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对重点监控药品实施药事管理措施的效果

2023-11-16 02:32郭宇姝尚晓琳
武警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金额重点注射液

郭宇姝,尚晓琳,赵 氚,张 伟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规定,提出对辅助用药、营养性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加强监控。2018年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做好辅助用药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1],2019年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2]。某三甲医院在国家、北京市及其他省级目录的基础上[3-5],自2020年结合临床诊疗实际需求制定本机构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建立多环节的药事监管体系。本文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监管措施前后药品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有效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通过医院HIS信息系统调取2019-2022年某院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的采购金额、用药量、用药金额、住院患者用药人数和用药医嘱、用药病历等数据及信息。

1.2 药事管理措施 2020年起某三甲医院结合诊疗特点和病种收治情况制定本院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制定专项监管措施,每年依据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1.2.1 限定使用范围 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组结合科室收治情况对重点监控药品提出专科或专病用药的意见,经药事会审议通过后限定临床使用科室;非专科诊疗确需使用时,需经相应专科会诊同意。改变了监管前因部分重点监控药品适应证宽泛使用科室多的现象。

1.2.2 专项点评 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新编药物学》,以及临床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临床药师每月对用药金额进入医院前50名的重点监控药品调取患者用药病历,从用药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疗程、重复用药及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专项点评;对用药金额未进入医院前50名的重点监控药品用药情况进行轮流点评。患者病情非必需不得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对监管前可用可不用的用药现象进行限制。

1.2.3 考评公示 医务部门每月公示不合理用药频次高的医师和科室,采取考评扣分、核减绩效、批评教育、全员通报、限制或取消处方权及约谈科室主任等措施。

1.2.4 限购清退 医务部门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对不合理用药频次高的药品予以限量采购、暂停采购或清退目录,清退品规原则上不得再次引进医院。

1.3 观察指标 以重点监控药品在院品规数、医院采购金额前5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药品品规数、采购金额、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比值、住院患者用药率及单个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次均费用增长率为指标观察监管效果[6]。其中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同期药品用药总金额×100%(不计中药饮片);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增长率(%)=(本年度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上一年度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上一年度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100%;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率(%)=住院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总人次数/同期出院总人次数×100%;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平均用药金额=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同期住院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总人次数;单个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单个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同期药品用药总金额×100%;单个重点监控药品次均费用增长率(%)=(本年度出院患者单个重点监控药品次均费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单个重点监控药品次均费用)/上一年度出院患者单个重点监控药品次均费用×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 2013软件对系统调取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排序,计算重点监控药品各项指标并进行同比,其中通用名相同、剂型相同而规格不同的药品按不同品规统计。

2 结 果

2.1 重点监控药品品规数 2019年某三甲医院采购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品规数共计40个,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用药14个,维生素和营养类药物11个,中药注射剂4个,抗感染药物3个,质子泵抑制剂2个,免疫增强剂2个,血浆代用药物2个,中成药1个和骨科疾病用药1个;其中口服剂型药品品规4个,注射剂型药品品规36个。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采购重点监控药品品规数分别下降至38个、36个和26个,期间经医院药事会讨论停止采购的重点监控药品,包括脑苷肌肽注射液、注射用骨肽、依达拉奉注射液、奥拉西坦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注射用复合辅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用胸腺五肽、长春西汀注射液(10 mg、3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和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等14个品规。

2.2 采购金额前50位药品中重点监控药品品规及采购金额 采购金额排名前50位的药品为医院使用权重较大的药品,2019-2022年进入某院采购金额前5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品规分别为9个、5个、5个和3个;重点监控药品采购金额由5532.01万元/年降至1857.55万元/年,降幅66.42%,呈逐年下降趋势(表1)。

表1 某三甲医院2019-2022年采购金额位于前50位重点监控药品

2.3 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 由表2可见,2019-2022年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由10.59%下降至 6.46%,降幅39.0%。

表2 2019-2022年重点监控药品临床使用情况 (%)

2.4 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情况 2019-2022年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使用率由70.51%下降至44.59%,降幅为36.76%;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平均用药金额由2104.65元下降至1515.08元,降幅为28.01%(表2)。

2.5 单个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 2019-2022年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的用药金额占比见表3。除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外,表中2019年的重点监控药品的用药金额占比在2020-202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1-2022年进入用药金额占比前10位的泮托拉唑肠溶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用药金额占比较低。

表3 2019-2022年用药金额占比排名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 (%)

2.6 单个重点监控药品次均费用增长率 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复方曲肽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的住院患者次均费用情况见表4。

表4 2019-2022年人血白蛋白等3种药品的次均费用 (%)

3 讨 论

3.1 监管效果 某三甲医院自2020年起对院内40种重点监控药品实施药事管理,根据临床使用和合理用药监测结果,药事会讨论停用14个品规,对7个品规进行限量采购。与2019年(监管前)相比,2020-2022年间重点监控药品采购金额进入医院前50名的品规数量、用药金额占比、住院患者使用率均逐年下降;较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优化了医院的用药结构。

在用药金额占比排名前10位的重点监控药品中,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一直位于第一。专项点评发现其主要的不合理用药为适应证把握不严格和疗程过长。由表4可见,通过监管干预其住院患者次均费用逐年下降,用药不合理情况得到重视和持续改进;随着部分重点监控药品的清退出院,2021-2022年复方曲肽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用药金额明显下降,但排序基本持平,且2020年醒脑静注射液、2021年复方曲肽注射液的次均费用升高,专项点评发现主要原因为超疗程使用和联合用药不合理。2022年医院加大两种药品的医嘱点评比例和医生、科室的公示与处罚力度,次均费用有所下降,但仍需持续重点监控。

3.2 监测指标 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目的在于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既要避免疗效不明确的药品的滥用,也需防止出现确需用药的患者无药可用或临床科室为规避监管频繁换药[7,8]。药品用量和用药金额可作为评价效果的参考标准,但并不是评价管理成效的唯一指标[9,10]。某三甲医院从重点监控药品的在院品规数、采购金额、用药金额占比、住院患者使用率、住院患者平均用药金额和单个重点监控药品用药金额占比等多维度指标进行评价,可较全面地评价药事管理效果。

综上,某三甲医院通过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的药事监管措施,2020-2022年各项指标与2019年相比均呈逐年向好趋势,管控效果较为明显。为后续医保费用控制[11]、DRG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2,13]。目前仍存在部分药品不合理用药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继续加强医师培训、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14,15],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金额重点注射液
2001年-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情况表
碘帕醇注射液
重点推荐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立案
成交金额前10名营业部买入的前3只个股
一周资金净流出金额前20名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