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策略

2023-11-19 19:57傅涵婷
关键词:经验生活化小学生

傅涵婷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而作文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体现。提升小学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小学生的写作情况不容乐观,有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疼,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解决传统写作教学的问题,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加强对生活化写作教学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对于促进写作教学的创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的不足

1.教师方面

虽然目前大多数教师已经意识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生活化教学理念尚未完全建立,在写作教学中难以灵活地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导致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未能真正体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生活化教学意识薄弱。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多会将重心放在传授写作知识和技能上,很少会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写作主题和要求,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二是生活化教学方式单一。虽然部分教师也会开展生活化教学,但多以引入生活化内容为主,很少进行情境教学、生活实践等教学活动,导致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三是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在写作生活化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很少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经常会在写作时“胡编乱造”,写出的内容过于空洞、夸大,导致文章的可读性不强。

2.学生方面

小学生对生活化写作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很多小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抵触等心理,即便是在生活化写作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依旧较低。二是不注重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进行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再加上尚未养成良好的生活观察习惯,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认知和了解不够全面,生活积累有限,在写作中难以灵活调取生活经验,写出的文章缺乏生活性和真实性。

二、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1.激发写作兴趣

虽然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写作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中面临许多困难,因此对写作失去兴趣和信心。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写作教学活动中,对写作主题和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产生写作热情,提升作文水平。

2.提供写作灵感

小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无从下笔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和灵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等作为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灵感,解决无从下笔的问题。

3.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写作中尤为重要,不过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习惯于模仿,写作创新意识不足,写出的文章“同质化”严重。而在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读写作主题和要求。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对于生活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也会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写作创意,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三、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施原则

1.真实性原则

针对当前小学生写作“假、大、空”的问题,教师应在写作生活化教学中遵循真实性原则,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分析写作主题和材料,引发情感共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写作时投入真情实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性。

2.开放性原则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会用统一的写作框架和情感基调去要求学生,如在以“亲情”为主题的写作中,通常会要求学生写父母,并在文章中表达感恩,很少让学生个性化表达。而在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让学生根据真实的经历和想法,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样才能写出更多具有新意的文章。

3.多样性原则

小学生年纪小,对学习极易产生三分钟热度。虽然一开始会对生活化写作教学产生浓厚兴趣,但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写作学习的兴趣会降低。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征,遵循多样化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对写作生活化教学始终充满兴趣,这样才能让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最大化。

四、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整合教学资源,唤醒生活记忆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中不能灵活调取生活资源和经验,这不仅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同时也与学生的生活记忆模糊有很大关系。很多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学生一时间难以记起,不能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因而在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写作教学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唤醒生活记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比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写作资源,并借助多媒体将这些写作资源直观地呈现出来,以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如在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虽然“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部分生活记忆会模糊,不能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成写作素材。为此,教师则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生活化资源,如垃圾分类、节约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并将这些资源整理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比如,可以整合社區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社区当“垃圾分类志愿者”,负责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活动经验,畅谈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其作文水平。

2.立足实际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合理运用这些素材,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但由于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观察和积累习惯,往往会忽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写作时经常遇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作文水平。如在以“友情”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以及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朋友的外貌、性格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当然为了避免学生的写作内容过于单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说一说如何与朋友正确相处、怎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友谊等,将更多的真实想法和情感融入作文中,提升作文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经常性地布置一些生活观察类、实践类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和积累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3.开展实践活动,丰富生活经验

小学生的年纪小,生活经历有限,积累的生活经验不足,给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带来难度。为此,教师要整合各项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实践活动。比如,在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风俗,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包粽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安排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学生便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4.基于生活经验,促进读写结合

阅读和写作分别对应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二者相辅相成。要想保证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则需要先让学生有充足的语言输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使用读写结合策略,让学生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语言知识的正向迁移。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读这些内容,为写作奠定基础。《植物妈妈有办法》讲的是自然界中各种植物播种的办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播种形式,对课文进行解读,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与理解。之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描写方式,完成写作任务。

5.个性表达,激活创新思维

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写作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运用分层指导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如,在以“师生情”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经验和想法,说一说最让自己舒服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说“我想和老师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有的学生说“我想让老师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等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忆自己与教师相处的场景,分享自己与教师之间的趣事,进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遵循内心的想法,完成写作任务。

綜上所述,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生活化写作教学意识不强,将重心放在传授写作知识和技能上,很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写作主题和要求。同时,运用的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方式单一,多以引入生活化内容为主,很少进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导致生活化写作教学流于形式。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并且对生活化写作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不注重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于小学写作教学而言,生活化写作教学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认识到生活化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作文水平,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提升作文水平,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经验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是小学生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