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养殖中常见病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措施探讨

2023-11-22 07:18石佩仁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3期
关键词:指环虫病鲤鱼

李 丽 李 洁 石佩仁

鲤鱼作为世界上广泛养殖的水产生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然而,鲤鱼在养殖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困扰,如鳞立病、指环虫病、烂鳃病、背鳍弯曲病和细菌性败血病等。这些病害不仅严重影响鲤鱼的生长和商品价值,还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这些常见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已成为鲤鱼养殖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将探讨这些疾病的流行情况,诊断方法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

一、鲤鱼养殖现状——以贵州赣南为例

目前,贵州黔南地区的鲤鱼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产业。据了解,该地区的鲤鱼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其中以青鱼池塘和黑鱼池塘为主要类型。青鱼池塘适宜养殖草鱼、鲤鱼、鳙鱼等品种,而黑鱼池塘适宜养殖鲤鱼、鳙鱼、鲢鱼等品种。

在鲤鱼养殖方面,贵州黔南地区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养殖技术。例如,采用高效循环水质净化系统,可以使水质保持清洁,减少养殖池塘的换水量,节约用水成本;使用配合饲料,可以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自身免疫力,增加产量、质量。

此外,贵州黔南地区的鲤鱼养殖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养殖环境的污染和养殖成本的上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和智能养殖技术,减少养殖环境的污染,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二、鲤鱼养殖的常见病害

1、白云病

①白云病介绍

白云病是由白云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感染鲤鱼和鲫鱼。该病毒在水中非常常见,可以通过水、饲料、鱼苗、人工器具等各种途径传播。白云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斑点、体色暗淡、食欲不振、运动能力下降等,一旦感染就很难治愈,常常导致养殖损失。

②诊断

白云病的诊断一般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病毒学检查来确定。在病理学检查中,可以观察到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或淡黄色的斑点,内脏器官也可能出现异常变化。在病毒学检查中,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病毒来确定是否感染白云山病毒。

③流行情况

白云病是鲤鱼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温度较高、水质较差、密度过高等环境下容易发生流行。目前已经有一些防治措施,如注射疫苗、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养殖密度等,可以有效减少白云病的发生。

2、烂鳃病

①烂鳃病介绍

烂鳃病是由烂鳃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感染鲤鱼、鲫鱼和草鱼等。该病菌在水中非常稳定,可以通过水、饲料、污染的工具等途径传播。烂鳃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鱼鳃出现溃疡和坏死,鱼体表现出气急、摆头、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导致鱼的死亡。

②诊断

烂鳃病的诊断需要通过病理学检查和烂鳃菌的分离鉴定来确定。在病理学检查中,可以通过对死亡或患病鱼的鳃进行观察,发现鳃上出现溃疡、坏死等症状。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鱼的鳃片,看是否有病原体的存在。在烂鳃菌的分离鉴定中,可以通过将病鱼的鳃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试验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③流行情况

烂鳃病在鲤鱼养殖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水温较高、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在养殖过程中,烂鳃病的发生也受到饲料、水质、养殖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烂鳃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导致病情加重,对养殖产生很大的影响。

3、鳞立病

①鳞立病介绍

鳞立病病菌在水中非常稳定,可以通过水、饲料、污染的工具等途径传播。鳞立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鱼体表现出鳞片凸起、鱼体表面出现白色粘液,鱼鳃发红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鱼的死亡。

②诊断

在病理学检查中,可以通过对死亡或患病鱼的体表进行观察,发现鱼体表面出现白色粘液、鳞片凸起等症状。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鱼的鳞片和皮肤组织,看是否有病原体的存在。在鳞立菌的分离鉴定中,可以通过将病鱼的皮肤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试验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③流行情况

鳞立病常有季节性流行趋势。在水温变化剧烈的春秋季节,尤其在污水鱼塘,该病害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高密度养殖下,鱼类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状态,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鳞立病。此外,不规范的投喂和抗生素的滥用也可能导致鳞立病的发生。

