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3-11-15 11:00周英林东虹倪玲玲黄晶黄佳旋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关键词:经脐脐部单孔

周英,林东虹,倪玲玲,黄晶,黄佳旋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典型症状为月经紊乱、子宫异常出血、盆腔痛(与月经无关)、盆腔压迫性症状、不孕及反复流产等[1]。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妇科治疗该病的常用方式,随着微创术式创新与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步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的热点[2]。目前国内外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方面已有相关报道,但其在美化伤口、缓解术后疼痛方面存在一定争议[3]。研究发现,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行,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术式[4]。另有文献报道,单孔腹腔镜术式相比于多孔腹腔镜术式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上效果显著,且美化伤口方面也存在较大优势[5]。本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 例,分为2 组,分别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其临床疗效、美观性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2 年10 月揭阳市慈云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 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与观察组(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各40 例。纳入标准:(1)触诊扪及腹部包块或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位置在肌壁间以及浆膜下;(2)以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压迫性症状、严重腹痛、腹部包块、贫血等为主要症状;(3)年龄18~50 岁;(4)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为子宫肌瘤,肌瘤个数≤3 个;(5)均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符合麻醉与手术指征;(6)家属均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特殊部位肌瘤;(2)身体欠佳,难以耐受麻醉与手术;(3)伴盆腔巨大肿物;(4)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不全;(5)合并腹腔严重感染;(6)凝血功能障碍;(7)脐部发育异常;(8)伴恶性可能;(9)不接受经腹或腹腔镜手术者。2 组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做好术前准备,推患者进入手术室,体位调整为膀胱截石位或者平卧位,施行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铺设消毒巾[6]。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施行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患者脐孔位置使用气腹针进行穿刺,注入CO2形成气腹,且压力维持在12 mmHg(1 mmHg=0.133 kPa)。在脐孔位置纵向切开长度10 mm 的切口,将穿刺器(10 mm)插入,常规置入腹腔镜,通过术野探查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及大小、个数等,在患者下腹部的右下麦氏点置入穿刺器(5 mm)、在脐孔下缘左侧的10~20 cm 位置及下方将5 mm 与15 mm 穿刺器置入,肌层注射5 ml 6U 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稀释),后在切口15 mm 位置使用旋切器将剔除的肌瘤切取出。术毕后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7]。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使用自制“手套路入”,经脐孔切一垂直纵向2 cm 的切口,切开腹壁全层进入患者腹腔,同时将腹壁切口保护套(7 cm)置入其中,保护套外环使用无菌乳胶手套,并将除拇指外的4 个乳胶手套指尖剪掉,在4 个指尖处分别将1.0 cm 穿刺器(1 个)、0.5 cm 穿刺器(3 个)置入,使用丝线固定。注入CO2形成气腹,压力维持在12 mmHg。置入30°腹腔镜(长55 cm),通过术野探查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及大小、个数等。肌层注射5 ml 6U 垂体后叶素(生理盐水稀释),沿肌瘤表面使用单极电凝钩纵向切开与子宫肌瘤直径相同的切口,并配合剪刀,经肌瘤钝性分离,电凝止血后使用1 号抗菌微乔线分两层将瘤腔与浆肌层进行连续缝合,并将肌瘤组织装入标本袋后直接将其从脐部拉出,电凝止血,缝合子宫、冲洗腹腔。使用可吸收线缝合脐部切口的腹膜层、筋膜层及皮肤层。

术后2 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使用静脉镇痛泵48 h。

1.3 观察指标

(1)术中相关指标:最大肌瘤直径、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术后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浓度变化、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24 h 与3 d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为术前较术后24 h 的下降差值,分别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检查。术后感染评价标准为切口较周围皮肤呈红色,切口局部肿胀、疼痛,切口局部皮肤的温度升高,切口有脓性渗出液,伴发热症状。疼痛程度采用VAS 进行评价,总分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8]。(3)切口满意度:比较术后3 d、1 个月、3 个月切口满意度评分,采用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sment scale, POSAS)评价患者对切口满意度,量表包含观察者量表(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面积以及表面粗糙度)与患者量表(瘙痒程度、疼痛程度、厚度、颜色、柔软度以及自我观感),量表最高10 分,最低1 分,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重[9]。(4)经济学指标:比较2 组患者手术费用与住院总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2 组术中平均最大肌瘤直径及平均肌瘤剔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40 40最大肌瘤直径(cm)7.11 ± 1.56 7.02 ± 1.49 0.295 0.769肌瘤剔除个数(个)1.20 ± 0.30 1.30 ± 0.30 1.667 0.099术中出血量(ml)53.26 ± 10.21 36.12 ± 9.54 8.673<0.001手术时间(min)90.55 ± 11.20 74.41 ± 8.12 8.250<0.00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 组的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及术后感染率、术后24 h 与3 d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切口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 d、1 个月及3 个月POSAS 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切口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多使用药物缓解子宫肌瘤的部分症状,如米非司酮等,用药后可缩小肌瘤的体积,但瘤体缩小主要是细胞基质减少,进而瘤体大小减小,而子宫肌瘤的实际细胞数并未有所下降,故而在多数患者停药后肌瘤组织继续增大,症状复发[10-11]。子宫肌瘤剔除术、挖除术等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但伴随微创外科的发展,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妇科子宫肌瘤治疗的热点[12]。

本次研究着重探究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多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美观性。本研究发现,2 组患者术中最大肌瘤直径及肌瘤剔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2 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及术后感染率、术后24 h 与3 d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子宫肌瘤患者以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明显,能降低手术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低术后感染风险。单孔腹腔镜是将肌瘤组织用置物袋盛装后,使用工具将其快速旋切套出,取出过程中几乎未有小肌瘤碎屑产生,降低病情在宫体中扩散的风险性。加之术中使用电动旋切器,大大缩短肌瘤取出时间[13]。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时使用标本袋将瘤体套出后直接从脐部去除,且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相对成熟,在缩减手术时间的同时,避免使用碎瘤机,极大程度上避免肿瘤播散,降低肿瘤转移率[14]。因脐部解剖结构相对特殊,是腹部最为薄弱之处,易于穿刺透过,且脐部周围的神经与血管相对少,故而术中出血量低,但手术时需注意切口的长度。且采用腹腔镜的加长器械,解决脐部与盆腔底距离远的问题,增加器械的体内活动范围,弯曲镜头降低器械术中操作的干扰性,术中腹腔镜取出率下降,缩减手术时间。相比于多孔腹腔镜手术,术中使用的器械等材料少,故而手术费用低,加之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小、出血量低,易于恢复,故而缩减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3 d、1 个月及3 个月切口满意度POSAS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提升患者术后对切口的满意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施行多孔腹腔镜需多个手术切口,极可能在女性患者下腹部切口愈合后造成瘢痕突起等问题,而经脐单孔腹腔镜的切口瘢痕则是在女性患者脐部的天然褶皱处隐藏,保留腹部皮肤的完整性与美观度,利于术后快速愈合,在切口美学效果方面优势显著[15]。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以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明显,能缩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住院总费用,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期气时间,减低术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经脐脐部单孔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脐部清洁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