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策略和方法研究

2023-11-15 02:20马东黎
名家名作 2023年18期
关键词:武当山武当典籍

马东黎

武当山是闻名海内外的热门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全球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仅仅在2023 年五一假期期间,游客数量就达到30 万。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区域内,向外辐射,逐渐形成了武当文化。因此,武当文化也被称为名山文化或地域文化,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武当武术、武当建筑和雕塑艺术等[1]。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走出了国门,登上了世界舞台。然而,学者们认为,文化、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大大降低了“走出去”的成效。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形式,不能浮在表面。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大量内容被记录在古书典籍中。因此,作为武当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武当文化典籍英译值得研究。

一、研究基础

什么是典籍?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典籍狭义上指的是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广义上指的是古代的图书。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看,武当文化典籍指的是记录武当文化的古代图书。当代优秀作品未包含在内,如《武当文化概论》,该书由国内著名的武当文化研究专家杨立志教授著作而成,于2008 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它首次厘清了武当文化的内涵,诠释了武当文化的精神,全书共八章,内容涉及武当文化的历史、礼仪、武术和文学等,是第一本当代武当文化学术著作。故本研究扩大武当文化典籍的内涵和外延,认为武当文化典籍指的是记录武当文化的图书。这些文献的内容丰富,涉及思想修养、“道”的内涵、武当道义等[2],对于我们了解学习武当文化有重要的意义,是武当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研究以武当文化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后续武当文化典籍翻译提供参考。

二、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重要意义

(一)武当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武当文化典籍是武当优秀文化的代表,浓缩了武当文化经典。它们是后来的学者了解和学习武当文化的途径,促进了武当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当今时代,我国正处在文化软实力建设和国际形象、国际话语权构建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文化想要“走出去”和“走进去”,翻译这些经典著作是必经之路。因此,武当文化典籍英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武当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著名翻译家瓦尔特·本雅明曾经说过,译作和原作处在不同空间[3]。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译作源自原作,可以看作是原作生命的延续。优秀的翻译不仅能忠实、准确地传递出原文的意思,更是武当文化典籍再创造的过程。武当文化典籍虽然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但是,如何让这些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生命力,如何让武当文化经典实现创新式发展,如何将武当古典文化之美展示给世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现状

(一)武当文化研究现状

近三年,关于武当文化的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更多的学者投身于武当文化研究。

从研究人员属性来看,当前国内武当文化研究学者大部分来自湖北省,其中,十堰市居多。研究者人数最多的机构为汉江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前二者主要侧重于武当文化研究,后者大多是从武当武术角度展开研究的。

从研究主题来看,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武当山旅游、武当文化和武当武术三方面。具体到武当文化,研究主题主要是:第一,武当文化内涵和特征研究。罗耀松[4](2001)认为武当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第二,武当文化传播路径研究。马东黎[5](2020)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发挥地方高校和汉语国际教育传承作用的传播路径。

(二)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道德经》很早就引起了西方汉学者的关注,并于19 世纪上半叶开始,将其翻译成法语、英语等语言。据统计,截至目前,《道德经》已被翻译成近三十种语言,翻译版本已达到一千一百多种。然而,武当文化英译起步较晚,研究视角单一,并且数量也不多。现有研究大多结合翻译实践,从目的论、功能对等、生态翻译学和语用学角度出发,关注武当武术术语、武当旅游文本、武当山推介资料等英译策略和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学术论文,且多为普通期刊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等高水平研究成果数量非常少。值得一提的是,在译作方面,2012 年,杨贤玉和杨荣广等出版了《仙山碧水——武当山民间故事选译》,填补了武当文化翻译的空白。张正荣于2013 年出版的《武当山英文导游辞研究与创作》,用英语推介了武当山。

然而,从总体上来说,武当文化典籍翻译处在起步阶段,虽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已经完成的武当文化典籍英译数量不多。据统计,截至2020 年,武当文化典籍翻译作品中,共有英译作品13 部,韩语作品2 部[6]。第二,已有翻译内容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武当武术方面和武当山景区介绍方面。语种也较单一,主要为英语。第三,武当文化典籍翻译人员数量少,翻译质量有待提高。武当文化典籍体现了极强的独特性,这使翻译难度加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武当文化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努力探寻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后续武当文化典籍英译提供参考。

四、武当文化典籍的语言特点

(一)内容特点

从内容上看,武当文化典籍是中华哲学的重要内容,是武当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了武当文化的独特性。它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延续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千百年来武当文化积累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扩充。时至今日,它已深深地被烙上了时代的特征。