4、指环虫病

①指环虫病介绍

指环虫病,也被称为鳃蠕虫病或鱼类线虫病,是由一种名为指环虫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这种寄生虫主要生活在鱼的肠道、体腔、鳃和血液中。病鱼会表现出浮头、鳃盖张开、呼吸急促、体色暗淡、肌肉萎缩、脊背弯曲、体表出现溃疡等症状。

②诊断

指环虫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鱼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首先,通过观察鱼的外观和行为,查看是否有上述症状出现。其次,通过显微镜检查鱼的肠内容物或血液,检测是否有指环虫存在。此外,也可以采取尸体解剖的方法,从病鱼的体腔或者肠道中取样,进行实验室分析。

③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在鲤鱼养殖业中是非常常见的病害,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和水质较差的环境中,其发病率会显著提高。此外,饲养的环境温度对指环虫病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20-30℃是指环虫生活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此时病害的流行趋势会显著增加。此外,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长距离运输的增多,指环虫病的传播也会更为广泛。

5、背鳍弯曲病

①背鳍弯曲病介绍

背鳍弯曲病,又称为“弯背病”,是一种影响鱼类骨骼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鱼类的背鳍出现明显的弯曲,甚至呈现S 形,严重影响鱼的游泳和平衡。这种病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营养不良、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污染、机械性损伤等。

②诊断

背鳍弯曲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鱼的外形和行为。一般来说,如果鱼的背鳍出现弯曲、畸形,并且游泳时明显失去平衡,就可以初步判断为背鳍弯曲病。但是,要准确诊断病因,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液、组织样本分析,确定是否有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营养成分的缺乏。

③流行情况

背鳍弯曲病在鲤鱼养殖中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养殖水体质量差、饲料营养不足、高密度养殖等情况下,可能会增加该病症的发生率。一旦发生,不仅影响鱼的生长和生存,而且由于外形畸形,严重降低了鱼的商品价值。因此,鱼类背鳍弯曲病的防控工作对于鲤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细菌性败血病

①细菌性败血病介绍

细菌性败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主要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弧菌、产气单胞菌等引起。这种疾病主要影响鱼的血液和内脏器官,引起全身性的感染。患病的鱼可能出现活动减少、食欲下降、体色变淡、鳞片翘起、体表出现红斑和溃疡、腹部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

②诊断

细菌性败血病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一方面,观察鱼的外观和行为,检查是否有上述症状的出现。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从患病鱼的血液或内脏器官中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以确定病原体的类型。

③流行情况

细菌性败血病在鲤鱼养殖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水质、温度、养殖密度、饲料营养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水质较差、温度适宜(一般15-30℃)细菌繁殖、鱼群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病情易发且扩散快,死亡率较高。此外,由于细菌可以通过水流传播,一旦疫情发生,容易影响大范围的养殖区域。

三、鲤鱼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1、白云病防治

①优化水质管理

水质是鲤鱼养殖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控制白云病非常重要。保持水质稳定,控制水温、pH 值和溶解氧等参数,可以减少白云病的发生。此外,要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处理水质问题,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②控制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过高会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从而导致白云病的发生。因此,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保证每只鱼有足够的空间和氧气。

③注射疫苗

疫苗是预防白云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鱼苗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注射白云病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从而减少感染白云病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注射方法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④药物防治

磺胺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白云病的药物,在鲤鱼养殖中应用广泛。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白云山病毒在鱼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病情。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包括甲磺酸噻唑、甲磺酸氨嗪等。在使用药物时,需根据病情和鱼体状态来确定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2、烂鳃病防治

①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是引发烂鳃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应定期使用适当的药物,如咪唑磺酮、氟苯尼考等,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同时,必要时可以进行寄生虫检测,确定感染的种类和程度。

②免疫增强剂的使用

免疫增强剂可以增强鱼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定期向鱼群投放含有免疫增强剂的饲料,如β-葡聚糖、螺旋藻等。

③早期诊断和治疗

通过定期观察和检查,一旦发现烂鳃病的迹象,应立即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能包括隔离患病

