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癫痫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

2023-11-17 12:15徐生辉陈继杰闻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控制组胶质癫痫

徐生辉 陈继杰 闻涛

癫痫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报道,全球每年患病率约61.44/100 万,终身患病率为7.60/1000,我国患病率为5%~7%,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1]。癫痫反复发作且无法预测,规范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已获得临床肯定,但仍有30%患者对抗癫痫药物耐药而致治疗失败,影响预后[2]。因此,寻找有效标志物准确评估患者预后,及时进行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属内源性神经保护剂,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可提高神经元细胞抵抗缺血缺氧能力,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3]。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其含量是影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4]。NOD 样受体家族含pyrin 结构域蛋白3(NLRP3)是免疫-炎症反应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阿尔茨海默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均有明显促炎作用[5]。鉴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拟分析癫痫患者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与癫痫病情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20 年1 月~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205 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国立癫痫严重程度评分量表(NHS3)分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n=85)和部分性发作组(n=120),其中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中男45 例,女40 例;病程5~23 个月,平均(13.67±2.54)个月;体质指数(BMI)18.8~24.5kg/m2,平均(21.57±0.85)kg/m2。部分性发作组中男70例,女50 例;病程5~26 个月,平均(14.11±2.72)个月;BMI 18.5~24.7kg/m2,平 均(21.63±0.88)kg/m2。选取同期10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55 例,女45 例;BMI 18.4~24.6kg/m2,平均(21.46±0.83)kg/m2。3 组性别、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癫痫诊断标准[6];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表(PANSS)评分>60 分;经临床症状、脑电图检查确诊;近3 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2 次;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能接受定期随访,遵医嘱用药且用药依从性良好;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难治性癫痫;合并恶性肿瘤;患有脑梗死、脑外伤等颅内病变;妊娠或哺乳期女性;躁狂、暴力行为及自杀倾向患者;肝肾等重要脏器不全;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无法配合治疗或中途失访者。

1.3 方法入院后,均口服奥卡西平片(批准文号:H20140098,厂家:西班牙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规格:0.3g),首次剂量0.3g/次,每日2 次,根据药物说明书要求和患者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维持剂量0.6~2.4g/d,持续治疗6 个月。

治疗6 个月后,以癫痫发作频率改变作为发作控制判定指标,显效:无发作;有效:发作次数减少≥5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50%。将显效及有效纳入完全控制,无效纳入未完全控制。根据治疗6个月后癫痫控制情况将205 例患者分为完全控制组(n=145)和未完全控制组(n=60)。

采集受检者入院当日清晨3mL 空腹静脉血,在室温下离心处理,离心速率3 000r/min,离心时间10min,离心半径10cm,取上清液备用。BDNF、NLRP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FAP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操作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

1.4 观察指标①3 组入院时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②癫痫患者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与癫痫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相关性;③癫痫患者治疗前、治疗2 周、治疗1 个月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④治疗1个月血清BDNF、GFAP、NLRP3 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表示。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Pearson 相关系数模型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入院时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3 组入院时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NLRP3 水平: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血清>部分性发作组>正常对照组,BDNF 水平: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部分性发作组<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入院时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

表1 3 组入院时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

2.2 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与癫痫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相关性对癫痫严重程度进行赋值:轻度=1,中度=2,重度=3。Spearman/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癫痫严重程度与血清BDNF 水平呈负相关,与MMSE 评分呈正相关(P<0.05);癫痫严重程度与GFAP、NLRP3 水平呈正相关,与MMSE 评分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血清BDNF、GFAP、NLRP3 与癫痫严重程度、认知功能相关性