(二)语言特点

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表达。[7]中英语言差异体现了二者之间巨大的思维差异。中国式思维强调整体性和模糊性,西方式思维强调分析性和精确性。[8]中国式思维把万物当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特性正是千百年来道家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武当文化典籍里面包含大量的史料和考证,均用古文表达而成,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巨大。

例如,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为:“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保合太和,天人合一;重人贵生,诚信向善。”从形式上看,全部为四字短语,形式一致,看似句子成分不完整,缺乏表达逻辑的词语,但是寥寥数语,却精辟地概括了天、地、人和宇宙万物的生命规律和生命伦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整体性和模糊性。

五、目的论视角下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策略和方法

20 世纪70 年代末,汉斯·弗米尔指出,人类的翻译行为受到翻译目的的支配,翻译目的决定了我们如何翻译和采用何种方式翻译[9]。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目的一方面是向读者介绍武当文化,加速武当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翻译受众所处的文化环境,用可接受的语言将武当文化典籍呈现给他们。由此可知,为了实现这两个目的,武当文化典籍英译可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一)归化策略

中英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武当文化典籍内含大量有中国特色或地域特色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英语国家的读者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归化策略(domesticating strategy)。归化意指把源语言本土化,要求译者要以翻译受众为中心,用翻译受众可接受的方式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因此,归化策略使译文读起来更加地道,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常用的翻译方法有意译和简译法等。

意译(free translation 或者liberal translation),意指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受原文结构、表达方式等束缚,使原文用符合目的语使用者习惯的结构或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由于中英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和民族特性等方面,有时候译者可采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使译文简洁明快,不那么生涩难懂,不产生歧义,变得更加通顺和地道。这样,读者可以很容易明白原文的意思,译本的可读性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The way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constant way;

The name that can be named

Is not the constant name.[10]

“道”是什么意思?该如何翻译?分析可知,“道”体现了中国式思维模糊性的特质。“道”实际上指的是世间万物的起源和根源。英语中没有符合这些特征的词汇。如用Origin 一词,它虽体现了英语精确性的特点,但是却极大地缩小了“道”所指的范畴。刘殿爵先生采用了归化的策略,用way 来表示“道”,准确地传达了原句的含义。后续的众多英语译本均用way 来指代“道”。

简译法(concise translation)又称省略法,它并不是不翻译原文中的某些词句,而是概括出句子重点,省略了一些可有可无的成分,从而使得译文不那么冗长且杂乱。

例2:玄岳门码头以太极湖周边极富魅力的自然风光为依托,运用移步换景、层层递进、融入自然的景观手法,打造质朴、自然、野趣横生的码头景观,强调视觉审美与接待功能的融合,使游客在太极湖门户留下美好体验。[11]

译文:The Xuanyue Gate Pier is based on the charming scenery around Tai Chi Lake, and created a simple,natural and wild landscape, providing tourists with beautiful experience.

(二)异化策略

异化与归化相对应。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照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直截了当地将译文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翻译受众。常用的方法有直译和音译等。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文的结构、表达方式等。

例3:以金顶城墙为界,墙里面被称为“紫禁城”。

译文:Inside the wall, it is called the Forbidden City.

音译(transliteration)则是把源语言中的词语,用目标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发音表示出来。比如,武当文化包含大量特有的词汇,英语没有一一对应的单词,故采用音译的方法。翻译受众可根据上下文、大小写等方式分辨出它们是否为专有名词。

例4:武当山;玉虚宫

译文:Wudang Mountains;Yuxu Palace

(三)注释翻译法

注释翻译法(annotation method)是武当文化典籍英译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武当文化典籍内包含大量的特色文化和表达方式,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很难通过精简的英语词汇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多采用注释翻译法。

例5:龙头香。

“龙头香”若直译为the dragon-head incense,那么读者会不明就里,误以为在龙的头上烧香。因此,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采用加上注释的方法对其进行解释:在武当山南岩岩壁旁的石梁上嵌有一个石雕的龙首,悬空于悬崖之上。石梁通过圆雕、镂雕等手法,使两条金龙盘旋而上,龙头交汇处放置着一枚香炉,故名为“龙头香”。这样一方面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在翻译受众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提升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六、结语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要将武当文化典籍翻译成英语语言,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目的论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武当文化典籍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武当文化典籍英译的目标一方面是加速武当文化“走出去”和“走进去”的进程;另一方面,将武当文化呈现到世人面前,促进武当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据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归化、异化和注释翻译法等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武当文化典籍英译事业的发展和翻译人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武当山武当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武当佳境
武当山武术馆发展现状研究
武当还馍录
武当山特区欢欢喜喜过大年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武当山·紫霄大殿
登上武当山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