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意义及开展路径

2023-11-22 03:38黄美玲陶伟良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环境规划区域环境京津冀

黄美玲,胡 洁,陶伟良

(1.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浙江 杭州 311300;2.浙江乔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3.杭州新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引 言

在区域生态发展中注重开展环境规划活动,可以起到保证区域生态发展平衡、防止盲目开发建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等作用。但是从实际来看,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够重视前期调研工作、系统考虑问题较为欠缺、生态保护建设缺乏针对性等,无法取得理想的区域生态发展效果。因此,还需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改进,使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1]。

1 环境规划的基本概述

环境规划是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而进行的人为规划,其主要目的是有计划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2]。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从生态适宜度入手,对区域经济战略方针进行科学制定,在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和实施合理布局后,可以避免因土地利用不合理而出现生态环境问题。(2)根据区域土地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评价结果,对区域生态区划、人口容量、资源利用、污染防治等进行科学规划,确保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等处于密度限值范围内。(3)从区域环境气候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入手,对林业生态、城乡园林绿化、水域生态保护等进行合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类生态功能区森林绿地面积、群落结构类型等方案,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可以达到新时期的要求[3]。

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落实好该项工作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为区域生态发展指明方向。区域生态发展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具体包括区域功能区合理划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区域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对于不同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要避免盲目开发,就要对环境规划工作给予极大关注,并从系统性的角度入手,对区域生态发展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规划,以为区域生态发展指明方向,确保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展开,实际工作成效也能得到有效保障。(2)促进各项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在推进区域生态发展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许多资源,比如土地资源、绿地资源、资金资源等。在积极开展环境规划工作以后,可以结合了解到的区域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实际状况,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取得理想的效果[4]。(3)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区域生态环境需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持续发展的局面。加强环境规划工作,可以将社会、经济和生态放在相同的维度,并在有效把握三者关系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措施进行优化协调,比如控制人口密度、优化工业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的持续发展。

2 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开展路径

2.1 重视前期调研工作

要保证环境规划贴合区域实际,并且能够为区域生态发展做出科学的指引,就必须重视前期调研工作,以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相关措施包括:(1)构建专门工作队伍。在开展区域环境调研工作之前,应该结合实际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必要情况下还可以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其中,推动区域环境调研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地展开,所提供的调研报告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2)明确环境调研内容。为使区域环境调研更具针对性,就要对环境调研内容进行明确,比如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社会经济方面条件、污染物分布及排放情况等,见表1所示。通过有效把握这些内容,实现对环境调研工作的科学设计,后续实施也会更加有序和高效[5]。(3)保证调研结果质量。要确保前期调研报告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实际开展作业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GPS技术、无人机技术、遥感技术、卫星系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节省更多人力成本的同时,保证调研获得的数据信息真实准确,进而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表1 区域环境调研基本内容

2.2 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

在有效把握区域环境状况以后,要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入手,对区域环境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对问题进行全方位考虑与分析。相关内容包括:(1)区域现存环境问题。要知道,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主要发挥科学指导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之前对区域现存的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情况等进行了解与分析,可以对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合理评价,并对后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重点进行明确。(2)区域环境建设状况。在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中,要对区域环境建设状况进行了解与把握。特别是新开发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要将重点放在适宜性分析上面,以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环境规划中进行优化改进,使之能够起到推动区域生态发展的作用。(3)生态经济紧密联系。区域生态发展会受到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工作时,要将区域生态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并在有效掌握两者之间逻辑关系以后,通过采用合理进行工业布局、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助推区域生态建设与发展[6]。

2.3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

要确保区域生态发展取得理想的效果,就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规划工作。相关措施包括:(1)精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践中要对区域污染源及分布情况进行细致把握,并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层面入手,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对各类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控,进而营造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区域生态红线,对开展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控,避免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严重威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2)鼓励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对于出现的生态破坏情况,要结合区域实际采用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与修复。常见的方式有植树造林、构建绿色生态基地等,可以为生物多样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还要对区域现有的自然生态区实施有效保护,促使其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3)局地发展与区域调控相结合。要提升区域整体生态功能,就必须将局地发展与区域调控结合起来,并从重视生物多样性、加强区域管理控制、全面进行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入手,切实解决区域生态发展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在加强局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合理规划整体生态效果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区域生态系统,使区域存在的不合理的自然生态经济关系得到有效调节[7]。

3 实际案例分析

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大量积聚和用地面积日益扩大,使得该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并带来一系列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问题。具体表现为:(1)资源紧缺。在水资源方面,京津冀地区正好处于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海河流域,多年来,平均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3%,并且降雨集中在7—8月,呈现出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在能源资源方面,随着京津冀地区工业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由于这些能源资源都有不可再生的特点,因此过度开发使用也会引发能源紧缺问题。(2)环境污染。京津冀地区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以水污染为例,区域地表水主要以Ⅳ类和V类水体为主,并且地表水功能区有50%未能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水质标准,涉及的污染指标多为氨氮、总磷、COD等。另外,京津冀地区流域上游水质较好,下游几乎没有天然径流,并且存在河道水质较差的问题。(3)生态退化。京津冀地区生态退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近郊或远郊大量农田、草地、湖泊等自然生态用地被建筑道路所取代。同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集中使用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

在有效把握上述京津冀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以后,就可以从促进区域生态发展角度入手,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症结。实践中,可以从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两方面入手,对京津冀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生态空间管控等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为后续科学合理规划区域生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2)作出科学合理生态规划。在有效了解京津冀地区实际情况以后,就可以利用极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环境规划,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内容包括全域需求有效管理、各项资源合理调配、环境联防联控、生态保护修复等。在全域需求管理方面,可以从节水、节地、节能的角度入手,通过积极开发非传统水资源(比如雨洪利用、中水循环利用等)、严格实行土地保护制度(比如推行集约用地、强化工业用地审批等)、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比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资源调配方面,可以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为前提,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规模、方向和时序进行合理确定,并通过区域统筹规划设立水源涵养区,比如密云水库、官厅水库、输水走廊等,使之形成完整的链条,合理统筹社会民生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和环境保护要求之间的关系。在环境联防联控方面,要综合区域内环境情况和污染情况,统计各行业污染物数据,构建渔区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通过落实环境准入制度、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强化重点污染整治等工作,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与治理[8]。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要遵循区域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对区域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治理。要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域的保护,以起到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执行时,可以从点线面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对该区域实施生态分区与分级管理,并以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为基础,对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进行划定,以达到约束控制空间无序扩张、维护地区基本生态构架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目的。

4 结语

本文对环境规划在区域生态发展中的意义及开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新时期开展区域生态建设工作,注重引入环境规划内容,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并保证生态建设发展预期目标的有效达成。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先对区域环境状况进行细致的调研,然后根据掌握的资料信息,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设计,通过积极开展污染防控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工业产业布局等工作,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环境规划区域环境京津冀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汽车造型设计师工作环境规划概要
浅析国内环境规划发展趋势研究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环境规划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