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腹泻疾病流行特点及诊断治疗综合防控措施

2023-11-22 07:18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3期
关键词:猪群传染性患病

骆 杨

在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和推进过程中,需要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做好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范,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到生猪养殖的各个环节。腹泻性疾病是生猪养殖领域经常出现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发病原因极其复杂,病原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了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营养管理所造成的应激性腹泻。从易感群体来讲,腹泻疾病在仔猪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妊娠阶段的母猪可能会出现流产,使得繁殖性能显著下降,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严重降低生猪养殖生产效率。因此养殖户和畜牧兽医人员要充分掌握生猪腹泻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注重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时作出有效的诊断,确保早发现早处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猪常见腹泻急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并明确了腹泻性疾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从2018 年以来,非洲猪瘟席卷全国,对我国生猪养殖业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后非洲猪瘟疫情时代,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母猪的存栏量,国家出台了相关扶持生猪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大量资金涌入到生猪养殖业,基层地区的生猪养殖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回升,生猪养殖数量逐渐增加,已经成为畜牧养殖的重要组成。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圈舍数量逐渐增加,各类传染性疾病也呈现高发流行的态势,需要养殖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疾病的针对性防范,掌握腹泻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范,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将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控制在萌芽阶段,避免造成特别严重的危害。

一、猪常见腹泻疾病的流行特点

腹泻性疾病是生猪养殖领域发生率极高的一类综合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征,以春季冬季最为常见,在极端天气出现猪舍温度调控不到时,会引发各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因此要想防范该该种疾病,要必须了解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明确不同病原引发猪腹泻疾病的发病原因。猪腹泻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会表现为采食量逐渐变差,食欲不振,出现暂时性的呕吐现象,生长发育迟缓,同时还会出现严重的腹痛症状,排出的粪便会携带有大量的血块,病情加重之后会出现排便失禁的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出血死亡。另外,患腹泻病的猪群所排出的粪便与健康猪群的颜色基本相同但是在腹泻物当中会夹杂有少量的粪便。腹泻严重的会导致猪群机体严重脱水,生长发育不良,最后死亡。

1、细菌性腹泻疾病

临床上能够造成猪群出现腹泻的细菌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包括了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新生仔猪黄白痢以及密螺旋体感染引发的猪痢疾。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新生仔猪严重腹泻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造成,死亡率相对较高,常发生在30 日龄以内的仔猪群体当中,超过7 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显著下降。患病猪的典型临床特征是不能够自主控制排便,排出的粪便呈现浆糊状,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不能正常采食,身体出现消瘦严重脱水,病情加重时还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的情况。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新生仔猪的腹泻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仔猪白痢同样是由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2-3 周龄仔猪群体当中,发病之后的食欲不会变化太大,但是会出现突然的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呈现浆糊状,紧接着会出现白色或者乳白色水样腹泻物排出的腹泻物当中会夹杂着大量的泡沫,散发出特殊的腥臭气味。临床上患病猪会表现为身体逐渐消瘦,机体严重脱水,畏寒怕冷,精神状态逐渐变差,皮毛不光泽。猪痢疾通常是由密螺旋体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腹泻疾病,主要发生在1-12 周龄的仔猪群体当中,典型的特征是肠黏膜出现严重的坏死炎症,导致大量肠黏膜脱落,发病之后患病猪常常表现为体温升高到39℃,最高升高到41℃,排出的腹泻物当中夹杂有大量的血液和肠黏膜组织,有时排出的粪便呈血水样,后期在粪便当中会加入大量的坏死黏膜碎片,伴随着恶臭气味。

