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练、赛”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3-11-19 11:45肖建忠郑华威屈冬林张铮瑞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8期
关键词:常赛层面课程标准

肖建忠 郑华威 屈冬林 张铮瑞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1]。“学、练、赛”实施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效,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此,笔者深入挖掘“学、练、赛”深层内涵与底层逻辑,探索“学、练、赛”体系的构建,以更好地落实《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一、“学、练、赛”理念的提出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对体育教师进行考核评价。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把握“教会、勤练、常赛”的内涵与要求,使其成为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提出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明确了今后的方向和重点。

二、“学、练、赛”体系的构建

“学、练、赛”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教学过程中,“学、练、赛”不是简单地将学习、练习、比賽进行组合,也不是作为课堂教学顺序进行排列,它包含了丰富内涵和多层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并由3个层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练、赛”体系(图1)。

(一)宏观层面的“学、练、赛”

宏观层面的“学、练、赛”是指《指导纲要》《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要求,也就是通过体育课堂学习运动技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巩固性练习,并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发挥全面育人作用。其中,“教会”就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提升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为“勤练”奠定基础;“勤练”强调不拘泥于课堂练习,可以在课内外、校内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运动技能,为“常赛”做好准备;“常赛”则要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每节课的教学比赛,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组建班队,要周周打比赛,周六周日可组织全校体育比赛,以赛促练,掀起体育锻炼的浪潮,使学生享受竞赛乐趣,更加牢固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

(二)中观层面的“学、练、赛”

中观层面的“学、练、赛”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学、练、赛”,它是一种深度学习,是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的重要措施,是将“教会、勤练、常赛”理念融于体育与体育大单元教学之中,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运动技能从0到1的一种学习,避免以往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浅尝辄止、低级重复的现象[2]。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根据项目全盘考虑“学、练、赛”3个方面的有效衔接,也就是大单元教学设计首先要突出“教与学”行为,帮助学生掌握大单元教学运动项目的知识、技能、方法,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要逐渐过渡到以强化、巩固、拓展为主的“练”,通过“练”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最后,通过“赛”检验“学”“练”效果,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微观层面的“学、练、赛”

微观层面的“学、练、赛”是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具体体现,是《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学、练、赛”体系要求的具体落实,要做到“教什么就练什么、练什么就赛什么”的环环相扣。“学、练、赛”体系教学应是在做好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强化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动作技能表象,再进行各种形式的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练习,设置复杂的运动情境,最终形成运动技能,并通过比赛进一步强化运动技能,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善用。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练、赛”一体化的价值,它不仅是教学模式改变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效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

三、“学、练、赛”一体化体系的实施

(一)宏观层面“学、练、赛”的实施

1.聚焦“教会”,夯实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确保“教会”学生,就要遵循体育与健康教育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创新教学组织方式,构建“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学、练、赛”联动,做到“以学定教”。此外,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手段,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学生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自如应用知识与技能。

2.强化“勤练”,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补充作用

仅靠体育课堂教学难以达成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因此,学校体育工作不仅要提升体育课堂质量,还要落实中小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min的课外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1h。此外,要高效利用校外体育锻炼的作用,合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训练、竞赛以及形式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联动,切实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h,保障学生“勤练”的时间与空间。

3.重视“常赛”,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竞赛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体育与健康课中要有“赛”,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比赛内容,做到课课有比赛。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全员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活动,打造各式各样的班级联赛;要每年定期举办春季或秋季学生运动会(体育节)、特色项目联赛、挑战赛等比赛,以赛促练;还要组建成年级、校级学校运动队,参加上级部门或社区组织的体育赛事,搭建“常赛”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培养和发掘具有天赋的体育后备人才。

(二)中观层面“学、练、赛”的实施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要重视运动项目的整体设计,同一运动项目某一学段,要根据学生运动基础、学校体育特色、学生身体素养发展敏感期等因素,结合运动项目的特征,从整体上思考“学、练、赛”大单元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明确各大单元的“学、练、赛”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做到学以致用。以足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前期以某一水平足球技术技能教学为主,逐渐过渡到基于这些技能的复杂情境练习,后期以形式多样的足球技能展示与足球比赛为主。

(三)微观层面“学、练、赛”的实施

1.夯实“学”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这个环节包含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保障学生“学”得好,就要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教师教学的正确性、适宜性,否则就很难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还要结合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质量要求,合理设计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学情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进而达到“学”的最佳效果。

2.发挥“练”的作用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一般将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划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动作自动化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主要是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连续变化过程,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主要的途径与方法应让学生反复高效地“练”。在“练”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进行身体练习以及反复纠错、强化巩固,达到对技术动作熟练掌握的目的,最终形成自动化效果。要发挥“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练”的手段与方法的选择,做到精讲多练,合理把握“练”的运动量与强度,同时重视课后体育作业的布置,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课堂学练的成果。

3.重视“赛”的效果

“赛”是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程度由内向外的综合体现,不仅可以在运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各种运动能力,还可以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赛”并不完全等同于正式的竞赛,它既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单个技能比赛、组合技能比赛或简化的比赛,也可以是对抗赛、分组赛、擂台赛等。如,足球颠球教学中,开始通过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动作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启发性学习,初步掌握颠球的技术动作;随后进行自主尝试练习、强化练习、拓展性练习,学生对颠球更为熟练;最后进行一对一颠球比赛、分组颠球赛、擂台赛等对抗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汪晓赞.《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结构与特色[J].首都体育學院学报,2022,34(03):241-252.

猜你喜欢
常赛层面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构建“教会、勤练、常赛”的立体化学校体育新样态实践研究
基于“常赛”视角的冬季健康体育课程实施策略
思考解析“教会、勤练、常赛”
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的策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