2.3 未完全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治疗前,未完全控制组和完全控制组患者血清BDNF、GFAP、NLR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治疗1 个月,未完全控制组患者血清BDNF 低于完全控制组,GFAP、NLRP3 水平高于完全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治疗1 个月后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以未完全控制组患者作为阳性样本,完全控制组患者作为阴性标本,绘制ROC 曲线,结果显示,血清BDNF、GFAP、NLRP3水平单独预测癫痫患者预后的AUC 分别为0.747、0.719、0.754,截断值分别为6.16ng/mL、3.52ng/mL、94.62μg/L,联合预测癫痫预后的AUC 为0.820,敏感度为86.67%,特异性为90.00%,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见表4、图1。

表3 未完全控制组与完全控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

表3 未完全控制组与完全控制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比较()

图1 治疗1 个月后血清BDNF、GFAP、NLRP3 水平对预后预测价值的ROC 曲线

3 讨论

据调查,约30%癫痫患者会对抗癫痫药物产生耐药,严重和控制不良患者会出现丛集性发作并在短期内再发,增加躯体、脑损伤风险[7]。BDNF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纹状体、大脑皮层及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特别是在海马和内嗅皮层(癫痫发作易感性相关区域)呈高表达。一项动物实验表明,将携带BDNF 基因的腺病毒注入癫痫大鼠颅内通过提高BDNF 含量后可显著减少癫痫发作,提示BDNF 与癫痫患病机制明显相关[8]。GFAP 属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组成成分,已有研究证实,其对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但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瘢痕可阻碍神经元轴突再生,由此可见其表达水平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程度密切相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血清BDNF 与癫痫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MMSE 评分呈正相关;GFAP、NLRP3 与癫痫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与霍彦等[10]报道相近,提示癫痫严重程度及认知功能受损与血清BDNF、GFAP 水平有关。考虑原因为当脑组织损伤后,BDNF 可通过调节Caspase-3 活性,抑制神经元凋亡,另可激活内源性神经祖细胞活性,增强神经再生功能。GFAP具有调节众多神经系统生理、病理活动作用,其水平升高可引起钾离子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神经与异常兴奋,加重癫痫症状。有研究发现,GFAP 可引起癫痫患者细胞骨架及强度均会改变,进而影响神经递质表达,随着GFAP 含量增加,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其病情亦随之加重[11]。亦有报道指出,抑郁早期,机体为减轻神经元损害,可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形成,GFAP 表达大幅上调,随着症状加重,其升高越明显,为本研究论点提供支持[12]。

近年随着对脑瘫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发现脑内炎症反应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3]。相关报道指出,炎症反应可通过激活特异性信号转导通路受体,加剧触发神经元兴奋性,从而增加癫痫发作及复发风险[14]。NLRP3 能识别内源性危险信号并激活Caspase-1,进而活化IL-1β 等炎症介质,加剧炎症反应。另有研究指出,NLRP3位于小胶质细胞,其被激活后形成NLRP3 炎症复合体,触发和促进炎症反应,同时诱导程序性细胞死亡[15]。癫痫发作可加重血脑屏障损伤,加剧脑内炎症反应,从而激活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促进炎症介质表达,进一步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导致大脑兴奋性增加和癫痫反复发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NLRP3 水平在正常对照组、部分性发作组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中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2 周、治疗1 个月,癫痫未完全控制患者血清NLRP3 水平高于完全控制患者,提示NLRP3 除与病情变化联系紧密,还可影响预后。推测原因为NLRP3 激活后,可触发Caspase-1 参与的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发生,导致IL-1β、IL-18 等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表达量明显增加,募集炎症细胞聚集,扩大炎症反应,增加神经兴奋性,降低癫痫发作阈值,增加癫痫复发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BDNF、GFAP、NLRP3单独与联合检测对预后预测的AUC 分别为0.747、0.719、0.754、0.820,提示单独检测对癫痫预后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3 项联合检测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血清BDNF、GFAP、NLRP3 不仅与癫痫病情变化联系紧密,还可影响预后,联合检测3者可为预后的预测提供一定参考,从而指导临床做出进一步的决策与治疗。受时间、临床实际条件的限制,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少,可能造成文中数据偏倚,今后需联合多中心收集更多病例,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控制组胶质癫痫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