2、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病毒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了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肠胃炎病毒、轮状病毒等三种病毒。除了上述三种病毒感染引发的腹泻之外,非典型猪瘟感染也会造成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流行性腹泻病毒和传染性肠胃炎病毒都属于冠状病毒科的成员,都属于急性接触性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在仔猪群体当中发生流行率最高,其中仔猪的死亡率要高于年报预祝。发病之后患病猪表现为呕吐,严重的腹泻,排出的腹泻物呈像灰白色或者灰黄色,伴随机体严重脱水,不能正常采食。通常情况下,在发病3-5 天左右,很多年龄较小的猪群会因为机体脱水死亡育,肥阶段的猪群或者母猪虽然会伴随食欲减退、腹泻的现象,但是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在4-6 天就可以恢复健康。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病毒性腹泻疾病,该种病毒进入胃肠道当中能够对分解酶以及胃酸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得乳汁尤其是乳糖的消化利用出现问题,电解质会由细胞内逐渐转入到肠道当中,从而引发猪群出现严重的水样腹泻。相较于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猪群的年龄通常在8 周以内,发生流行率高达50%-70%,但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会对猪群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非典型猪瘟感染也会造成猪群出现特征性的腹泻症状,大多数仔猪会排出黄色糊状或者水样腹泻,物类似于猪痢疾,经过抗生素治疗往往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当出现上述情况之后,就需要考虑是非典型猪瘟感染。这种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顽固性的腹泻,排出的粪便呈现黄色水样糊状,患病猪的体温显著升高,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采食,身体逐渐消瘦,体重增长较为缓慢或者不能正常增重,患病猪的发病周期通常在7天左右,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死亡病例,抵抗能力较强的猪群,发病时间在数周左右,即便是能够恢复健康,也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

3、仔猪生理性腹泻

仔猪生理性腹泻主要包括了环境调控不当引发的腹泻以及断奶之后的应激反应性腹泻。仔猪出生之后由于胃肠道功能发育并不完善,尤其是胃肠道当中的胃酸含量相对较低,酸性环境不足,杀菌能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的能力相对较差,再加上这个阶段猪群的免疫系统发育并不完善,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很强,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尤其是仔猪在刚出生阶段不能够及时吃上初乳或者断奶之后母源抗体的免疫能力急剧下降,都会造成猪群的抗病能力不足,使得小肠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很容易引发生理性腹泻。仔猪出生之后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在温度忽高忽低的环境之下,将会面临较为严重的应激刺激。从当前养殖场的繁殖计划来看,大多数猪群都会在秋季进行配种,冬春季节生产仔猪,冬春季节外界温度相对较低,一旦圈舍的温度湿度调控不当,就会造成腹泻疾病区域性流行。仔猪断奶之后除了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之外,还会从母乳转变成植物性饲料。仔猪断奶采食欲望大增,短时间内就会采食大量的食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同时仔猪和母猪分离也会产生心理的不适应,极容易造成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引发断奶之后的应激性腹泻。仔猪阶段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较为旺盛,但相较于成年猪群来讲,胃肠道的负担能力非常弱,容易引发消化功能紊乱。仔猪断奶之后,如果短时间内向其投喂高蛋白的食物,由于胃部缺乏游离盐酸和胃蛋白酶,尤其是植物性饲料当中的某些植物性蛋白,没有经过消化之后就会进入到大肠,这些都是致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能量来源,从而引发胃肠道紊乱,在这种情况下消化酶的活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最终造成仔猪出现腹泻。另外,向仔猪长期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使用了有毒有害的物质,也会造成死猪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性腹泻。如果仔猪食物当中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尤其是泛酸、烟酸、铁、锌、钙等营养物质缺乏,也会导致猪群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腹泻疾病。

4、寄生虫腹泻

在猪群养殖管理过程中,导致猪群出现腹泻的寄生虫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了蛔虫和球虫。猪蛔虫病和球虫病能够威胁任何年龄品种的猪群,其中4-5 月龄的小猪感染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最为明显,发病阶段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磨牙,机体严重贫血,出现严重的腹泻现象,有时排出的腹泻物当中会夹杂有大量的肠黏膜组织,或者血液排出的粪便呈现深红色或者鲜红色。猪蛔虫病和球虫病会严重影响到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甚至会停止生长,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

