年的青苗补偿款,后续每年还有土地租金和基地务工的收入。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在家门口也能挣点零花钱。在产业项目发展上,终于扭转了政府怕做不好取消,老百姓怕被忽悠不愿意做的恶性循环,L村的发展自此进入快车道。

五、激发内生动力:变 “要我富”为“我要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内因是主要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L村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魔幻现象。老百姓通过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政策扶持在产业发展上得到了实惠,内生动力也就激发出来了。L村后续积极成立中药材合作社,种植连翘286亩、粉葛435亩、茶叶100亩,另有储备林近10000亩,老百姓争先恐后参加合作社。返乡农民工创业开家庭农场。村里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也主动申请加入村干部行列或加入本土人才项目。他们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在各级干部的积极带领下,充满了发展的信心、勇气和激情。

幸福就是分清边界,学会承担应有责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阿德勒也说人生的一切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反之,人生的一切幸福也来自人际关系。幸福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必须在幸福之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向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就必须做好职责界定。要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让老百姓弄清楚,追求美好生活这最终是谁的人生责任,谁的责任谁负责。提供扶持政策、就业机会、发展路径、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等外在条件,这是政府的责任。努力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人永远也富裕不起来。干部要避免包办代替,让群众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到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确立工作职责与边界,不等于冷漠以对,划清界限不等于放任不管。应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底线意识,对农民要有真感情。明确责任,认清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不横加干涉别人的事务。同时做好准备,建立信赖关系,带着真感情与村民交朋友,在村民遇到思想困惑和工作困难时,要及时提供咨询和帮助,这样才能赢得村民的尊重。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相应的工作推进起来就事半功倍。要带着信任的眼光,完善村民自治,充分相信老百姓可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只有这项工作做得扎实了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上下同心的团结伟力来自上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的共同努力。上级做好自己该做的:政策、资金、项目、规划、指导,不越俎代庖。基层也干好自己该做的: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分析风险与收益,不等靠要。乡村治理现代化中需要守正创新,在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基础上,创新区县、乡镇、村社三级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率先示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多主体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J]. 中国工运,2020(05):23-26.

[2] 习近平.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8(02):1-9.

[4] 党评文.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學全过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2):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习近平. 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谈消除贫困: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EB/OL]. (2017-06-27)[2023-06-29].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9/0218/c385474-30759690.html.

[8] 岸见一郎. 被讨厌的勇气[M]. 渠海霞,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 展伟.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时代价值[N]. 光明日报,2019-11-20(06).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脱贫攻坚精神视域下的重庆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研究”(项目编号:2020PY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艳坤(1981—),女,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在读,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与协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主体关系的路径选择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