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背景,重塑作业生态

2023-11-15 14:32贾娟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

贾娟娟

[摘  要] “双减”背景下重塑数学教学的新生态,要求教师以作业为载体、媒介,关注学生的个体、探究、生活和阅读。关注个体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定制,关注探究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创造,关注生活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实践,关注阅读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感悟。“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研发,要让作业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数学学习,让作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双减”背景;作业生态

“双减”正成为当下的热词。所谓“双减”,是指“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过多的校外培训负担”。在“双减”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研究课堂教学,还要研究作业设计和课后辅导、延时辅导等。由此可见,“双减”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结构性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发力。立足于“双减”的时代背景,优化学生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的作业更精简、更精致、更精准是教师的当务之急。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提升学生的作业效能,优化学生的作业品质、样态,是当下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

一、关注个体,让作业走向私人定制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更要关注学生个体。作业是学生个体数学学习的“窗口”。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学生的作业,洞察学生的具体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风格、学习倾向等。在课后延时服务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个体性诊断,从而让作业的研发、设计更精准,让作业的研发设计走向私人定制。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其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方式等都应当有差异性和层次性。作业的设计研发应当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实”,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由“可能发展区”迈向“现实发展区”[1]。

在作业设计研发的过程中,教师要赋予学生最大的作业自主权,让学生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学力相匹配的作业。比如教学“化简比”这一部分内容之后,笔者设计研发了三类作业,分别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一是基础性作业,分别给出几道“整数比”“小数比”和“分数比”作业,旨在引导学生巩固、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技能,将寻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等方法融入作业之中;二是发展性作业,分别给出了几道“混合比”作业,要求学生选择最优化的化简比的方法。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是将小数化成分数方便化简,还是将分数化成小数方便化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化简比的作业不仅是巩固知识,更是走向了策略的优化;三是提升性作业,分别给出了几道“单位比”,学生要先统一比的前项和后项中的单位,将“单位比”转化为“数值比”。对于同一个层级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应当不同地对待。比如同样在“整数比”的化简过程中,有的学生能一次性找准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就采用了“一次化简比法”;有的学生不能一次性找准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就采用了“逐次化简比法”等。在作业过程中,不同的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融入作业实践中,从而能让学生的作业更具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研发的作业,能精准体现学生的作业路径、学习路径,从而激发学生完成作业、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设计定制的作业,不仅要求教师要把脉学生的学习起点、作业起点,更要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具挑战性的作业对学生而言失去了作业的导引、提升效能,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能引导学生的认知、思维、探究等不断进阶。

二、关注探究,让作业走向私人创造

传统的数学作业常常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的作业。立足于“双减”的背景下,作业不仅是检测、反馈的手段,更是学生探究知识的方式[2]。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让作业走向私人创造。为此,在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搭建一些支架,渗透相关的探究方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创造数学知识。

将作业从传统的巩固、检测、反馈、评价、调节功能转向探究、建构、创造功能,能有效地实现“减负”。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由于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笔者在课堂上重点引导学生经历“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而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梯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作为作业,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自能性的探究。

相较于知识重复调取的应用性作业而言,这种探究性、建构性和创造性的作业更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发掘学生的作业创造性。比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应用“剪拼法”将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有的学生应用“分割法”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等。在探究性的作业中,学生彼此之间借助微信群、QQ群等开展研讨,就作业完成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困惑等进行交流。比如有的学生将几种梯形的面积推导方法进行比较,并给予各种推导方法积极的评价,如“剪拼法转化成长方形的深刻”“倍拼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巧妙”“分割法转化成三角形的便捷”等。在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师生不仅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更要有“抓铁有痕”的坚持。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相关的问题支架、任务支架启迪学生的数学思考、探究,让学生从传统作业的“找答案”转变为双减时代的“觅规律”。

关注学生应用作业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要充分发挥作业的“乘法效应”作用。通过作业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已有认知,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研发,要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只有经历了充分的思考、探究,学生才能洞察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把握数学学科知识的关联,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关注生活,让作业走向私人实践

学生的作業是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一种建构、创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经验、生活,多设计一些经验性、生活性的作业,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等,从而改变传统作业的“纸笔”格局。实践性的作业是学生的生命活动性的作业,它让学生从传统作业的“看客”转向了“创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依据做的法子”[3]。“动手做”的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关注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实践。

实践性作业往往取材于生活,走向私人实践的作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在作业设计研发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实践让学生的经验、生活等与数学学科知识无缝对接,实践性的作业真正让教师的数学教学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部分内容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自主设计有关“折线统计图”的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有效地把握折线统计图的内涵、特质等。比如,有的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了“一周气温变化”统计图;有的学生通过科学化的数学实验,自主设计研发了“蒜叶的生长”统计图;有的学生下载了股市行情相关软件,自主研发了某股票的一周变化统计图,并提出相关的见解等。实践证明,基于学生个体实践、私人实践的生活化作业,要有鲜明的立意,要强化意义、价值等的驱动。实践性作业不仅强化了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应用,还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体验到了减负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

生活是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根基,也是学生数学作业的根基。教师要让作业链接学生的生活,指引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实践,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肩负起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责任,进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生活化的作业,真正让作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效果。

四、关注阅读,让作业走向私人感悟

阅读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从狭隘走向广阔的一条有效路径。传统的数学作业常常将阅读排除在外,学生的作业就是纸笔作业。这样的作业往往显得比较单调、乏味,束缚了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思维。在“双减”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推动学生的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认知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在阅读中丰盈起来。

比如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部分内容之后,笔者给学生研发设计了这样的“阅读型”作业:阅读笛卡尔发明数对的相关资料,思考笛卡尔怎样发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你受到怎样的启发?通过拓展阅读,学生认识到“数对”的意义、功能和价值,成功地将“数”与“形”建立了联系。数对不仅可以在“二维平面”上确定位置,也能在“三维空间”上确定位置。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被笛卡尔的学习、研究精神所感动:有的学生说,笛卡尔是在生病卧床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要向笛卡尔学习;有的学生说,笛卡尔善于观察、思考,从蜘蛛织网这一日常生活中的最为普通的事件中产生了数学性的灵感,要像笛卡尔那样学会思考;还有的学生说,笛卡尔的数学意识很强,对任何事情都能从数学的视角去看,要像笛卡尔一样有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大脑等。通过阅读、感悟、交流,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笛卡尔从蜘蛛织网中产生灵感的过程、意义。笛卡尔“从蜘蛛开始织网的点(0,0)开始,逐步地用数对表示出了蜘蛛网的所有的交叉点”,这种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背景,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品格、濡染学生的精神、丰盈学生的文化、润泽学生的生命等。通过数学阅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数学学科知识是一种高度浓缩化的知识。通过阅读,能将数学学科中高度浓缩的数学知识“解压缩”,从而恢复数学知识诞生时的鲜活状态,恢复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资料、文化资料等。阅读性作业是一类特殊的作业,它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复演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关键步子;能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人类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因;能丰盈学生的数学文化、精神,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学科知识在数学历史长河中的多彩多姿等,这些都是推动数学阅读作业的根本性旨归。

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引擎。“双减”背景下重塑数学教学的新生态,要求教师以作业为载体、媒介,关注学生的个体、关注学生的探究、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阅读,从而让学生的作业走向私人定制、私人创造、私人实践和私人感悟。走向私人化的作业设计研发,要求作业要多样化、丰富化、层次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作业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让作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參考文献:

[1] 杨庆余.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光树. 小学数学学习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李雪峰. “双减”目标下小学数学思维型作业的设计策略[J]. 小学教学设计,2022(Z2):78-82.

猜你喜欢
双减背景小学数学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