二、疾病诊断

临床上引发猪腹泻现象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多种腹泻性疾病都会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所以在开展急症诊断过程中,要依据发病规律以及典型的临床特征对常见疾病作出有效的鉴别,通常可以根据患病毒排出腹泻物的酸碱情况来看腹泻或者病毒性腹泻。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现状以及环境的污染程度来判定是营养复性腹泻,还是环境调控不当所造成的应激性腹泻。但最准确的方法是采集典型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之后进行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诊断处理,结合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来判定是细菌性腹泻还是病毒性腹泻。例如:密螺旋体和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腹泻可以进行染色镜检,能够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呈现中等状的杆菌和呈现蛇形游动的密螺旋体。而对于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肠胃炎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腹泻可以选择使用荧光剂染色方法来明确病原的类型。非典型猪瘟主要选择使用抗体检测试剂盒来判定病情。对于球虫和蛔虫感染引发的腹泻疾病采集患病猪排出的粪便,观察粪便当中的寄生虫、虫卵形态,以此来判定病情。

三、防控措施

1、猪细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对于猪细菌性腹泻,日常养殖管理形象应该注重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转变传统的养殖管理方式,减少养殖环境和食物变化对猪群造成的应激,将自己提升猪群的免疫能力。对于年龄阶段较小的猪群,不管是食物还是猪群都应该坚持全进全出,认真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和细菌培养。针对大肠杆菌所引发的仔猪黄白痢可以通过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加强对大肠杆菌病的针对性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了新霉素、头孢曲松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而针对密螺旋体感染引发的仔猪腹泻,要配合使用疫苗对猪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口服链霉素甲硝唑,病情严重时选择使用止血敏。

2、病毒性腹泻的防控

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是冬春季节发生流行的相对较高的一类腹泻性疾病,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存在明显的季节流行因素。防控上述三种传染性疾病,应该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对母猪进行两次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间隔20 天之后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接种,这样能够增强母猪身体抵抗能力,确保仔猪出生之后能够从母乳当中获得亩乳源抗体,避免在哺乳阶段受到病毒的入侵。当前病毒性腹泻疾病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结合患病猪的临床特征,可以实施对症治疗,避免出现细菌继发感染。患病猪可以肌肉注射干扰素,每头猪使用1mL,并在饲料饮水当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和黄芪多糖增强身体素质,对于脱水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应该注重做好补液工作,推荐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对于存在明显酸中毒的患病猪,可以选择使用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进行注射处理,严格控制好注射速度。

3、生理性腹泻的预防

对于生理性腹泻应该加强环境调控,保障营养价值全面,满足猪群的生长发育所需。仔猪阶段由于神经调节机能以及体温调节机能并不完善,所以应该注重做好外界应激刺激的有效调控,避免引发生理性腹泻。要确保圈舍的温度,适宜调控好猪舍的湿度,避免温度湿度骤降造成不适应。另外还应该加强猪舍环境卫生消毒,及时清理圈舍当中的腹泻物和各种污染物,保持圈舍干燥整洁,严格落实卫生消毒制度。仔猪断奶之后,应该在原有的圈舍当中继续养殖一段时间,重视断奶喂养次数和喂养方式,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更换饲料。要注重转群时尽量不要突然更换资料,严格控制饲料的营养价值,避免添加过多的粗蛋白、钙、磷等物质,要确保营养物质与仔猪的生长发育相适应,这对预防各种应激性腹泻有很大帮助。

4、寄生虫腹泻的防治

要定期做好驱虫处理工作,加强养殖管理。每年春秋两季对繁殖母猪育肥猪后备母猪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虫。驱虫处理过程中及时收集患病猪和健康猪排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杀灭粪便当中的寄生虫虫卵。当出现腹泻疾病之后,应该明确寄生虫的种类,然后选择相应的驱虫类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缓解寄生虫对肠道造成的损伤,加速肠道黏膜的修复。

腹泻疾病的传播流行对生猪养殖业构成的威胁巨大,会严重影响到养殖场的生产效率,使得仔猪的成活率显著下降,所以就需要养殖管理人员时刻关注该种疾病,掌握腹泻疾病的发生原因,提前采取措施,明确相应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与养殖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沟通,对生猪养殖现状、猪舍的卫生情况以及猪群的临床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病原的类型,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如此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猜你喜欢
猪群传染性患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猪群亚健康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