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本位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023-11-19 11:45王强田丽玲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情境

王强 田丽玲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1]。 明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而展开。这标志着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变革的主要内容,成为推动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路径之一。

一、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一)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将“单元教学”定义为“将教材、活动等划分为完整单元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法,每个单元设有既定的学习目标及内容”。一些学者认为“单元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传输和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目标与主题而开展的探究活动”[2]。体育大单元和体育小单元判断的依据和标准是所教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内容范围和习得难度。从理论上讲,体育大单元应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即达到了阶段性教学任务则可以告一段落的教学过程[3]。

由此可见,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要打破碎片化教学,让知识从零散走向关联、从无序走向有序,这就要求教师要跳出串联各个知识技能的微观思维,不再纠结采用哪种方法攻破某一个教学重难点,而是将学习目标、内容、过程等作为整体宏观考虑,注重教学设计系统化、知识结构阶梯化、活动开展效率化、学业评价多元化。

(二)体育大单元教学的特征

1.大单元设计结构化

大单元教学设计遵循的内在逻辑是课程逻辑,这就决定了大单元设计需要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4个设计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倡导结构化,注重学科内外知识、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它要求教师在对《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教材、学情、校情进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合理的逻辑策略和规范的方法步骤,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大单元主题、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化大单元教学。

2.知识结构阶梯化

大单元教学在知识结构上主张破除教材内容既定的框架,根据知识与技能内在的逻辑和学生技能、体能发展的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最终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的核心与内涵,将内容抽丝剥茧,不断整合提炼,变成结构化、阶梯式的学习问题和任务。

3.活动开展效率化

大单元教学中的活动开展提倡“学、练、赛、评”一致性,注重真实情境下有效学习的组织与落实,规避活动的重复和低效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做大单元教学的顶层设计者,整体构思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合理统筹单元课型、单元课时,合理设计“学、练、赛、评”过程,创设真实的“学、练、赛、评”情境,全面落实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确保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实效和价值。

4.学业评价系统化

《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的发展、健康行为的形成、体育品德的养成3个方面。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评价要全方位、立体式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学业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围绕核心素养,紧扣学业质量标准,系统化评估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水平。同时,倡导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手段智能、评价标准适宜。

二、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必备要素有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各单元学习内容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六大板块。每个板块“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各要素间又该如何整合与联结?从实践经验来看,首先要深入解读《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明晰课程水平目标、构建学年课程内容、分析教材单元逻辑、梳理教材核心价值、调查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实施大单元教学。在制订大单元教学计划时,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确定单元主题、设定单元目标、整合单元内容、划分单元课时、明确单元评价,过程中还要注重单元内、超单元、跨学科内容的整合,和“学、练、赛、评”活动的设计与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设计如下(图1)。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大单元教学实施的内在逻辑就是将系统化、完整化的教学设计付诸行动,以此促进学生主动的、深层次的学习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实施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一)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单元核心目标

大单元教学目标是对教学主题的进一步深化,是开展单元教学的基本前提。大单元核心目标的制订要以《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紧扣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充分考量学情、校情,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如,在制订水平二《长拳——自编套路》大单元目标时,应充分了解《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该水平段长拳项目的具体要求、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并深挖长拳项目的育人价值和项目特征,梳理长拳项目的基本动作、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套路等内容,从运动项目、技能核心价值等多维度整合、提取、凝练单元核心目标。

(二)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同一项目单元的内部挖掘,也可以是不同项目单元的外部拓展,还可以是跨学科内容的整合联结。大单元学习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和能力特点等,在单元学习内容的整合中注重合理性、德育性、趣味性和安全性。有效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效情境应具备基于生活、结合项目、形象生动、内含问题4个特质,通过语言描绘、实务模拟、音乐渲染等方法创设球类比赛中技战术应用的情境、体能练习中克服困难的情境、学练过程中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情境等。如,在整合水平二《韵律活动》单元教学内容时,可以将手指操、身体部位操、十二生肖操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合理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再融入音乐的节奏韵律和美术的审美元素,围绕节奏、动作、姿态、表现力等学习要点,创设与之相匹配的“快乐键盘手”“韵律小达人”“韵律晋级赛”等有效的教学情境。

(三)优化单元教学实施,达成“学、练、赛、评”一致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核心是有效教学,《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重视学生主体,注重“以学定教”。大单元在本质上是一段完整的学习历程,然而在相对较长的学习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教学效果?如何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其要求教师广泛运用各种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贯穿于单元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练、赛、评”,确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建议在制订大单元课时时,改变以往的框架模式,将教学过程调整为“学习活动”“练习活动”“比赛活动”,将“评”的环节贯穿于“学练赛”的始终,优化单元教学实施,达成“学、练、赛、评”一致。

(四)优化单元教学评价,助力学生总结反思

单元教学评价不仅是检验单元教学成果、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和分析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和深化自我认知的有效举措。在单元教学或学业质量评价中,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客观性、发展性和多样性,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或其他人员。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而进行的评价,可以是单项运动成绩、一个周期的课堂表现、体育品德记录等;终结性评价是在學习结束时为了解学科核心素养是否达成而进行的评价,可以是技能体能测试、知识竞赛、优秀学生评选等。如,在水平四《健美操》大单元评价中,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30%)与结果性评价(70%)的方式进行学业考评,过程性评价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性评价采取班内团队比赛的形式进行,由学生代表担任评分员,对参与意识、运动能力、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在多种角色体验中不断学习积累和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2]钟启泉.学会“单元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9-06-12:9.

[3]毛振明.解说“体育大单元教学”[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10):30-33.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核心情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