3、鳞立病防治

①改善饲养环境

第一步是保持养殖水体的良好环境。水质清洁,含氧量足,污染物少是预防鳞立病的基础。定期换水,避免水质恶化,并且要尽量减少养殖密度,以降低鱼类之间的争抢和伤害。

②规范饲养管理

定时定量投喂,保证饲料质量,避免过度饲养导致鱼体肥胖,增加疾病感染的可能性。同时,要避免抗生素的滥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③预防接种

对养殖鱼类进行疫苗接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式。尽管接种疫苗并不能完全防止鳞立病的发生,但可以大大提高鱼的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④药物治疗

在发现病症后,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一些常见的药物如绿霉素、黄连素等都可以有效对抗鳞立病。药物治疗应在兽医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出现大面积爆发。

4、指环虫病防治

①提升水质

鱼的生存环境是影响其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定期更换水源,控制饵料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合理排泄鱼粪等废弃物,可以减少指环虫的生存空间和繁殖条件,降低其在鱼群中的传播速度。

②控制养殖密度

过高的养殖密度易使鱼类压力增大,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指环虫病的感染率。因此,需要根据鱼塘的规模和鱼的大小,合理控制鱼群的密度。

③饲料管理

提供营养均衡、新鲜无污染的饲料,以增强鱼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防治指环虫病的重要措施。同时,应避免过量投食,防止饲料在水中腐败,为指环虫的繁殖提供有利环境。

④药物防治

当鱼群出现指环虫病疫情时,应尽快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丙硫氧嘧啶、甲苯咪唑、乙酰氨基苯酚等。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遵循用药指南,防止药物滥用。

⑤疫苗接种

虽然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专门针对指环虫病的疫苗,但是接种一些常规的鱼类疫苗,可以增强鱼的整体免疫力,间接降低指环虫病的发病率。

⑥检疫和隔离

新引入的鱼种应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疾病检测,防止携带指环虫引发疫情。同时,若养殖过程中发现病鱼,应立即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病害的扩散。

5、背鳍弯曲病防治

①提供健康的鱼苗

新引入的鱼苗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和筛选,避免引入患有背鳍弯曲病或其他疾病的鱼苗。

②定期检查

定期对鱼群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患病的鱼,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③提供适宜的营养饲料

饲料是鲤鱼成长和发育的重要依据,因此饲料的营养成分必须丰富和均衡。鲤鱼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E 等对于鲤鱼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特别重要。鲤鱼还需要适量的矿物质,如钙、磷、钾、镁和铁等,以保证鲤鱼的骨骼、牙齿、肌肉和其他身体器官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④保持水质稳定

水质清洁可以通过过滤、曝气、水流等方法来实现,定期更换水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和细菌的繁殖,保持水质的稳定可以避免鲤鱼因为水质变化而产生的压力和疾病。同时,定期更换水质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和细菌的繁殖,同时也可以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⑤避免使用有害的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虽然可以快速地杀死细菌和寄生虫,但也会对水质和鲤鱼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避免使用有害的化学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该按照说明剂量使用,并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频率。

6、细菌性败血病防治

①药物防治

在药物防治方面,可以采取兽医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这些抗生素对于大多数引起细菌性败血病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很好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药周期,过量使用或不规范使用可能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加重病情。

②人工干预

人工干预是防止疾病扩散的重要方式。比如,在鱼群中发现患病的鱼后,应立即将其隔离,以防止疾病在鱼群中传播。此外,对于养殖水体,可以采用紫外线消毒,杀灭水中的病原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扩散。

③接种疫苗

针对细菌性败血病,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相应的疫苗。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鱼群的抵抗力,有效防止细菌性败血病的发生。接种疫苗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并且需要定期接种,以保持疫苗的效力。

鲤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害防治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养殖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能和精细的操作。从环境改善、营养均衡、疾病预防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每一环节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防治工作永无止境,新的疾病和挑战不断出现,对此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猜你喜欢
指环虫病鲤鱼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羊泰勒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措施
肉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鲤鱼旗装饰坠
鲤鱼跳龙门
指环“寻亲”记
指环百搭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贝诺孢子虫病的发生、病理性诊断及防治
小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